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PPT课件5-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ppt,共(15)页,6.189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17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降水及其变化23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学习目标了解降水的定义与测量方法。1降水的类型与条件观察下列图片,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天气我会看1、什么是降水?降水的主要形式是什么?空气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
到地面,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我会答2、降水的主要形式是什么?观察图片,说说降水是如何形成的。(同桌交流)水面蒸发,水汽上升上升冷却,水汽凝结云滴增大,云层增厚水滴降落,形成降雨1.空气上升冷却,水汽凝结。2.有凝结核。3.云滴增大变成水滴和冰晶降落到地面
。所需条件:我会说怎么测量降水量?雨量器量杯漏斗储水瓶阅读图片,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降水较多的月份?2.该地降水较少的月份?6月、7月、8月。某地年降水量柱状图12月、1月、2月。3.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状况?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降水的季节变化大。降水量柱状
图的读图技巧:1.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表示降水量的数据;2.读降水量最高值、最低值及其出现的月份;3.分析不同季节降水量的变化状况。我会读基础知识梳理二、降水的季节变化:全年多雨型、、夏季多雨型、常年湿润型冬季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如图(以北半球为例)
:我会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A地降水多,B地降水少;C地降水多,D地降水少;E地降水多,F地降水少。1、读下列等降水量图,分别比较A地和B地,C地和D地,E地和F地降水量的差异,并观察各点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完成表格填空。(小组合作)地区降水量多少影响因素两极地区少雨纬度位置(大气环流)赤道地区多雨
南、北回归线附近西岸少雨海陆位置东岸多雨中纬度地区沿海多雨内陆少雨特别提示:沿海地区不一定降水多,如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印度洋沿岸、大西洋沿岸。FE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3、说说你所生活的地区的降水分布状况会对人们的生产、生
活产生什么影响。2、在图上找出你所生活的地区,读出年降水量大致范围是多少,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说该地一年中那个季节降水较多,哪个季节降水较少。我会读读《地理图册》第29—30页,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1、分析不同位置不同城市的降水量特点。2、在地图上找出“
雨极”“湿极”“旱极”分别在哪里?能力提升精讲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1.纬度位置:赤道地区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上升冷却容易达到过饱和状态,往往会凝结降雨,形成多雨区;两极地区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水汽的饱和含量不断降低,空气越来越干燥,不易形成降水,
形成少雨区。2.海陆位置:一般来说,尤其是中纬度地区,距海越近的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越大,降水越多;距海越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越少;所以降水分布的普遍规律是沿海多,内陆少。3.地形:海洋湿润气流在运行过程中,如果遇到山脉的阻挡,就会沿着迎风坡上升,在
一定的高度上冷却达到过饱和状态,出现降雨,即地形雨,当该气流越过山顶后到达背风坡,在下沉过程中,气温不断升高,饱和水汽含量不断降低,出现干热的天气,即雨影区。我的收获学习了这节内容,说说你有哪些收获。降水的定义与形成条件降水的测定与
类型世界降水的分布影响降水的因素课堂反馈1.下列属于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的是(D)A.量杯B.量筒C.储水瓶D.雨量器2.某地降水量为800毫米,是指该地(B)A.当年的降水量B.多年的平均降水量C.某一年的降水量D.各年降水量都是800毫米3.一般来说,下列地区中年降水量
最多的是(A)A.赤道附近地区B.中纬度内陆地区C.两极地区D.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4.下列关于降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D)A.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B.赤道附近气温高,干燥少雨C.温带各地降水
量相差不大D.两极地区降水稀少(2)根据右表,绘制该地的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雨量器,下雨时测量并记录下来,与其他小组分享。(利用塑料饮料瓶等)(1)根据右表,绘制该地的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见P66)课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