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辽海版】四下第5课《合作临摹练习》教案9.docx,共(4)页,512.18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199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第五课合作临摹练习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画家的造型表现方法,创作一幅作品。有意识地引导、鼓励并传授给学生如何全面地认识一位画家及他的艺术作品。2.运用丰富的笔触表现现象特征及感受,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究交流,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3.表现出对实际名著的欣赏、临摹与组合的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成功的快乐,富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集体协作精神。教学重点:了解、感悟画家的造型表现手法。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丰富的笔触表现形象特征及感受,怎
么将不同角度的形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学方法:观察法、临摹法。学习材料准备:教师教具:相关名家作品的教学课件、收集相关图片和资料。学生学具:水粉笔、颜料、油画棒及画纸。教学过程:一、准备阶段学生带好彩笔,稳定情绪准备上课。二、导入阶段播放课件:欣赏名家作品。提问
:这些作品带给你什么感受?教师在画纸上画出名家作品的局部,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合作临摹学习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利用动手尝试,引发学生对笔触与色彩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发展阶段1、利用课件和教科书,了解画家及作品信息,分组欣赏。2、在问题引导下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WillemvanGogh,1853-1890),中文又称"凡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出生于新教牧师家庭,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梵·高早期只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见了印象派与新印象派,融
入了他们的鲜艳色彩与画风,创造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他在生前最后二年创作的,期间梵高深陷于精神疾病中,其最后在他37岁那年将他导向自杀一途。在梵高去世之后,梵高的作品,《星夜》、《向日葵》与
《有乌鸦的麦田》等,已跻身于全球最著名最珍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梵高的作品目前主要收纳在法国的奥赛美术馆,以及苏黎世的kunshaus美术馆。毕加索(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
绘画的主要代表。他于1907年创作的《亚威农少女》是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它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发了
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这幅画在以后的十几年中竟使法国的立体主义绘画得到空前的发展,甚至还波及到芭蕾舞、舞台设计、文学、音乐等其他领域。《亚威农少女》开创了法国立体主义的新局面,毕加索与勃拉克也成了这一画派的
风云人物。设计意图:通过组内交流,强化认知,培养自主学习于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欣赏名家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四、实践阶段1、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创作。2、感受和体会不同物象,运用不同笔触表现个人感情。方法引导:1、把需要临摹的作品按学生人数分好份
。2、再把一张大白纸裁成相同的份数,连同所要临摹的部分一起发给同学。3、也可以规定一种工具材料,也可以自由选择工具和材料加以表现。设计意图:通过作品的创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造型能力,观察能力。五、评价阶段1.学生之间相互评析。
2.师生对作品进行意见交流活动。3.教师归纳,鼓励并提出意见或建议。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画家的创新精神及艺术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六、板书设计:合作临摹学习合作临摹构图合理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