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学书法【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十一课 走部车(車)部》教学素材.doc,共(4)页,2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104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十一课走部车(車)部一、教学目标。1、了解“走”部的笔顺、笔法,掌握正确的书写。2、运用对比、书空、看视频、临写、评价等方法,掌握“走”部书写方法,学会和其他部件的组合方法,写好“越”“赵”2个例字.3、感受书法的魅力,养成读帖习惯,提高书写能力,产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比观察,发现“走”部的变化,指导写好“越”和“赵”。三、教学准备。课件、毛笔、墨汁、墨盘、米字格、书法课本。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各书法家的作品,教师进行介绍
,播放音乐)轻轻地翻开那些令人敬仰书家的作品,一种情愫苏醒了,王羲之的作品出神入化,妙不可言,搜尽赞美的词汇也难描绘其高深与绝美。颜真卿的作品厚重、古朴、苍劲,像一座千年古钟,每一条纹理都是一个故事,端详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会产生浑厚的
共鸣。柳公权的书法端庄清秀,像河边浣纱洗衣的邻家阿妹,或者款款而行的小家碧玉,言行举止、一颦一笑,遵规守矩,温婉清丽。欧阳询的书法,松风鹤骨,像一个武功高深的侠士,刚劲中透着秀美。历代书法家的作品如洒落在中华
民族历史长河中的珍珠,散发着璀璨的光芒。今天就请同学们和老师继续走进这座高雅的艺术殿堂,共同去感受书法的魅力。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一课《走部车(車)部》。(板书课题)(二)、观察交流。1、出示“越”“赵”。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走”的书写
有什么变化?生1:“走”的第四笔和第五笔放生了变化。生2:“走”的上部略向右斜。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三)、书写指导。1、“走”部的组合步骤和部件写法。(1)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41页,自学书写指导中的组
合步骤和部件写法两部分内容。(2)指名学生汇报。生1:短横、竖、短横、提、短撇、平捺。(其他同学一起书空书写)生2:两个短横和短撇基本右齐。(3)教师重点强调平捺的书写。2、“越”“赵”书写要求。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
一下“越”“赵”两字的书写需要注意什么?生1:“走”的竖起笔宜高,捺长而舒展;“戊”的斜钩不出钩。生2::“走”的两点笔断意连,捺平而伸展;“肖”要窄。师:为了方便同学们记住“走”部的的部件书写要领,老师编了一首儿歌:“走”部瘦长在左下
,竖画上伸可到天。右边收缩上下齐,平捺三折要伸展。(4)出示“越”“赵”两字的书写视频。(教师适时解说)(四)、练习实践。1、出示“越”“赵”。(1)教师强调两字在米字格中的书写位置。指导学生先认真读帖,再书写。(2)学生认真书写。(播
放音乐:渔舟唱晚)(3)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播放音乐:渔舟唱晚)(4)高拍仪下展示书写工整的作品,适时修改,加以表扬。(5)播放残疾人用双脚书写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次练习书写。(五)、名作欣赏。1、学生轻声读《黄州寒食
诗帖》,了解大概内容。师:今天的名作欣赏为大家带来的是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2、教师播放《黄州寒食诗帖》介绍视频。师:通过阅读我们知道此诗帖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写,表达了他惆怅孤独、郁郁不得志的心情。稍后老师会播放一小段视频,是诗帖的全文,同学们可以
跟着轻声诵读,体会一下苏轼当时的心情。五、总结延伸。(一)本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二)教师总结。(出示图片,播放音乐)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项国粹,是一门艺术,是一种精髓,传承着我国古代文化和文明,凝聚着我国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
高,外国人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书法更加受到广泛的关注。这张图片是我国主席夫人彭丽媛女士参观印度泰戈尔国际学校并教学生练书法。书法已经走向了国际,这是一件让我们引以自豪的事情。最后老师想说:“竹子是一节一节长出来的,字是一个
一个练出来的。世上无难字,只要认真练。希望同学们,能够热爱祖国的书法,勤学苦练,就像十九大的主题所说的那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传统文化的接班人,并把它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