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pptx,共(40)页,178.043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9185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宣讲稿)«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编制组二○一○年一月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目录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评估内容和方法5评估判别6评估结论与报告7评估标识附录:条文说明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1总则1.0.1为保障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使用,提高建筑起重机
械安全评估技术与质量,统一评估方法,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建设工程使用的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的安全评估。1.0.3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建筑起重机
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2术语2.0.1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对建筑起重机械的设计、制造情况进行了解,对使用保养情况记录进行检查,对钢结构的磨损、锈蚀、裂纹、变形等损伤情况进行检查与测量,并按规定对整机安全性能进行载荷试验,由此分析判别其安全度,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结论的活动。2.0.2使用年
限建筑起重机械自合格出厂日起到规定使用周期止的年份数。2.0.3重要结构件建筑起重机械钢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因其失效可导致整机不安全的结构件。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3基本规定3.0.1超过规定使用年限的塔式起重机和施工
升降机必须进行安全评估。3.0.2塔式起重机和施工升降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进行安全评估:(略,详见建设部659号公告)3.0.3对超过设计规定相应载荷状态允许工作循环次数的建筑起重机械,应作报废处理。3.0.4安全评估机构应有机械、电气和无损检测技术等专业人员,应有无损检测、厚度测量等满足
评估要求的检测仪器设备。评估用检测仪器及其精度要求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要求。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3.0.5塔式起重机和施工升降机的评估应以重要结构件及主要零部件、电气系统、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等为主要内容。3.0.6塔式起重机和施工升降
机的重要结构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塔式起重机:塔身、起重臂、平衡臂(转台)、塔帽或塔顶构造、拉杆、回转支承座、附着装置、顶升套架或内爬升架、行走底盘及底座等。2施工升降机:导轨架(标准节)、吊笼、天轮架、底架及附着装置等。3.0.7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前,应将各重要
结构件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分解,检测部位应去除污垢、浮锈和油漆层等,显露出钢材和焊缝的本体。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3.0.8安全评估程序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备产权单位应提供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资料。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资料应包括特种
设备制造许可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备案证明、使用履历记录等,并应符合本规程附录B、附录C、附录D的要求。2在设备解体状态下,应对设备外观进行全面目测检查,对重要结构件及可疑部位应进行厚度测量、直线度测量及无
损检测等。3设备组装调试完成后,应对设备进行载荷试验。4根据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资料情况、检查检测结果等,依据本规程及有关标准要求,对设备进行安全评估判别,得出安全评估结论及有效期并出具安全评估报告。安全评估报告应符合本规程附录E和附录F的规定。5应对安全评估后的建筑起重机械进行唯一性标识。建筑
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3.0.9评估结论应分为“合格”和“不合格”。3.0.10塔式起重机和施工升降机安全评估的最长有效期限应符合下列规定:1塔式起重机:630kNm以下(不含630kNm)评估合格最长有效期限为1年;630~1250kNm(不含1250kNm)评估合
