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治疗课件

PPT
  • 阅读 1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0 页
  • 大小 318.000 KB
  • 2023-05-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手足口病的治疗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手足口病的治疗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手足口病的治疗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手足口病的治疗课件
手足口病的治疗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4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手足口病的治疗课件.ppt,共(40)页,318.000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326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手足口病的治疗原则与要点1总体原则◼尚无特殊有效治疗方法◼一般病例——门诊治疗对症处理,加强观察与随诊◼重症病例——住院治疗及时应用激素与丙球密切监护,加强对症治疗2临床表现分为4个阶段按阶段进行病例的管理和治疗3重症病例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中

枢神经系统受累◼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呼吸循环功能衰竭4EV71CNS感染的重症病例分期(台湾)阶段1:HFMD/疱疹性咽峡炎阶段2:神经受累阶段脑干脑炎脑脊髓炎阶段3:心肺衰竭3A:高血压、出冷汗、高血糖、肌阵挛3

B:低血压阶段4:恢复期心肺衰竭纠正5EV71对神经系统损害部位◼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脑干脑炎---致死的主要原因◼脑脊髓炎◼脊髓灰质炎样麻痹◼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小脑炎6EV71的嗜神经性◼直接侵犯脑干及周围神经核团◼特异性侵犯丘脑、矢状核◼和一般病脑不一样的表现:高血

糖、心率快、高血压、神经性肺水肿、循环障碍7脑干脑炎根据临床表现分为3级(台湾,NEnglJMed,1999)◼Ⅰ级:肌阵挛、震颤、流涎、饮水呛咳、共济失调◼Ⅱ级:肌阵挛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同时出现:恶呕、全身湿冷、心

悸、气短、血压不稳定及血糖升高。◼Ⅲ级: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肺水肿或出血:迅速出现呼吸窘迫、紫绀、循环衰竭、休克、昏迷、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呼吸暂停8脑干脑炎与神经性肺水肿◼1998年台湾因EV71感染死亡病例中发现肺水肿所致的病死

率高达64.3%,是引起患儿死亡的直接原因◼大量尸检和组织病理学研究的证据表明,EV71引起的肺水肿是神经源性的◼推测EV71首先破坏脑干组织特定的具有调节功能的结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肺水肿◼神经源性肺水肿的高危因素:高血糖、白细

胞及血小板升高、急性松弛性瘫痪9阶段1: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1、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2、对症治疗:发热、呕吐、腹泻时给予相应处理。3、病因治疗:合理选择,利巴韦林、中药等。4、其他治疗:可以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B等

。10阶段2:神经系统受累阶段该阶段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如头痛、呕吐、精神差、易激惹、嗜睡、肢体无力、共济失调、肌阵挛、抽搐、急性迟缓性麻痹等11神经系统受累阶段的治疗原则(6条)1、控制颅内高压:限制液体,给予脱水剂2、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3、对症治疗:如降温、镇静,止惊12

神经系统受累阶段的治疗原则4、病因治疗:利巴韦林5、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6、严重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护,减少刺激,注意严重并发症13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治疗1.控制颅内高压◼积极退热◼注意体位:床头抬高15~30℃,避免用力压腹、转头、抬腿、持续吸引等动作◼液体疗法:限制液体入量,约为生

理需要量的1/2~2/3,液体张力因人而异◼使用降颅压药◼轻度的过度通气使PCO2保持在30~35mmHg14缩减脑组织体积药物特点药物起效T达峰T维持T优缺点甘露醇20~30m2~3h4~6h反跳心衰肾衰诱发颅内出血10%甘油15~30m0.5h6~24h反跳少,供能口服1

~1.5h排尿比甘少40%速尿数分钟1~2h4~8h地米5~8h12~24h提高应激能力15甘露醇应用注意事项◼剂量:因病情、因人而异0.25~0.5~1.0g~2g/Kg/次,每隔4~6~8h一次,严重病例2~3h一次◼速度:在20~30mi

n输注完◼注意过敏反应和不耐受现象◼已出现肺水肿、心衰者禁用16甘油果糖应用注意事项◼每1ml含甘油100mg,果糖50mg,氯化钠9mg◼剂量:5~10ml/kg/次(0.5~1g/kg),1~2次/天◼输注速度稍缓

慢◼已有心衰、肾衰者慎用17皮质激素的应用◼地塞米松0.2~0.5~1mg/kg.d,酌情分次用◼甲基强的松龙小~中等剂量:1~2~5mg/kg.d冲击量:10~20mg/kg.d;维持既抗炎症又脱脑水肿18应用丙种球蛋白的指症◼心动过速(>150次/分)导致的

肌痉挛、抽搐◼严重的软瘫◼急性脑炎:共济失调、半身不遂、特定的颅神经损伤、脑干自主神经异常◼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肺水肿、ARDS、肺出血◼循环衰竭、心肌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19丙球的应用◼重症患儿提倡早用、足量用◼剂量:2g/kg,视病情严重程度单次静滴,或分次2~5天给完

