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岭南版】四年级下册《7. 自行车和摩托车》教学设计1.doc,共(3)页,3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381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自行车和摩托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一课是本套教材中线条系列的内容,根据本课的实际情况,我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了自行车写生练习。目的是通过对自行车的写生,引导学生学习精细地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生活中的自行车线条丰富,大到车轮上
的纹理,小到一个个螺丝,都充满了丰富的线条,便于学生对细部的观察和刻画。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小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并且四年级的大部分同学会骑自行车,自行车给他们带来了方便和乐趣,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
乐趣。学生对于感知抽象的事物和表现抽象的画面还不太熟悉。但是学生已有一定的感知具体事物的能力,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与价值观,他们对身边的人和事已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也形成了一定的审美标准,有自己的鉴赏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用线条造型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采用课堂模拟写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观察的习
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难点:如何用线精细地表现自行车。教法学法: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先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创作的快乐
,进一步提高创造力。教具:实物自行车、图片、图画纸、学生作品、记号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教师骑着自行车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会骑自行车吗?你喜欢自行车吗?自行车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引出课题:《自行车局部写生》预设学生行为:学生自由回答设计意图:通过实物自行车,将美术
和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观察、讨论、感悟1、引导学生讨论自行车的主要结构:自行车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线有什么不同?车把、车轮、车身、车上的线条有许多变化,比如,车条是直线、车筐是交叉线、链子上是曲线…2、谁能到黑板上画出自行车的某一部分?同学们猜一
猜是哪部分。教师用线演示自行车局部写生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线的变化和衔接等。3、观察引导:(1)、组织学生讨论图片上的学生作品,是用什么来表现画面的。(2)、展示几幅画家自行车作品和部分学生作品。学生讨论:你认为这些画为什么画的好,哪些地方不足等等。对你有什么启发?
小朋友进行交流。预设学生行为:几名同学到黑板上画出自行车的局部。设计意图:同学们进行评价。学生观察、学习用线写生的方法。了解车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4、教师示范起稿:从离自己身体最近的部位开始,把握好整体之间的大小关系,具体画出零件之间的衔接关系,用丰富
的线条画出局部特点。5、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视辅导。预设学生行为:正确回答自行车的组成部分,以及不同外形的自行车的共同点。学生观察、动手、学会用线写生的方法。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看看、学学、画画,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活动中尝试新的绘画方
法,体验绘画的乐趣。三、课后拓展、作业布置展示几幅表现一组自行车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进一步写生。预设学生行为:学生自由画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