格最长有效期限为2年;1250kNm以上(含1250kNm)评估合格最长有效期限为3年;2施工升降机:SC型评估合格最长有效期限为2年;SS型评估合格最长有效期限为1年。3.0.11设备产权单位应持评估报告到原备案机关办理相应手续。建
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4评估内容和方法4.1基本要求和方法4.1.1钢结构安全评估检测点的选择应包括下列部位:1重要结构件关键受力部位;2高应力和低疲劳寿命区;3存在明显应力集中的部位;4外观有可见裂纹、严重锈蚀、磨损、变形等部位;5钢结构承受交变荷载、高应力区的焊接部位及其热影响
区域等。4.1.2安全评估应采取下列方法:1目测:全面检查钢结构的表面锈蚀、磨损、裂纹和变形等,对发现的缺陷或可疑部位做出标记,并应进一步检测评估。2影像记录:用照相机或摄像机拍摄设备的整机外貌,拍摄重要结构件的承受交变荷载或高应力区的焊
接部位及其热影响区域,拍摄外观有可见裂纹、严重锈蚀、磨损、变形等部位。3厚度测量:采用超声波测厚仪、游标卡尺等器具测量结构件的实际厚度。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4直线度等形位偏差测量:用直线规、经纬仪、卷尺等器具进
行测量。5载荷试验:整机安装调试完成后,通过载荷试验检验结构的静刚度及主要零部件的承载能力,通过载荷试验检验机构的运转性能、控制系统的操作性能及各安全装置的工作有效性。4.1.3当4.1.2所列的评估方法不能满足安全评估要求时,安
全评估也可采用下列方法:1无损检测:无损检测可采用下列方法:1)磁粉检测(MT):检测铁磁性材料近表面存在的裂纹缺陷。2)超声检测(UT):采用直射、斜射、液浸等技术,检测结构件内部缺陷。3)射线照相检测(RT):利用X或γ射线的穿透性,检测结构件内部缺陷。无损检测可用于重要结构件外
观有明显缺陷或疑问,需要作进一步评估检测情况。应力测试:采用应变仪测取结构应力,分析判别结构的安全度。应力测试可用于重要结构件有改制或主要技术参数有变更等情况。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4.2塔式起重机安全评估4.2.1结构件锈蚀与磨
损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检测应包括下列部位:1)起重臂主弦杆;2)塔身节主弦杆;3)塔帽根部及顶部连接拉杆座;4)平衡臂(转台)连接处;5)回转支承座连接处;6)目测可疑的其它重要部位。2检测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臂架节抽检数量不得少于总数的70%,且必须包括中间的2节臂架节,每节臂架节主弦杆检
测不得少于2处。2)塔身基础节主弦杆检测不得少于2处,其它塔身节抽检数量不得少于总数的20%,每节检测不得少于1处。3)塔帽(A字架)主弦杆根部抽检不得少于2处,顶部连接拉杆座不得少于1处。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4)平衡臂(转台)连接处抽检不得少于2处。5)上下
回转支承座连接处抽检各不得少于1处。6)对其它重要结构件目测可疑部位进行全数检测。7)当检测发现不合格时,应加倍对同类部位进行抽查;如再次发现不合格,应全数检测。3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设备解体状态,应将待检测部
位去除污垢、浮锈和油漆等;2)应采用测厚仪、游标卡尺等器具检测实际尺寸。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4.2.2结构件裂纹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检测应包括下列部位:1)行走底盘及底座的最大受力或变截面应力集中部位;2)回转平台支承座主要受力焊缝及变截面应力集中部位;3)起重臂根
部焊缝、主弦杆连接焊缝部位;4)平衡臂(转台)主结构连接焊缝部位;5)塔身节主弦杆连接焊缝部位;6)塔帽或塔顶构造主弦杆连接焊缝部位;7)附着装置主结构连接焊缝部位;8)顶升套架爬爪座、主弦杆支承横梁
等连接焊缝部位等;9)目测可疑的其它重要部位。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2检测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检测部位抽检数量各不得少于1处;2)塔身基础节主弦杆连接焊缝、塔身加强节或特殊节主弦杆部位抽检数量各不得少于2处;3)其它塔身节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数
的20%,每节主弦杆连接处检测不得少于1处;4)当检测发现不合格的,应加倍对同类焊缝进行抽查;如再次发现不合格,应全数检测。3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设备解体状态,应将待检测部位去除污垢、浮锈和油漆等;2)可采用渗透或磁粉检测方法,进行探伤
检测;3)发现疑问时可采用超声检测或射线照相检测等方法进行无损检测。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4.2.3结构件变形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1)塔身节主弦杆直线度偏差、对角线偏差、塔身垂直度;2)起重臂、平衡臂、塔帽、顶升套架主弦杆
直线度偏差;3)目测有明显变形的其它构件。2检测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塔身节应全数目测检查,对发现的可疑部位应进行全数检测;对目测未见异常的塔身节,随机抽查不得少于3节,每节测量不得少于2根主弦杆的直线度,并应测量每节的对角线偏差
;2)起重臂应全数目测检查,对发现的可疑部位应进行全数检测;对目测未见异常的起重臂,随机抽查不得少于3节,每节测量上下各不得少于1根主弦杆的直线度;3)对目测可疑的其它重要部位,应进行全数检测;4)当检测发现不合格时,应加倍对同类部位进行抽查;如再
