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护理安全管理的思考(PPT51页).pptx,共(51)页,211.069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894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护理安全管理的思考一、护理安全管理的概念及意义⚫安全:无危则安,无缺则全⚫护理安全定义:护理安全是指病人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的意义⚫1、护理安全直接关系护理效率。⚫2、护理安全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
济效益。⚫3、护理安全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护理工作与病人安全关系密切⚫有研究表明,临床护理工作与病人安全相关性指标,如:病人抢救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卧床病人压疮、给药错误等等有密切关系。(JackNeedleman,2003;InternationalJournalForQu
alityinHealthCare)3548例严重医疗不良事件事件原因分析卫生部2007年对全国696所医院的调查⚫发生护理差错的类别:⚫1、给药错误⚫2、操作失误⚫3、发生压疮⚫4、管路脱出⚫5、病人跌倒坠床⚫6、服务态度不好引发纠纷等二、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1、管理隐患⚫管理不严或
失控是影响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护理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的核心⚫①管理不力、要求不严、监控不严。⚫②思想教育薄弱,教育不落实。⚫③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或已有的制度没有落到实处。⚫④护理人员严重不足、配置不合理,超负荷工作或分工协调不当。⚫⑤各种医疗仪器设备陈旧或维护不
佳,特别是不常使用的抢救仪器,疏于管理。⚫⑥不重视业务技术培训。2、护理人员素质隐患⚫管理首先是人的管理,护理质量首先是人的质量。因此,良好的护士素质是安全护理的基础。当护士的素质不符或偏离了护理职业的要求,就会出现
一系列护理安全问题。常见的现象:⚫(1)不守岗位,离岗、脱班;玩忽职守,不负责任;⚫(2)对病人护理不周,服务态度差,言语冲撞;⚫(3)有章不循,违反制度或技术操作常规;⚫(4)缺乏同情心,不重视病人的主诉;⚫(5)弄虚作假,不懂装懂;⚫(6)发生错误不报告,不采取或不及时采取补救
措施;⚫(7)依赖陪人、护工及实习同学;⚫(8)工作责任心差,观察不细,粗疏;⚫(9)工作计划性不强,工作不按时或遗漏;⚫(10)情感受挫,情绪波动或失控,疲劳、疾病,注意力分散,错误用药或执行医嘱。3、技术隐患⚫业务知识缺乏,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或不熟练,操作失误
或操作错误等均可给病人造成不良后果。常见现象:⚫(1)新药品种多,更新快,护士对药物的用途、副作用不明;⚫(2)对一些新的医疗产品的认识不够,使用错误或考虑不周;⚫(3)专业理论知识缺乏,对病情观察不细致、不周到、不及时,记录不详细;⚫(4)对急救设备不会使用,使抢救不得力。4、环境与
卫生隐患⚫(1)医院的基础设施、病区物品配备和放置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地面过滑引致跌伤、床旁无护栏造成坠床,热水瓶放置不当致烫伤。⚫(2)环境污染所致的隐性不安全因素,如由于隔离消毒不严造成的院内感染。一次性医疗用品污染、环境污染、食物污
染等给病人造成医院感染等不安全的后果。⚫(3)危险品管理及使用不当也是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如:氧气筒检查不及时或操作不当,造成氧气泄露或火灾等潜在的安全问题。⚫(4)病区的治安问题:如放火、防盗、防止犯罪活动等。5、物资隐患⚫护理物品、设备与药品是构成护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护理技术的正常发挥,影响护理效果,形成护理不安全的因素。⚫(1)药品质量差、失效、变质;⚫(2)护理药品数量不足、质量不好;⚫(3)设备性能不好、不配套。如电源失灵,微泵输液的病人造成不良后果。6、病人及社会隐患⚫在病人及社会方
面存在对护理安全产生影响的原因:⚫①病人的违医行为。病人不遵从医嘱,不按时服药或擅自外出,造成不良后果及意外事件的发生。⚫②病人价值观的转变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某些病人的价值观念发生扭曲,如对护理人员无故挑剔、刁难,提出
许多苛刻的条件,严重损伤了护理人员的人格尊严,影响护理工作的完成。⚫③社会因素。目前,社会对医院的关注日益密切,对医院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个别媒体片面报道医疗纠纷,在公众中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导致病人对医院失去信任,加大了护理工作的难度,从而间接影响了护理工作。⚫④社会环境:患者的经济状况、家庭
及社会对病人的关心度,对患者的情绪构成影响。2、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护士对自己的岗位职责和本班工作内容不熟悉,回答不全。⚫人力资源存在普遍不足,排班欠合理,年轻护士夜班很多,有的夜班白天不上白班。新护
