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冀美版】三年级上册《4.蜡染花布》教学设计1.docx,共(4)页,27.53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872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冀美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课程《蜡染花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蜡染花布》是冀教版教材第五册的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的初步了解蜡染工艺.能利用蜡笔和水性颜料油水分离的特性制作出具有蜡染效果的作品.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蜡染主要流行于苗族、布依族、水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
民间艺术,为劳动人民所创造,也为他们所使用和欣赏。具有较为原始的工艺形态,令人惊羡不已。贵州蜡染艺术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是中国极富特色的民族艺术之花。在本课的学习中我把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一些挖掘,加入了部分美术专业知识,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能用美术的眼光去欣赏蜡染,感受蜡染的艺术魅力,并用简
单的美术语言进行评述。让孩子们学会去欣赏身边美好的事物,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基本形成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有浓厚的兴趣。该学年段的学生对美术技能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
握了部分基础的绘画技巧,想象力丰富、大胆,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但这一学龄段的学生自觉性很差,这就需要教师对课程的精心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简单了解蜡染的历史和制作过程,学会从美术的角度去欣赏蜡染,尝试仿制蜡染,掌握水油分离法。过程与方法:在欣赏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欣赏
蜡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动手尝试的欲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家乡文化的美好,学会去珍视和保护它们,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学会从美术的眼光去欣赏蜡染,
并进行简单的评述。2.能根据所学的内容创作拥有自己特色的蜡染作品。教学用具:蜡染作品、蜡笔、白纸、蓝色颜料、水、毛笔。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播放本校兴趣班学生制作蜡染的过程。2.学生观看,说说他们在干什么?3
.根据学生的回答导入课题:《蜡染花布》。【设计意图】利用本校兴趣小组制作蜡染的过程导入课题,一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来可以拉近学生和蜡染的距离,让陌生的蜡染变得亲切。二、探索学习1.师提问:这些蜡染作品美吗?美在哪里?(学生自由回答,师随
回答情况作总结,并引入下节内容。)2.出示图片,学生欣赏,引导学生从色彩和图案两个方面去欣赏作品。色彩:通常以蓝、白两种颜色为主。图案:内容多样化。3.把图片中的纹样单独出示,这里选取了几个典型的图案进行分析,简单了解蜡染图案的寓
意。(可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提点引导。)【设计意图】此环节出示的图片较多,利用图片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用比较典型的图片来说明问题,便于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感受蜡染图案的多样性,希望他们能简单地欣赏蜡染。三、仿制蜡染1.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蜡染作品,想不想知道蜡染工
艺的制作过程?2.出示自制微课:蜡染的制作过程。3.师用变魔术的方式邀请学生合作示范绘画过程,学习水油分离法。4.学习仿制蜡染的过程。5.小组合作完成,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在此环节利用教师自己制作胡微课让学生简单了解蜡染的制作过程,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魔术式的示范可以激发学生的动
手热情,把复杂的过程简单化,寓教于乐。四、展示评价、总结1.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用今天学到的美术知识评价其它同学的作品。2.评选好的作品,给予奖励。3.没选上的作品鼓励孩子们课后进行互相评价。【设计意图】在评价环节,鼓励学生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评价,既复习了本节课内容又得到成就感。鼓励课后进
行互相评价的目的是能把课堂做一个延伸。板书设计:家乡的味道--贵州蜡染色彩:蓝白图案:多样学生作品展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