【文档说明】《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学课件-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ppt,共(37)页,5.433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84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习总书记在庆祝党诞生95周年大会上把党的“十八大”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拓展、完善为“四个自信”,而后增加的就是文化自信。《源远流长民族魂:中华文化》一书的简介中指出:……中华民族拥有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文化至今最少五千年之久。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中华文化中大家非常喜爱的一
部分——节日,看看传统节日的起源。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的起源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从哪来怎样变诗里藏战“洋节”春节正月初一中秋节八月十五端午节五月初五元宵节正月十五重阳节九月初九清明节冬至后第108天七夕节七月初七“中华传统节日形象标志创作大赛”获奖作品请各组同学先用4分钟时间讨
论完善你们所收集的资料,然后推选出一名代表来向大家介绍,每组介绍的时间最好控制在90秒之内。春节,农历的岁首,另一名称叫过年(除夕到正月初一这个过程)。《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中“春节”条:“……春节乃是由一年农事结束后为报答神的恩赐而来。”开始时,冬祭一般在冬末时进行。慢慢地,在
新旧年交替的时开展庆祝活动……最终成了一个辞旧迎新的节日。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时,中国开始采用世界通用的历法——公历(亦称阳历)。但民间仍习惯在农历初一过新年……1914年1月,北京政府内务部在呈文中提出“拟
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并被批准。新中国成立后,统一以公历的1月1日为元旦,而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每年春节日期不固定(在公历1月21日到2月22日之间)。春秋时期:晋国,割股奉君重耳(介子推)割肉奉君尽丹心,
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拯清明复清明。•从大家的介绍中可见:中国的传统节日绝大多数是适应人类自身发展而出现的;有些是农业经济的产物;还有些具有宗教信仰的色
彩。清明、谷雨前后春耕播种佛教:四月八日浴佛节(释迦摩尼诞辰)道教:三月三日蟠桃节(王母娘娘诞辰)……五月十三日关帝诞辰,有关帝庙会八月二十七日圣(指孔子)诞节,有祭孔庙会中国传统节日发展阶段简表时间阶段先秦发生期汉代定型期魏晋南北朝融合期唐宋高峰期明清
稳定期请其他几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来与大家分享传统节日的习俗及其变化。春节往日今日1.贴春联(在秦汉以前,贴春联的目的是驱鬼压邪,以前家家户户贴的春联内容、字数都一样,用毛笔写的,用浆湖贴桃木)2.压岁钱(一对夫妻俩给自己的孩子八个铜钱在大年三十晚上给)3.下跪(在唐朝拜年目的是把仇恨解开
,他们的祝词都是身体健康,拜年的方式是下跪)1.贴春联(营造节日喜庆的氛围,对联的内容、字数都是不一样,用印刷厂印的,用透明胶和双面胶)2.压岁钱(现金或微信等)3.走亲访友(回家团聚,给亲戚朋友拜年,聚餐……)4.用微信拜年或发拜年红包5.出门旅游清明节往日今日1.祭祖(扫墓
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2.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
。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3.放风筝(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1.祭祖2.踏青、郊游3.荡秋千4.放风筝5.蹴鞠1.赛龙舟(在古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许多人划船拯救,追至洞庭湖不见踪迹,就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于吴、越、楚)2.吃粽子(史书上道,吃粽子源于春秋战国,因纪念屈原而传承下来)3.点雄黄酒(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等不上身)4.挂钟馗(在江淮地区,家
家挂钟馗像,可以以镇宅驱邪)端午节往日今日1.赛龙舟(给人们带来欢乐)2.吃粽子(为了纪念屈原)3.悬艾叶(以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用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还可以制成花环、配饰)一、重阳节的习俗1.登高2.吃重阳糕3.赏菊4.饮菊花酒5.佩
茱萸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时代在变变与不变•中国传统节日中始终不变(主题)的有哪些元素?寻根:中国的传统节
日是中国人的根,是文化之源,寄托了千百年来人们共同的情感:如对亲情、对团聚、对平安、对幸福的歌颂和追求,重视家庭,崇宗敬祖,除旧迎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是中华民族融汇亲缘感情、增强内聚力的符号。求美:这些传统节
日都是很美的:视觉上的美:春节的中国红,清明的烟雨弥蒙,端午节龙舟的色彩绚丽,中秋节的皓月,重阳节的茱萸插满头,七夕节的浪漫,都画在人们心目中;味觉上的美:春节的饺子,元宵节的汤圆,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
月饼,都让人回味无穷。中国传统节日增强的文化凝聚力不民族凝聚力。中国传统节日有利于人不自然、人不人之间和谐。中国传统节日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追求。传统节日在社会生活有什么作用?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3.屡遭流放投江死,爱国忧民天地鉴。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两情若是久
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2.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hu)《正月十五夜》民风民俗爱国情怀美好祝愿•这些优美的诗词,向我们传递着民风民俗,传递着美好愿望,传递着爱国情怀,让我们继续传承并努力弘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吧!面对这些,我们
有充分的理由做到习总书记所提出的:文化自信畅所欲言:对于时下流行过“洋节”不过“土节”,你有什么看法?•我的看法:•①无论是“洋节”还是“土节”,都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都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社
会的和谐发挥着积极作用。•②我们应在借鉴引进“洋节”的同时,不丧失我们的根本——自己本民族的精华。我们既要有国际视野,更要不忘华夏根基!练习1.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下列诗词中丌是描绘元宵节的是()A.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B.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C.遥知兄
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D.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C2.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艾节、夏节等。若请你写一篇《端午节简介》,下列四组关键词,你会取用的应是()A.柳条粽子春耕屈原B.月亮
月饼团圆嫦娥C.菊花九层糕敬老晋文公D.艾叶粽子龙舟屈原D1.组织一次“节日中的诗词”鉴赏会;2.设计我国主要传统节日宣传语。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诗词中的传统节
日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