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04-12)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真题.doc,共(12)页,750.032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8736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真题2004年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试题壹、现代汉语部分(共8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普通话2、调值3、语义场4、语法单位5、合作原则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与印欧语相比,现代汉语语法有什么
特点?2、义位元的划分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三、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面一组词的义素。哥哥弟弟姐姐妹妹2、结合下面的例子,说明复句的关系词语的显示、转化和复现作用。我想见到他,又怕见到他。我想见到他,却怕见到他。我想见到他,却又怕见到他。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
20分)比喻离不开本体、喻体和相似点三个方面。“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这个比喻,如果去掉“断了线的”,比喻还能不能成立,为什么?贰、古代汉语部分(共70分)五、单项或多项选择填空。(15分)1.汉字形体发展中,()对古文字形体进行了重大改革。A.小篆B.隶书C.草书D.行书2.下列双音节中属于迭韵
单纯词的是()。A.蚯蚓B.匍匐C.望洋D.窈窕3.中古音系里,能够跟非敷奉微组合的韵母是()。A.一等B.合口三等C.二等或三等D.一等或四等4.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六书”作了解释,其中的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指的是()。A.象形B.指事C.会
意D.形声5.《诗词曲语词汇释》的作者是()A.刘淇B.张相C.王引之D.杨树达6.古代四声中的平声与今音的A.阳平B.上声C.去声D.阴平7.反映唐以来近体诗用韵部类的韵书是()A.《广韵》B.“平水韵”C.《切韵》D.《唐韵》8.近体诗格律中的“黏”指的是()。A.每
句的前后两句平仄格式相反。B.上联后句和下联前句,二者的平仄格式相反。C.上联后句和下联前句,二者的平仄格式相同。D.每句的前后两句平仄格式相同。六、指出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之词的词性,并说明它们在句中的意义或语法作用。(15分)1、寡人窃闻赵王好音2、夫以秦王之威3、独畏廉
将军哉4、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5、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6、欲与大叔,臣请事之7、孙子谓田忌曰:“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8、彼且奚适也。9、子诚齐人也。10、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七、翻译下列各
句中加下划线之词的文字。(15分)1.犹能雉头狐腋。2.歌女三百人尽皆国色。2005年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试题壹、现代汉语部分(共8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现代汉语2、音位3、反义词4、词类5、礼貌原则二、问
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现行汉字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试说明汉语的调值和调类的联系和区别。三、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共20分)1、现代汉语前加式派生词和标准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从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角度(如动词的施事、受事、结果、工具等),分析“煮
饭”和“煮面条”的差别。四、论述题(20分)从语序和语用效果两个方面分析下列现象(带下划线的部分):(1)圆圆:爷爷我求您了,您可千万别来,您丢得起这人,我可现不起这眼!志国:这是怎么说话呢圆圆!爷爷也是
关心你们……(2)小凡:圆圆,这糖可是我特意给你买的,十块钱一斤呢,谁让你七送八送的。志新:怎么说话呢这是?你买的糖我就不许尝一块啦?(3)傅老:怎么,又哄着我玩儿哪!和平:您瞧这是怎么话儿说的……儿媳年幼无知,
说话没有深浅,还望公公海涵。(以上三例均出自梁左等《我爱我家》里的人物对白。人物关系提示:圆圆是志国的女儿,志新是志国的弟弟,小凡是志国、志新的妹妹,和平是志国的妻子,傅老是志国的父亲。)贰、古代汉语部分(共70分)一、名词解释(16分)1、省声2、声训3、反切4、同源语二、简释
下列各句中下加划线词的意义。(16分)1、昼夜勤作息。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3、生孩四岁,慈父见背。4、郄至曰:“楚有六间,不可失也。”5、乃劾巍其矫先帝诏,罪当弃市。6、空谷传响,哀转久绝。7、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8
、其民变也易。9、齐因乘胜尽破其军。10.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1.张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12.天地盈虚,与时消息。三、“场主积薪其中”句中的“积薪”,有的人解释为“堆积柴草”,有的人解释为“堆积的柴草”,请运用语法知识对上述
两说进行辨析。(8分)四、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对活用的类型和条件进行说明。(10分)1、寡人欲相甘茂。2、农夫渔父过而陋之。3、上求鱼,臣干谷。4、晋师军于庐柳。5、洞庭波兮木叶下。五、下面是一首古风,请分析其押韵
特点。(8分)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六、把下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王之所大欲可知己:欲辟土地,朝秦楚,而莅中国也