士与新护士交接班,示有高年资护士监管。无紧急状态下人员调配方案。⚫组织学习和培训不够。护士对自己专科护理知识不了解,专科操作不熟练,专科仪器的使用不符合操作流程。如有位护士使用心电监护仪时把电极的位置贴错。⚫急诊急救人员的操作演练流于形式
,草草应付。⚫专科护士培训不到位。没有上岗或培训证明,有的仅在科内自己培训,培训老师资质达不到要求。3、各项工作制度未落到实处⚫未能按要求执行各项工作制度,特别是核心制度。提问护士各项制度内容回答不全。⚫查对病人时只核对病人床号、不反问
病人姓名。未做到双人核对,病人没有佩戴腕带等。⚫交接班时只有主班和治疗班参加,交接流程不对,内容不全,病人有治疗和特殊用药时不说明。监护病人不交监护情况,手术病人不交伤口和引流情况等。⚫护长查房发现问题不进行讲解和指导。⚫一级护理病人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手术后病人体位不对,护士不能经常巡
视病人。患者鼻饲由陪人完成。⚫护士对分管患者情况未做到“八知道”要求。4、工作环境管理不到位⚫操作间和护士站物品杂乱,未分类放置,地面不清洁。⚫急救设备管理:抢救车卡物不符、药品过期、无菌物品失效、没有胸外按压板、
呼吸囊无外包装、物品数量和品种不全、未做到“四定”、车上放杂物、器械生锈、缝线霉变、推动不灵。⚫药品管理:静脉用药未能现配现用、输液滴数与医嘱不符;同时使用2个输液泵无标识卡;一次发完全天的口服药品;高危药品无标识
、无清点登记、与其他药品混放;P-G皮试结果未在一览表及床头卡标识;发药杯上只有床号。⚫病区仪器设备损坏未及时报修,未能保持在备用状态;用后不归回原位,血压计不关水银阀门。心电监护仪失灵仍在使用。6、人文关怀不到位⚫病人生活护理由家属或陪人完成,指
甲长未及时剪。术后病人床单有血渍污染,三天未予更换。⚫与患者沟通交流不够,实施护理操作动作粗,不解释目的和注意事项,不注意遮挡病人。⚫对本科室疾病的健康教育内容不熟悉,向患才宣教时不注意方式方法,效果差,患者知晓率低且对自己的治疗、饮食、护理级别等不知道。⚫儿科患者未注意上床栏保护。⚫患者输
液处肿胀疼痛,未能及时拔针并给予相应处理,也不解释和安慰患者。组织落实⚫1、即健全护理部—科护士长—责任护士三级质量控制网络,分层落实各级质量控制人员的职责、范围、要求,使各级管理人员明确护理安全质量方
针及目标,充分发挥各级护理管理人员的职能作用。⚫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考核标准、风险预案、工作流程等,使护士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3、监督检查是贯彻落实规章制度的主要手段,建立完备的监督体制,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特别是严把质量关,及时发现工作中的疏
漏。3、重视专业理论与技能操作的培训⚫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做好护理安全工作的重要保证。护理人员只有具备过硬的护理操作技术、丰富的理论知识,才能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护理部定期举办理论知识讲座、专科业务培训、护理技能培训班等,更
新护士的知识,拓宽其知识面。并通过病历分析、护理查房等培养护士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充足的护士人数也是完成护理工作的必备条件。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各个科室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对护士的排班模式可采取
弹性排班制,根据不同时段护理工作量的变化,动态安排护士人数。5、预防为主,找出影响护理安全的薄弱环节⚫(1)分析识别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安全隐患。⚫抓高危项目管理如感染防范、压疮防范及追踪管理、差错、坠床及跌倒的预防、输血护理安全监控、危重病人的管理等
。⚫重点项目的管理,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手术部位感染、透析相关感染等。⚫(2)加强监督,抓好关键点⚫安全管理要特别注重抓好关键点,即那些有可能影响全局或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护理管理者要善于识别这些关键
点,进行重点监督和管理。⚫关键制度:11项核心制度。⚫关键人员:新上岗护士、实习护士、进修生⚫关键环节:患者的转交接⚫关键时间:交接班时间、节假日、夜班⚫关键设备:抢救设备;吸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简易呼
吸器⚫关键药品:高浓度钾、高浓度钠、肌松剂、化疗药、毒麻精神药品等。6、重视护理文书的准确及时和法律效力⚫护理文书是医疗诉讼中的法律依据,应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完整⚫做到准确描述必须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病情观察能力,避免对重要观察数值进行改错⚫避
免出现非专业术语及欠科学性的描述⚫记录内容必须与医生的记录相符,保持护理文件之间、护理与医疗文件之间的同步性是护理文书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以免造成误解护理文件书写⚫1、客观及时、准确无误⚫(1)大便次数记录
不准确或不真实,心肌梗死患者未及时解决便秘情况,用力排便导致意外⚫(2)抗生素使用后漏记,出现感染可导致纠纷⚫(3)与医生病程记录不一致,怀疑病案真实性⚫2、举证的法律依据案例⚫某产妇于某日上午9时许,在某医院妇产科产房顺产一足月男婴,经该院医生检查新生儿一切正常,按新生儿临床评分标准被定为满分
。产妇连续两天见到新生儿并以母乳喂养,但产后第三天早晨5:30分突然发现该男婴已死亡于新生儿室。产妇及家属向院方控告该院当班护士失职致其婴儿死亡,护士矢口否认自己有责任,双方遂引发医疗纠纷。⚫护理记录⚫前日晚10时到次日1
