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日本》教学设计2.doc,共(7)页,7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4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七章认识地区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的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等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主动学习、上台指图为主要教学形式,通过自学、探究,培养学生读图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
法。使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熟悉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并能举一反三。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认识国家中的第一节。对《日本》的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大致了解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具备初步的区域综合分析的能力。区域地理一
般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部分。第一课时主要讲授自然地理部分,包括:位置、组成范围、地形、气候、河湖以及自然资源等。三、教学目标【课标要求】能读图分析日本“岛国”的地理位置及对气候、河流、地形产生的影响和联系,由
于地处板块边界处,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频发。【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人口的认识,知道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2)了解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2.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日本地理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学会分析自然现象的主要成因。3.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事物是联系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本节重点: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教学难点】2本节难点:在地图上落实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理解各地理事物的成因。五、教学方法【学法】用地图学习法【教法】以讲授法为
主,结合读图引导法,并配合多媒体与板图辅助。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预热课堂音乐及图片导入:课前播放日文歌曲,展示富士山、樱花、动漫、和服等图片,请日本留学生教大家说日语。教师提问:这些图片让你联想到了哪个国家?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所
学任务。板书:东亚岛国-日本学生课前听日文歌,欣赏日本标志性图片,和日本留学生学习简单日语。学生齐读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学习日本地理概况的热情。学习目标明确。3一.日本概况探究1: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范
围及组成。1、出示日本国旗,解读地理意义:日出之国。2、出示世界地图:学生自主读图,说出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过渡:日本是一个岛国,他四面临海。3、出示日本地形图:①布置学案作业,指导学生填图日本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突出日本是一个岛国。请率先完成的同学上黑板指图。②教师指图说明日本邻国位置:北面隔海与俄罗斯相邻,西南以朝鲜海峡与韩国为界,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③教师选定一名学生根据学案内容在电子屏幕上标出以下地名: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岛、琉球群岛、北方四岛。按特征
从大到小、按位置从南到北。④教师出示练习版本地形图:全班快速抢答,教师指图,回答的同学无需举手直接起立抢答。板书:日本四大岛本州面积大探究2:岸线曲折过渡:日本如今的发展正是具有扬长避短的精神,抓住优势发挥到极致,作为岛国,将岛
国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拥有曲折的海岸线,分组讨论日本海岸线曲折的优点。教师小结:日本经济的发展与岛国经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优良的港湾便于对外贸易、发展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便利,加强对外联系。歌曲、文化无不体现岛国特色。学生参考地图说出日本地理位置,教师点拨。学生在学案地图上填写日本临海及主要岛屿
名称。学生根据学案完成日本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学习,上黑板指图做练习。学生抢答老师指出的地理事物名称。分组讨论日本岸线曲折的优势,小组代表发言。学生深刻理解岛国优势。教师通过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读图,从而掌握日本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为下面的学习
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读图、用图、填图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排序活动)从大到小强调特征;从南到北强调位置。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趣味性。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合作交流4板书:岸线曲折长探究3:地狭人稠
过渡:日本相当于中国云南省的面积。却是人口过亿的国家。出示中国、日本人口密度计算表格:学生计算日本的人口密度。得出结论。板书:人稠地狭小过渡: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岛国,人口的分布极不均衡,也和自然环境有
关系。让我们一起学习日本的自然环境概况。学生计算日本人口密度,概括日本人口及国家面积的关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自主探究二:日本的自然概况探究1:研读地图,分析地形①教师出示日本地形图:学生根据图例完成学案任务二:自主学习,概括日本地形特点。②教师挑选完
成学案学生上讲台分享答案:找到日本最大的平原关东平原;找到火山标志,找到日本最高火山富士山。④教师介绍富士山引出日本地震频发: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日本火山地震频发,是一个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播放地震视频引发学生思考多地震原因。⑤出示板
块运动学说图,引发学生思考,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⑥出示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与中国两次强震损失比较图表。教师提问:在不可抗拒的巨大自然灾害面前日本的应对措施。⑦教师补充火山地震频发也伴随着温泉,补充图片。⑧引导学生思考在自然灾害无学
生看地形图颜色(图例中的海拔高度)完成学案任务二,探究出日本地形特点。学生在课本地图中找到关中平原、富士山。学生通过图片直观认识日本多地震火山,观看地震影像。学生根据板块学说分析日本多地震、多火山原因。通过日本防震措施加深日本多火山地震的认识。学生理解多火山多地
震也伴随着温泉。培养学生识别、学会分析地理相关图例信息的能力,加深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图片提取信息能力。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合自主探究合过渡5法避免和预知的情况下如何自救?大家思考补
充。板书:山地丘陵多,地震活动频探究2:查找资料,归纳气候过渡:展示2018年樱花时空分布示意图,小组讨论:樱花的花期只有十天左右,樱花作为日本的国花,却可以从三月份一直观赏到五月份,为什么?①出示亚洲气候类型
图,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学案任务三内容,查找日本的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②出示相似纬度的北京和日本气候信息,学生讨论分析区别在哪里,为什么?(海洋性气候显著)板书:温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探究3:
河流出示日本地形图:教师提问:日本面积狭小,多山,降水丰富。在这样的地理背景下,河流会具有什么特征?引导学生概括地形气候特征从而分析河流特点:短小且水能丰富。探究4:资源①出示日本森林资源分布图:设问:为什么日本森林资源丰富?教师小结:山地的地形不利于发学生通过樱花时空分布与岛国轮廓
对比,分析樱花开放时间与纬度的关系。学生根据学案,合作探究得出日本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通过学习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使学生理解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学生通过多山的地形和丰沛的降水分析日本河流特点:孕育了丰富的水能资源。学生读图识图,根据自然
环境的相互联系分析日本的森林资源充作能力和识图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由大规律引出小特征。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关系,树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大量图示
,引导学生在图中分析,加强感性认识。正确认识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6展种植业,但山地的地形加上湿润的气候使日本覆盖了丰富的森林资源。②出示矿产资源比例图:矿产资源匮乏板书:森林水能丰,矿产资源少。环节三:总结反思,拓展升华日本自然环境板书日本四大岛本州面积大海岸曲折长人稠地狭小
山地丘陵多地震活动频温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森林水能丰矿产资源少环境是基础要点要记清环节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各组回答问题足的原因。学生读图得出结论。学生齐读日本自然环境诗歌。学生完成课堂练习济发展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关系,树立合理利用环境
、资源、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以板书为线索,进行知识梳理加深理解、识记。课后作业请你从身边找找日本品牌的物品。结合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思考,它是怎样发展经济的。学生查找资料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为下节课学习“日本发达的经济”埋下伏笔。课后反思课堂小结随堂检测7七、
板书设计第七章第一节东亚岛国---日本日本四大岛本州面积大海岸曲折长人稠地狭小山地丘陵多地震活动频温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森林水能丰矿产资源少环境是基础要点要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