次发现不合格,应全数检测。3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设备解体状态,应采用直线规、卷尺等器具测量直线度偏差,采用卷尺测量塔身节的对角线偏差;2)设备组装后,应采用经纬仪测量塔身的垂直度偏差。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4.2.4销轴与轴孔磨损及变形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检测应包括下列部位:1)目测有明显磨损及变形的重要结构件销轴与轴孔;2)起重臂、平衡臂臂架节间及其根部连接、拉杆连接、塔帽根部连接等经常承受动载荷的销轴与轴孔。2检测方法:在设备解体状态,采用游标卡尺、内外卡钳等器具测量销轴与轴孔的实际尺寸。
4.2.5主要零部件、安全装置、电气系统及防护设施的检查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检查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1)主要零部件包括制动器、联轴节、卷筒与滑轮、钢丝绳、吊钩组等;2)安全装置包括各类安全限位开关与挡板、小车断绳保护装置、动臂变幅防臂架后翻装置、小车防坠落
装置、缓冲器、扫轨板、抗风防滑装置、钢丝绳防脱装置等;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3)电气系统包括电气控制箱、电缆线、电气元件等;4)防护设施包括走道、工作平台、栏杆、扶梯等。2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设备解体状态,应对主要零部件、安全装置、电气系
统及防护设施的外观状态进行目测检查;当目测有疑问时,应采用测量器具进行检验。检查检测各部件的磨损变形情况、钢丝绳断丝情况等。检查电箱外观,应完整及能防漏水,应设置电气保护并应符合按现行国家标准《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的规定,电缆应无老化破损;2)设备部件组装后,应通过载荷试
验对整机及其主要零部件、安全装置、电气系统进行功能试验,应采用绝缘测量仪器检测电气系统的绝缘性能,同时应检查防护设施的安全状态。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5评估判别5.1壁厚判别5.1.1对重要结构件
因锈蚀磨损引起壁厚减薄,当减薄量达到原壁厚10%时,应判为不合格;经计算或应力测试,对重要结构件的应力值超过原设计计算应力的15%时,应判为不合格。5.1.2结构件特殊部位的锈蚀与磨损检查应按表5.1.2进行判别。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表5.1.2结构件特殊部位锈蚀与磨
损检查判别标准注:Δ为磨损变形率,指磨损变形量占原尺寸的百分比。其中的齿轮齿条按常规的模数m=8考虑,齿轮按跨齿数为2齿的公法线长度测量磨损变形率,齿条用标准圆棒和游标卡尺测量磨损变形率,有特例的可参照作相应修正。设计另有规定的按设计要求进行判定。特殊部位位置判别指标判别结论水平臂变幅塔机
小车导轨面Δ≤30%合格Δ>30%不合格施工升降机导轨架标准节导轨面Δ≤25%合格Δ>25%不合格施工升降机传动件齿轮Δ≤4.5%合格Δ>4.5%不合格齿条Δ≤4%合格Δ>4%不合格轴孔与销轴直径磨损变形量Δ≤3%合格Δ>3%不合格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
规程5.2裂纹判别5.2.1当采用磁粉检测方法进行焊缝表面或近表面裂纹的探伤时,焊缝应达到现行行业标准《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JB/T6061和《无损检测焊缝渗透检测》JB/T6062中规定的1级要求;当采用超声检测方法进行焊缝内部
探伤时,焊缝应达到现行国家标准《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声检测》JB/T10559中规定的2级要求。根据焊缝的特征当采用其它合适的无损检测方法进行内部探伤时,应根据相应的检测标准进行合格判别。设计另有规定的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判定。5.2.2重要结构件表面发现裂纹
的,该结构件应判为不合格。5.2.3施工升降机的齿轮齿根处出现裂纹的,该齿轮应判为不合格;施工升降机的齿条齿根处出现裂纹的,该齿条应判为不合格。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检测项目判别指标判别标准主弦杆直线度≤1‰合格>1‰不合
格斜杆直线度≤1/750合格>1/750不合格5.3变形判别5.3.1重要结构件失去整体稳定时,该结构件应判为不合格。5.3.2重要结构件主弦杆、斜杆直线度误差应按表5.3.2进行判别。表5.3.2重要结构件主弦杆、斜杆直线度判别标准注:设计另有规定的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判定。建筑起重机械
安全评估技术规程5.3变形判别5.3.3结构件形位偏差应按表5.3.2进行判别。表5.3.3结构件形位偏差判别标准注:对角线偏差是指构件两对角线测量值之间的最大差值与对角线测量平均值的比。平行度偏差是指以一构件轴线为基准,另一构件轴线与此基准平行方向之间的最大
测量差值与两构件平均间距的比。设计另有规定的按设计要求进行判定。检测项目判别指标判别标准标准节截面对角线偏差≤1.5‰合格>1.5‰不合格施工升降机吊笼结构在笼门方向投影的对角线偏差≤1.5‰合格>1.5
‰不合格施工升降机吊笼门框平行度偏差≤1.5‰合格>1.5‰不合格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5.4塔式起重机整机判别5.4.1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塔式起重机应判为不合格:1重要结构件检测有指标不合格的;2按本规程附录
