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PPT
  • 阅读 3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0 页
  • 大小 164.653 KB
  • 2023-05-1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医学知识培训课件.ppt,共(20)页,164.653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360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医学知识定义•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新生儿冷伤,因多有皮肤硬肿,故又称新生儿硬肿症。系由于寒冷或(和)多种疾病所致,以低体温和皮肤硬肿为主要临床表现,重症可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2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医学知识病因和病理生理2.外因1)寒冷: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

,要求环境温度越高。暴露寒冷时间越长失热越多,体温越低。2)摄入不足,产热来源少,3)早产4)疾病:严重感染和缺氧等能源消耗增加、热能摄入不足、能源物资的氧化产能发生障碍,产热能力不足。4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医学知识病因和病理生理3多器官功能损害低体温和皮肤硬肿,使局部血液循环瘀滞,引

起缺氧和酸中毒,导致皮肤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出现水肿。如低体温持续存在和(或)硬肿面积扩大,缺氧和酸中毒进一步加重,可引起多器官功能损害。5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医学知识临床表现•多在寒冷季节或重症感染时发生,常于生后一周内发病,早产儿多见。主要表现是:不吃、不哭、低体温、硬肿、多器官受

累。6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医学知识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反应底下、不吃、不哭、活动减少,也可有呼吸暂停。2.低体温:新生儿体温<35℃。轻症为30~35℃;重症<30℃。可出现四肢或全身冰冷,常伴心率减慢。7

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医学知识临床表现3.皮肤硬肿:皮肤紧贴皮下组织,不能移动,按之橡皮样感,暗红或青紫色,可伴水肿。表现为硬、亮、冷、肿、色泽暗红。硬肿常为对称性,发生顺序依次为: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硬肿面积计算:头

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部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肢26%。严重硬肿可妨碍关节活动,胸部受累可致呼吸困难。8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医学知识临床表现4.多器官功能损害:重症可并发休克、DIC、急性

肾衰竭和肺出血等多器官功能衰竭。9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医学知识辅助检查•根据病情可检测血常规、动脉血气、血电解质、血糖、肾功能、DIC筛查试验、心电图及X线检查等。10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医学知识诊断•寒冷季节,环境温度低、保温不足,或患有诱发本病的疾病,有体温降低,皮肤硬肿,即可诊断。•分度轻度:

体温≥35℃,皮肤硬肿范围<20%;中度:体温<35℃,皮肤硬肿范围20%~50%;重度:体温<30℃,皮肤硬肿范围>50%,常伴有器官功能障碍。11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医学知识鉴别诊断•新生儿水肿局限性水肿:多发生于女婴会阴,数日可自

愈。早产儿水肿:常见下肢的凹陷性水肿,有时可延及手臂、眼睑或头皮,大多可自行消退。Rh溶血病或先天性肾病:水肿较严重,并各有其临床特点。12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医学知识鉴别诊断•新生儿皮下坏疽: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多见于寒冷季节,有难产或产钳分娩史发生于身体受压或受损部位表

现:局部皮肤变硬、略肿、发红、边界不清并迅速蔓延,病变中央初期较硬以后软化,先为红色以后逐渐变黑,重者可有出血、溃疡,或融合成大片坏疽13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医学知识治疗—复温目的是在体内产热不足情况下,通过提高环境温度,恢复和保持正常体温新生儿腋窝皮下含较多棕色脂肪,寒冷时氧化

产热,局部温度升高,此时腋温高于或等于肛温。正常状态下,棕色脂肪不产热,腋温-肛温差(TA﹣R)<0℃;重症新生儿冷伤,因棕色脂肪耗尽,故(TA﹣R)也<0℃;新生儿冷伤初期,棕色脂肪产热增加,则(TA﹣R)≥0℃。(TA﹣R)可作为判断棕色脂肪产热状态的指

标。14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医学知识治疗—复温1.若肛温>30℃,(TA﹣R)≥0,提示体温虽低,但棕色脂肪产热较好,可通过减少散热,使体温回升。降患儿放入预热至中性温度的暖箱中,6~12小时可复温。2.当肛温<30℃时,多数患

儿(TA﹣R)<0,提示体温很低,棕色脂肪耗尽,少数患儿(TA﹣R)≥0,但体温过低,靠棕色脂肪自身产热难以恢复正常体温,且易造成多器官损害。若肛温<30℃,箱温应比肛温高1~2℃,每小时提高箱温0.5~1℃(箱温不超过34℃),在1

2~24小时恢复正常体温。然后根据体温调整暖箱温度。在肛温>30℃,(TA﹣R)<0时,仍提示棕色脂肪不产热,也应采用外加热使体温回升。15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医学知识治疗—复温•在没有上述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温水浴、热水袋、火炕、电热毯或母亲将患儿抱在怀中等加热方法

。16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医学知识治疗—热量和液体的补充•供给足够的热量有助于复温和维持正常体温。•热量从每日50kcal∕kg开始,逐渐增加至每日100~120kcal∕kg•喂养困难者给部分或全静脉营养•液体量1ml∕kcal计算,有心、肾功能损害者,应严格控制液体入

量和输液速度。17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医学知识治疗—控制感染•根据并发感染的性质及血培养和药敏的结果选用敏感、肾毒性小的抗生素。18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医学知识治疗—纠正器官功能的紊乱•对并发心力衰竭、休克、凝血机制障碍、DIC、肾衰竭或肺出血等的,给以相应的治疗※其他治疗:可用大剂量

vitE,中药丹参、川穹嗪注射或活血化瘀药内服。19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医学知识预防•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宣传预防新生儿冷伤的知识。•避免早产、产伤、窒息等,及时治疗诱发冷伤的疾病。•尽早开始喂养,保证足

够的热量供应。•注意保暖,产房温度不低于24℃,生后立即擦干皮肤,用预热的被毯包裹。若室温低于24℃,应增加包被。小早产儿应放入暖箱中,设定为中性温度,待体重>1800g,或室温下体温稳定时,再放入婴儿床。•转院过程中应注意保暖。20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医学知识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