。以若所以,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2006年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试题壹、现代汉语部分(共8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普通话2、词重音3、派生词4、存现句5、指示语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词汇意义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音位的归纳需要注意哪些基本原则?三、分析题(共20分)1、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面一组词的义素。(8分)哥哥弟弟姐姐妹妹2、分析下面单句的句子成分。(6分)你回去请张总工程师来工地开会。
3、用划线法分析下面多重复句。(6分)我们的确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如果因为有了这些成绩,就骄傲起来,并且认为可以歇一歇脚,那就不妥当了。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比较下面两个语法结构相同的
句子,说明它们在语义上有什么不同。(1)台上坐着主席团。(2)台上演着梆子戏。2、比较下面三种不同的说法,说明它们在语用上有什么差异。(1)要不是他帮助了我,我就不会有今天。(2)因为他帮助了我,我才有今
天。(3)我之所以有今天,是因为他帮助了我。贰、古代汉语部分(共70分)五、解释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之词的意义,并说明该义士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20分)1、子曰:“于予与何诛?”2、敢问夫子恶乎长?3、妇人疏
字者子活。4、八月剥枣,九月叔苴。5、君子自强不息。6、肉食者谋之,又何闲焉?7、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8、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9、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六、确认下列句中“是”字的词性,并说明其词义和语法作用。(12分)1、“是鲁孔丘与?”曰:“是也。”2、恃武者灭,恃文者亡,夫差
、偃王是也。3、子于是日哭,则不歌。4、吾不能早用子,是寡人之过也。5、此人果是奸细。七、古文今译。(18分)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伺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八、指事、会意是“六书”中的两类结构条例,请举例说明此二者的主要区别。(10分)九、“播”的本义是“下种、撒种”,请简析该字的形音特点。(1
0分)2007年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试题壹、现代汉语部分(共8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官话2、音素3、惯用语4、独立语5、语体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普通话的元音音位。2、简述汉字的性质和作用。三、问答题(共20分)1、复合词有哪些类别?(
举例说明)2、如何区分单句和复句?(举例说明)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观察下面的例子,说说“戴”与“带”有什么不同。(带“*”的表示一般不那样说)戴口罩戴帽子戴手套*戴钢笔*戴棉衣*戴帮手带口罩带帽子带手套带钢笔带棉衣带帮手2、分析下面一段
话的修辞特色。还不到62岁,正是可以释放你厚重的积累、展示你渊博的学识、袒露你宽广的胸怀、散发你迷人的魅力,教诲年轻学子、辅助后生才俊、服务决策机构、恩泽普通大众的最佳时节,你却走了。走得那样匆忙、那样悄
无声息,那样决绝而义无反顾,没有给那些敬仰你、崇拜你、依赖你、牵挂你的人留下一丝选择的余地……你走了,中国的知识产权人无不震惊、无不悲伤、无不惋惜、无不嗟叹!你走了,中国的知识产权学界失去了一位良师,一位益友,一
根顶天立地的支柱,一座在暗夜中指引航程的灯塔,一片充满盎然生机的绿洲,一座可以让拥戴者依靠、令反对者畏惧的高山;你走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相当一部分得益与只是产权的人会感到彷徨和孤单,因为他们少了一个勇敢的卫士,少了一个不图任何回报而愿为知识产权事
业献出生命的巨人的陪伴。(蔺玉红《郑成思:国宝级知识产权卫士》,《光明日报》2006年9月17日)贰、古代汉语部分(共70分)五、解释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之词的意义,并说明该义士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2
0分)(原文为加点,不过我不会加点,所以改为下划线了,呵呵~~)1、之子于归,宜其室家。2、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3、堂上不粪,则郊草不芸。4、女执懿筐,遵彼微行。5、秋省敛而助不给。6、安贫乐潜,味道守真。
7、狄人归其元,面如生。8、涕泗滂沱。9、敢问夫子恶乎长?六、指出下列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说明其活用情况和意义。(10分)1、宗庙只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3、晋灵
公不君。4、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5、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6、益烈山泽而焚之。7、菜荼薪樗,食我农夫。七、古代汉语“知之为知之”之类表述中的“为”字是不是判断动词?请联系汉语史的有关事实谈谈你的认识。(12分)八、谈谈下面诗句在平仄方面的特点。(10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
中。(杜牧《江南春绝句》)九、古文今译。(18分)梁北有黎丘阜。有奇鬼焉,善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为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
。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吕氏春秋·慎行论·疑似》2008年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试题2009年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试题壹现代汉语一名词解释15分汉字、合成词、调值、仿拟、
基本语汇二选择题(20分)考了礼貌原则官话、单纯词、类义词等知识点三分析题:分析短语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若有歧义则说明歧义1最贵的一顶值两千元2四1分析多义词和同形同音词的区别2.举例说明“…但是…”和“虽然……但是……”的联系五思辨1分析“少x”结构例子少废话少得意少吃一点2在言语实际中分析
“你”和“您”贰古代汉语1分析下列各字在六书中的部类逐燕(共八个字)2分析否定副词“不”“弗”特征九解释文言文中加点字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