E中有保证项目不合格的。5.4.2对重要结构件检测指标均合格,并按本规程附录E中保证项目全部合格的,可判定为整机合格。5.5施工升降机整机判别5.5.1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施工升降机应判为不合格:1重要结构件检测有指标不合格的;2按本
规程附录F中有保证项目不合格的。5.5.2对重要结构件检测指标均合格,并按本规程附录F中保证项目全部合格的,可判定为整机合格。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6评估结论与报告6.0.1安全评估机构应根据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资
料情况、检查检测结果等,依据本规程及有关标准要求,对设备进行安全评估判别,得出安全评估结论及有效期,并应出具安全评估报告。6.0.2安全评估报告应包括设备评估概述、主要技术参数、检查项目及结果、评估结论及情况说明等内容。主要检测部位照片、相关检测数据等资料应作为评估报告的
附件。6.0.3安全评估报告中情况说明应包括下列内容:1对评估结论为合格,但存在缺陷的建筑起重机械,应注明整改要求及注意事项;2对评估结论为不合格的建筑起重机械,应注明不合格的原因。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7评估标识7.0.1安全评估机构应对评估后的建筑起重机进行“合格”、“
不合格”的标识。7.0.2标识必须具有唯一性,并应置于重要结构件的明显部位。设备产权单位应注意对评估标识的保护。7.0.3经评估为合格或不合格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产权单位应在建筑起重机械的标牌和司机室等部位挂牌明示。建筑起重
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附录A评估用检测仪器及其精度要求序号设备名称参数或精度1超声波测厚仪±0.5%2磁粉裂纹检测仪可清晰完整地显示A、C、D型标准试片上的刻槽3游标卡尺±0.02mm4直尺1级5卷尺1级6塞规1级7经纬仪不低于6"精度等级8万用表±2%9绝缘电阻表±2%10称量吊秤±1%
11超声波无损检测仪不低于GB/T10559中规定的相应要求12直线规±0.1mm13应变仪±1%14手持式放大镜5倍15公法线千分尺±0.02mm16齿厚卡尺±0.02mm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附录B评估设备的基本信息表(后续)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单位备案编
号制造许可证编号出厂编号/日期设备工作年限参数(由设备设计制造单位提供)正常工作年限工作年限参数载荷状态利用等级工作级别使用概况(利用等级和载荷状态)经统计,该设备出厂至今已年,平均每年使用天,平均每天使用小时,平均每小时有次工作循环,总计使用台班小时数万小时,折算至工作循环数为万次。□很少起升额
定载荷,一般起升轻微载荷□有时起升额定载荷,一般起升中等载荷□经常起升额定载荷,一般起升较重载荷□频繁起升额定载荷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续前)维保记录(提供近期的大修合格报告)□未进行过大修保养□进行过大修保养(提供近期的大修保养验收结论单,大修主要内容,重要零部件更换清单等)事故
记录□无□有(请附上事故处理情况证明资料)目前状态□正常使用□降级使用(明确降级量值:)□待用评估原因□超过规定使用年限□其它(请附上详细说明)备注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附录C评估的塔式起重机主要技术参数表(后续)产权单位(章):填表日期:年月日项目名称单位设计值备注最大起重
力矩kNm最大额定起重量t最大工作幅度m最大工作幅度时额定起重量t最大起重量时允许最大幅度mm臂m臂m臂起升高度附着m内爬行走独立固定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续前)项目名称单位设计值备注平衡重起重臂长m相应平衡重t各档起升速度及相应最
大起重量m/min回转速度r/min变幅速度m/min行走速度m/min注:以上技术参数由产权单位提供并承诺其准确可靠。企业负责人(签字):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附录E塔式起重机安全评估报告一、设备评估概述
(略)二、评估设备主要技术参数(略)三、检查项目及结果1.资料审核序号检查项目规定要求检查情况结果1*制造许可证应有,在许可范围内2*出厂合格证应有,与委托设备符合3使用说明书应有,与委托设备符合4*基本信息与资料表信
息齐全,签章确认手续完整5*主要技术参数表参数明确,签章确认手续完整6使用记录应有,与委托设备符合,记录完整7维修保养记录应有,与委托设备符合,记录完整8事故记录应有,与委托设备符合,记录完整注:序号后有*的为保证项目,下同。建筑起重机械安全
评估技术规程2整机外观检查序号检查项目规定要求检查情况结果1标牌、标志应在明显位置固定产品标牌,设置操纵指示标志、主要性能参数图表2*主要焊缝外观无明显缺陷3*主要连接螺栓无低于螺母,符合规定要求4*主要连接销轴完整,轴向固定可靠5*主要钢结构无可见
裂纹、明显变形和严重腐蚀6主要机构外观完整,无可见裂纹、明显变形和严重腐蚀7电箱电缆外观完整,电箱防漏水,电缆无破损8防护罩壳完整,固定可靠3安全装置等检查序号检查项目规定要求检验情况结论1吊钩应设有防止吊索或吊具非人为脱出的装置2滑轮应设有钢
丝绳防脱装置,该装置与滑轮最外缘的间隙不应超过钢丝绳直径的20%3制动器起重机上每一套机构都应配备制动器(后续)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序号检查项目规定要求检验情况结论4*力矩限制器当起重力矩大于相应幅度额定值并小于额定值110%
