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古文翻译课件.pptx,共(39)页,166.117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651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8高考文言文复习1、了解并掌握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基本要求。2、通过学习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技巧。3、利用掌握的方法解决高考文言语句翻译题中出现的问题。学习目标考点说明考点破解表面上,侧重于语言形式的考查----将文
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实质上,也涉及内容理解的考查----要求理解全文、理解句子命题规律2002年起,采用主观笔译的形式。两个小题,分值总计10分。得分点设置◼①一词多义:实词、虚词◼②古今异义偏义复词◼③词类活用:(名作动、名意动、名作状、动词使动、形作<使>动、形意动)◼④语
气揣摩:(陈述、疑问、感叹、揣测、祈使等)◼⑤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⑥固定结构阅读下面的文言句子及译文,找出翻译的错误之处。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晋国侯王和秦国伯爵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②游于是乎始游玩于是开始。③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以蔺相如的功
劳大,拜他为上卿。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流传了。⑤甚矣,汝之不惠。太严重了,你的不聪明。强行翻译以今代古该译未译该删未删不符规则检查学习准确通达文采第一招:直译为主——字字落实第二招:意译为辅——文从句顺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
漏,不多余,把每个字、每个词译成现代汉语相应的字词。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留调补贯删换字翻译下列句子:1.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译: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
上卿,他以勇气闻名于诸侯各国。2.得楚和氏璧。译: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人名、年号人名地名官名与现代汉语义同器物名3.已而有识者日:“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译:不久有能辨识古物的人告诉我:“这是五代、宋时的古董,年代很久了,
应该小心的把它当作珍宝一样收藏着,不要使它毁坏。朝代名4.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译:第二年,秦国再次攻赵,杀死二万人。数量词字字落实第一式:凡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朝代、度量衡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总结一:凡朝代、年号、人名
、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翻译下列句子: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2.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译: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不为事物所拘束,
而能够和世事转变(自己的想法)。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删去发语词,删去助词,表提顿,删去语助,句中表停顿,以舒缓语气,删去3.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译:忠心的臣子坚持道义,没有二心。4.一夫不耕,或受之饥译:一个男子不耕作,(就)有人要挨饿。助词,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删去音节助词
,删去5、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偏义复词,删去父总结二:删――删略。◼古文里有些虚词,现代汉语没有对等的词来翻译,或者现代汉语在这个地方不用虚词,便可删略。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
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翻译下列句子:1.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译:最终让上官大夫去在顷襄王前诋毁屈原2.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译:其次被剃去头发、用铁圈束颈而受辱。通“剃”词类活用,形作动3.先帝不以臣卑鄙……译:先帝不因为我地位低……总结三:4
.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译: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将古词换作现代词。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所在。字
字落实文言翻译第一招分三式留删换文言翻译第二招文从句顺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译: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②夫晋,何厌之有?译:有什么满足的?③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④“甚矣,汝之不惠!”译:你
的不聪明,太严重了!(你太愚笨了!)(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译: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文从句顺第一式:把文言句中的谓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
置句及其它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翻译下列句子:1.公子闻之,往请,欲遗之,不肯受,曰:……译:公子听说了这个人,就派人去拜见,并想送给他一份厚礼。但是侯嬴不肯接受,说:……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译: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让他回到赵国省略主语:侯嬴3.又因厚币用事者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译:又用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靳尚,(让他)在怀王的宠姬郑袖面前编造谎言。省略谓语:赂省略兼语:之,他4.私
见张良,具告以事。译:私下会见了张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他。省略宾语:之,他6.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5.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译文:然而体力足以达到(却没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笑的,在自己看来
也是悔恨的。总结:补――补充。◼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包括:A.数词后面增加量词B.省略句中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C.补充行文省略的内容,如关联词语等。翻
译下列句子: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筑起长城来把守边疆。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译:误入污浊的官场,一离开就是三十年。借喻:喻指边疆借喻:喻指污浊的官场(一)借喻的译法: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即把喻体还原成本体。翻译下列句子: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做官的人见识浅陋,不能做长远的打算。2.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译:考虑到元军也许还能够用言语来打动。借代:代指做官的人借代:代指元军借代:代指言语3.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译:沛公承受不住酒力,不能前来
告辞。借代:代酒,可译为“酒力”译: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被杀害,赵国成了秦国的一个郡。借代:代指赵国(二)借代的翻法:译为它所代替的人或物。4.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六国论》翻译下列句子:1.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译:品行正
直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译: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在元嘉年间草率出师北伐,本想建立像汉代霍去病封狼居胥那样的功绩,却落得个望着北方追来的敌军而仓皇南逃的下场。用典:指侮辱性的施舍指刘义隆北伐事指霍去病攻打匈奴事译:陈涉一起义,而
秦王朝就灭亡了。用典:指陈涉起义事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三)用典的译法:古人为了使行文典雅,言简意丰,常或明或暗地引用典故,在翻译时可灵活处理,一般可译为这个典故所包含的普遍意义。翻译下列句子:译: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译:(我
)现在率领八十万水军,将与你在吴地会(决)战。委婉:发动战争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论语》)2.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委婉:会(决)战译:有朝一日您死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呢?委婉:指地位尊贵人物的死3.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四)委婉的译法:古人为
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或出于外交的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委婉。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翻译下列句子:译: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译:主人和客人一起下了马,走到船上。1.秦时明月汉时
关。2.主人下马客在船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译:将军和壮士们出征十年,经历了很多次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译:精通五经六艺。4.通五经,贯六艺(五)互文的译法:互文又叫“互文见义”,前后两句或两个短语意义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翻译时要把两部分
合二为一。文从句顺第三式:古文中使用借喻、借代、用典、互文等,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总结翻译题解题步骤◼第一步:通读语句、整体理解◼第二步:找得分点、找出关键词◼第三步:理清句式、调整语序◼第四步
:草拟底稿、连词成句◼第五步:调整至答题卷。◼13.把文言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申甫传》(2010年山东卷)◼1、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2、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3分)◼3、于是权贵人争咎甫
,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高考链接(申甫)进入嵩山,又遇到了过去小孩子时见到的道人,(向他)请求(学习)那本领,用对待师长的礼节侍奉他。申甫屡次凭借他的本领干谒各位公卿,一直不被听从信任。在这时掌权的权贵争着责怪申甫,并
且批评刘公、金公不能识别人(的优劣)。(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1)皇帝说,官吏依法行事,法律才不会被歪曲,你改变(原有的想法
)说其他你想要的吧,赵王就没有再次说话(请求)了。(2)后来青州闹蝗虫闹得很厉害,这些蝗虫一进入平原郡就死了,平原境内丰收了很多年,百姓歌颂赵憙.(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5分)(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
常以它语乱之。(5分)◼(1)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事奉过继家的亲族,恭敬谨慎过于常礼。◼(2)而谢曜喜好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常说其他的事岔开话头。(1)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2)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
,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1)许将说:“这件事情,命令守边的大臣去做难道还不行吗?为什么还要出使呢?”萧禧羞愧不能回答◼(2)章惇做了宰相,与蔡卞一起搜罗编造罪名,来贬谪元祐诸臣,上奏皇帝要开掘了司马光的坟墓。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
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馀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
。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课外巩固练习◼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有个叫长桑君的
客人到客馆来,扁鹊独自认为他不平凡,常常很恭敬地对待他。我有秘方,我年老了,想传给你,你不要泄露出去。用这种能力来诊视疾病,完全能见到五脏病症的所在,只是用诊脉作为名义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