时,巡视该新生儿一切正常。⚫1:15am,排便后喂牛奶30ml,右侧卧位,未见异常⚫3:30am,护士巡视病房,更换尿布,一切正常⚫4:30am,护士巡视,该新生儿正常⚫5:00am,护士巡视,换尿布,仍右侧卧位,一切正常⚫5:30,发现该新生儿面部、口唇青紫色,右半身青紫,呼吸、心跳
已停止,经值班医师检查确认已死亡⚫检查:尸斑已形成,以头面部、右半身前胸部为主⚫该护士主张:“新生儿猝死综合症”死亡⚫尸检:窒息⚫死亡后四个小时出现固定尸斑⚫可见护士的护理情况报告是虚构的⚫未定时巡视,及时发现问题,且伪造
病历,法律制裁更严厉六、中医医院协会(CHA)患者安全目标⚫1、患者安全目标均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1、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2、提高病房与门诊用药的安全性3、建
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4、建立临床实验室“急危值”报告制5、严格防止手术患者、部位和术式错误的发生6、严格遵循手部卫生与手术后废弃物管理规定7、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压疮事件的发生8、鼓励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2008年患者安全
目标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2、提高用药安全。3、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4、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5、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6、严格执行手部卫生,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7、防范与减少
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8、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9、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10、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2008年的目标将“防范与减少患者发生压疮事件”单独作为一点提出来,并增加了“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这一新的内容。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目的
】⚫通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来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确保所执行的诊疗活动过程准确无误,保障每一位患者的安全。【主要措施】⚫(一)健全与完善各科室(部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在标本采集、给药或
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二)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
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三)完善关键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即在各关键流程中,均有对患者准确性识别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四)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的制度。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目的】⚫患者用药安全方面存在
的问题,在医疗不良事件报告中约占1/3以上,是患者安全的重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包括从药品采购、储存、调剂、处方、医嘱、使用、观察等各个环节,涉及药师、医师、护师等多个职种,以及患者本人,需要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目标是要做到确保每一位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不良反应。【主要措施】
⚫(一)诊疗区药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核查应有相应规范;存放毒、剧、麻醉药应符合法规要求,严格管理和登记。⚫(二)有误用风险的药品管理制度/规范:⚫1、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包括氯化钾、磷化钾及超过0.9%的氯化钠等)、肌肉松弛剂与细
胞毒化等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禁止与其它药品混合存放,且有醒目标志。⚫2、临床医护人员对药品、或剂型、或外观等相似或相近的药品具有识别技能。⚫3、药学部门应定期提供识别技能的培训与警示信息,规范药品名称与缩写标准
。⚫(三)病区药柜的注射药、内服药与外用药应严格分⚫开放置。⚫(四)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应有严格核对程序,且有签字证明。⚫(五)在开具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六)进一步完善输液配伍的