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
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加点字大概有这些:以之共无以是征复敢其次。十翻译:子玄领国史且三十年,官虽徙,职常如旧。礼部尚书郑惟忠尝问:“自古文士多,史才少,何耶?”对曰:“史有三长:才、学、识。世罕兼之,故史者少。夫有学无才,犹愚贾操金,不能殖货;有才无学,犹巧匠无楩柟斧斤,弗能成室。
善恶必书,使骄君贼臣知惧,此为无可加者。”时以为笃论。2010年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试题壹、现代汉语部分(共8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方言2.音步3.歇后语4.外位语5.仿词二、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用划线法分析下面句子成
分,并指出句型。风景美丽的西双版纳,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有志气有抱负的知识青年进入橡胶园。2.用划线法分析下面多重复句。正因为贪吃,他很容易地落入了三嫂思浓的圈套,也正因为贪吃,尽管他从来就没有真正地爱过思浓,然而始终断不了和她的来往。三、简述题(每题10分,
共40分)1.汉字的特点。2.语汇规范的原则。3.词类划分的标准。4.语言的表现风格。四、思辨题(10分)下面的4组祈使句,都是由形容词带上“(一)点儿”构成的,但A组和B组可以成立,C组和D组不能成立,为什么?A.谦虚点儿!客气点儿!B.远一点儿!近一点
儿!C.*胆小点儿!*粗心点儿!D.*伟大点儿!*平凡点儿!贰、古代汉语部分(共70分)六、找出下列词语中的误字,分析误因,写一篇两百字左右的短论。(10分)理發店太後萬里長徵人未還七、以下面的用例为依据,分析代词“其”的语法特点。(10分)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
也。3.王曰:“噫!其自有公论。”4.从子将婚,王戒遗其一单衣。八、考察下面的韵文,指出押韵的字,说明用韵的特点。(10分)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秋。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楚辞•九辩》)九、阅读下文
,说明加点字的词性、意义或用法。(20分)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水,无以饵其口,坐行蒲伏,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庐为霸。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终身不复见,是臣说之行也,臣其何忧乎?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无益于殷楚。使臣得同行于箕子、
接舆,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战国策•范雎说秦王》)十、古文今译(20分)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返。头尘不浴,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业,举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欲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战国策•魏策四》)2011年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试题
壹、现代汉语一、名词1、平话2、部首3、平仄4、单纯词5、前提触发语二、分析1分析下列音素的发音条件【p】【u】2、用层次分析法划分下面复杂句子的结构层次: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三、简述1、现行汉字规范化的具体要求2、
辨析同义词“繁华”和“繁荣”3、简述短语与单句的联系和区别4、谈下面两个句子在句式使用上的特点及修辞效果(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山水
》(2)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开国大典》四、思辨从下面两段材料中,找出一个值得研究的语言现象,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1)爱社见来者不善,不等他们开口就先笑着开口,说咋有空来玩?说着就撂过来几盒好烟,撂
到几个人面前地下,要是有五个人撂过来四盒,要是四个人撂过来三盒,人们就疯了爬到地上去争去夺,争得不要命了。《香与香》(2)其实乐满仓想错了,乐小勇的真实想法是,不管乐满仓找刘凤琴或者李凤琴张凤琴乃至猪凤琴狗凤琴结婚,他都不会干涉,他从心里
愿意给父亲找个老伴儿。《老乐的执迷不悟》贰古代汉语五、“更,从攴,丙声”;“奸,从女,干声”,“丙”与“更”声母没有关系,只有韵母有关系。“干”与“奸”情况怎样,请就“干”与“奸”语音关系谈谈你的见解。六、“是乃仁术1”《孟子•梁惠王上》,“园囿术2路”《汉书•
刑法志》。“术1”和“术2”的词汇意义,指出本义和引申义,并说明理由。七、解释加点字的意义(这个上面我加不了点,就把字体加粗,大家将就看看)1、城门失火,殃及池鱼2、污池渊沼川泽3、擐甲执兵,固即死也4
、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5、可怜光彩生门户6、百花高楼更可怜7、可怜陌上离离草,一种逢春各短长8、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9、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10广汉竟坐要斩11诗好几时见,书成无信将12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13父母闻之,清宫除道14空谷传响15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16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17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18于是乘其车,揭其剑八、指出下列各例中“是”的词性、词义和语法功能,并说明理由。1、是炎帝之少女《精卫填海》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
》3、问今是何也《桃花源记》4、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滕王阁序》九、古文今译孟子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邹人与楚人战,则王
以为孰胜?”曰:“楚人胜。”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