时,应停止上升和向外变幅动作5*起重量限制器当起重量大于最大额定起重量并小于110%额定起重量时,应停止上升方向动作,但应有下降方向动作6起升高度限位应安装吊钩上极限位置的起升高度限位器且有效7运行限位器轨道式起重机的行走机构
应在每个运行方向装设行程限位开关且有效8夹轨器应设置;工作时不妨碍塔机运行,非工作状态时保证塔机可靠固定在轨道上9回转限位器回转部分不设集电器的应安装回转限位器且有效10幅度限位器动臂变幅的塔机应设置臂架高位置的幅度限位开关及防止臂架后翻的保护装置且有
效11电气保护对小车变幅的塔机应设置小车行程限位开关和终端缓冲装置。限位开关动作后应保证小车停车时其端部距缓冲装置最小距离为200mm12*绝缘电阻应设置短路、过流、失压、欠压、过压、零位、电源错相及断相保护,≥0.5MΩ13塔身垂直度(续前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4载荷试验5重要结构件壁厚测量序号检验项目规定要求检验情况结论1空载试验运转情况正常,无异常声响操纵情况灵活、可靠2*额定载荷试验运转情况正常,无异常声响操纵情况灵活、可靠3*试验过程中主要零部件有无损坏无
6重要结构件变形测量检测项目判别标准实测情况结果判别指标结论判别标准节直线度主弦杆≤1‰合格>1‰不合格斜杆≤1/750合格>1/750不合格标准节截面对角线误差δ≤1.5‰合格δ>1.5‰不合格其它部位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7、重要结构件无损检测(必要时选择进行)主体材
质仪器探伤比例表面状况热处理状态长度公称尺寸磁粉类型喷洒方式执行标准标准试块磁化方法检测部位:1.基础节连接座××条焊缝,附图;2.加强节连接座××条焊缝,附图;3.标准节连接座××条焊缝,附图;4.塔身节踏步××条焊缝
,附图;5.起重臂根部连接部位××条焊缝,附图;6.起重臂主弦杆连接部位××条焊缝,附图;7.起重臂拉杆××条焊缝,附图;8.平衡臂根部连接部位××条焊缝,附图;9.平衡臂拉杆连接座××条焊缝,附图;10.拉杆××条焊缝,附图;11.上支承座连接部位××条
焊缝,附图;12.下支承座连接部位××条焊缝,附图;13.塔帽根部连接部位××条焊缝,附图;14.塔帽头部连接部位××条焊缝,附图。其它需要检测部位:无损检测情况:备注附件:检测仪器、重要结构节磁粉检测结果、检测部位照片及其标识号等资料。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四、评估结论批
准:审核:检验:日期:日期:日期:型号规格备案编号制造单位产品编号产权单位出厂年月评估日期安全评估依据GB/T13752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5144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T5031塔式起重机JB/T6061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其它相关文件结论与建议安全评估情况:结论与建议:签发日期:年月日评估
有效期到年月日止备注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附录A评估用检测仪器及其精度要求附录B评估设备的基本信息表附录C评估的塔式起重机主要技术参数表附录D评估的施工升降机主要技术参数表(略)附录E塔式起重机安全评估报告附
录F施工升降机安全评估报告(略)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本规程引用标准名录:1、《起重机设计规范》GB38112、《起重机安全规程》GB60673、《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4、《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
45、《塔式起重机》GB/T50316、《施工升降机》GB/T100547、《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GB100558、《施工升降机齿轮锥鼓形渐进式防坠安全器》JG1219、《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JB/T60
6110、《无损检测焊缝渗透检测》JB/T606211、《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声检测》JB/T10559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主编单位: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上海市建设
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上海市建设安全协会上海市建设机械检测中心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山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站成都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福建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协会杭州市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北京市建设机械与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抚顺永茂建筑机械有限公司浙江省建设机械有限公司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