安全管理,确认药物有无配伍禁忌,控制静脉输注流速、预防输液反应。⚫(七)病区应建立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医师、护士知晓并能执行这些观察制度和程序,且有文字证明。⚫(八)药师应为医护人员、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方法及用药不良反应的
咨询服务指导。目标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目的】⚫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是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措施,只有在危重患者紧急抢救的特殊情况下方可使用口头或电
话的临床医嘱与数据报告,要用实际行动来确保每一位患者能够获得是安全的医疗服务的权利。【主要措施】⚫(一)在通常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不得使用口头或电话通知的医嘱检验数据。⚫(二)只有在对危重症患者紧急抢救急的
特殊情况下,对医师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向医生重述,在执行时实施双重检查(尤其是在超常规用药情况下),事后应准确记录。⚫(三)在接获口头或电话通知的患者“危急值”或其它重要检验(包括医技科室其它检查)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的记录检验结果和报告
者的姓名与电话,进行复述确认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目标四、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目的】⚫安全的手术、拯救生命。严格防止手术患者、部位及术式错误的发生,是外科患者安全与医疗质量必须的重要前提。【主要措施】⚫(一)择期手术在手术医嘱下达之时,表
明该患者的手术前讨论与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二)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与“三步曲”程序,设立确认记录文件。目标五、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目的】⚫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的要有具体措施,是保障患者在诊疗过程安全、减少意外损伤的重要举措。【主要措施】⚫(一)建立跌倒报告与伤情
认定制度和程序。⚫(二)认真实施有效的跌倒防范制度与措施。⚫(三)护理服务有适宜的人力资源保障,与服务对象的配比合理(开放床位与出勤护士比为1:0.4)。目标六、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目的】⚫通过防范与
减少患者压疮的具体措施落实,防范与减少护理并发症。【主要措施】⚫(一)建立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和程序。⚫(二)认真实施有效的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三)有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实施措施。目标七、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目的】⚫积极倡导、鼓励医护人员主动报告不良事件,通过学习“错误”,提高对“错误”的识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通过医院在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活动工作的过程,提升保障患者安全的能力。制定合理的护理工作流程⚫标准是实际工作中做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制定合
理的护理工作流程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预定目标,达到标准的要求。良好的护理工作流程应该是:⚫简洁明了⚫准确易行⚫安全有效⚫反应迅速护理工作流程可包括⚫1、临床常见急症急救流程⚫2、仪器设备使用操作流程⚫3、护理操作技术实施流程⚫4、应急预案(应急流程)⚫5
、护理日常工作流程护理操作实施流程⚫急救操作(除颤、气管插管等)⚫介入诊疗护理(TAE、ERCP、食管支架放置术等⚫新技术新项目(PICC、CVP监测、动脉有创血压等)⚫特殊标本采集(OGTT、24小时尿标本等)应急预案⚫病人紧急状态时应
急流程:猝死、躁动、坠床、自杀等⚫发生意外事故的应急流程:停电、泛水、地震、职业暴露等部分日常护理工作流程⚫入院、出院⚫转入、转出⚫检查、手术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卫生是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康复和减轻痛苦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护理工作不仅技术性强,而且具有连续性、动态性、直
接性及具体性等特点,由于护士直接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与患者是接触密切、连续、广泛,因此,护士的护理工作与患者安全、医疗质量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