◼也可反复、少量输注血浆20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治疗2.镇静及迅速控制惊厥◼安定类◼苯巴比妥◼苯妥英钠◼丙戊酸钠◼妥泰◼麻醉药21烦躁不安、肌肉颤搐◼口服水合氯醛◼小剂量苯巴比妥22严重惊厥的治疗◼先用一线止惊药安定类苯巴比妥苯妥英钠丙戊酸钠◼酌情选用二线药妥泰水合氯醛◼必要时选用麻醉药利多卡因硫

喷妥钠阿米妥钠异丙酚23止惊药应用流程◼安定直肠灌注或静滴(0.3~0.5mg/次)◼PB静滴(10~20mg/kg,分2~3次)◼氯硝安定(0.02~0.06mg/kg)静滴◼咪唑安定(0.15~0.2mg/kg

)静滴24止惊药应用流程◼丙戊酸钠(15~25mg/kg)静滴或鼻饲◼妥泰(2~8mg/kg)鼻饲•利多卡因(1~2mg/kg)静滴◼异丙酚(1~2mg/kg)静滴25安定类药物使用注意要点◼分次给药,逐渐减量,防止脑内蓄积◼已用过PB者、呼吸道分泌物多时慎用大剂量◼持

续惊厥者在人工辅助通气保护下可持续静脉点滴26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治疗◼表现:呼吸急促,心率增快,出冷汗,四肢冰冷,血压不稳定,高血糖◼治疗要点:1.保持患儿安静,避免过度刺激,酌情用镇静剂:安定、水合氯醛、吗啡27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治疗(台湾经验)2.监测心功能(B超)高血压

特别高时(极少数会出现与颅内压不一致的高血压)——心脏收缩功能正常可用血管扩张剂:硝普钠或酚妥拉明3.监测肺功能,注意肺水肿肺出血该阶段持续时间较短(12—24小时),注意合理用药,不可造成低血压!28阶段3:心肺衰竭在原发病

的基础上突然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发绀、出冷汗、心率快、呕吐咖啡样物、吐泡沫样痰、出现肺部罗音、一过性高血压继之低血压、高血糖、频繁的肌阵挛抽动和意识障碍加重等。29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治疗(10条)◼吸氧,吸痰,保持

呼吸道通畅◼建立2条静脉输液通路,保证用药及时顺利◼合理体位,留置胃管和导尿管◼监测生命体征、瞳孔、血气、血糖,胸片等,呼吸衰竭或肺出血时给予机械通气30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治疗◼限制液体入量,维持血压稳定◼血管活性药物应用◼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果糖)◼监

测血糖,必要时用胰岛素◼抑制胃酸分泌◼有效抗生素防治继发细菌感染31合理进行液体疗法◼出现心功能损害、肺水肿或脑水肿时都应限制输液量,并应注意输液速度,可以采取快速脱水慢补液◼脱水剂宜用速尿,慎用甘露醇32血管活性药物应用◼血压下降、四肢微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3秒,可

选用米力农——新型非甙非儿茶酚胺类强心药,具有正性肌力和血管扩张作用,对动脉压和心率无明显影响。0.25~0.75mg/kg.min、(负荷量25~75μg/kg,5~10分钟缓慢静注,以后每分钟0.25~1.0μg/kg维持)多巴酚丁胺——2~20mg/kg.mi

n多巴胺——5~15mg/kg.min33有效抗生素防治继发细菌感染◼预防感染尽量用窄谱抗生素,尽量缩短使用时间◼并发感染者尽量做病原学检测,合理选药,避免发生继发霉菌感染或抗生素相关性不良反应,加重病情34阶段4:生命体征

稳定期经抢救后生命体征基本稳定,但仍有病人留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1、做好呼吸道管理,避免并发呼吸道感染。2、神经系统的恢复有利于肺水肿的消退3、支持疗法和促进各脏器功能恢复的药物。4、功能康复治疗。35

恢复期治疗◼输液及营养支持,维护各脏器功能此阶段不必严格限制液体量,经口或鼻饲管喂养,静脉营养◼避免继发新的感染(反复肺炎),缩短住院时间◼神经系统康复治疗,减少后遗症36治疗进展◼分阶段管理可降低EV71相关心肺衰竭病例的死亡率◼米力农的

应用◼丙种球蛋白和激素的应用37小儿手足口病分类管理的探讨◼2008年5月~6月安徽省立医院儿科收治的289例手足口病患儿根据病情轻重采取分类管理:◼Ⅰ类(轻症):门诊予抗感染对症治疗,在家观察和隔离;◼Ⅱ类(高危人群

):留观予抗感染对症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护生命体征;◼Ⅲ类(重症倾向):住院予加强治疗;◼Ⅳ类(重症):立即置入PICU,监测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在加强治疗的基础上,积极行正压机械通气等抢救对症治疗。38小儿

手足口病分类管理的探讨结果◼轻症183例全部治愈;◼高危人群69例,64例痊愈出院,5例及时发现病情加重转入重症病房◼重症倾向者39例,住院7~12天全部痊愈出院◼重症3例,2例好转,1例死亡,死因系院外延误诊治安徽医学2008.43940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