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3 等腰三角形》导学案-八年级上册数学湘教版.doc,共(2)页,5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25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内容:等腰三角形(1)教学目标: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性质;2、熟练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等腰三角形的内角以及边的计算问题。3、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去体验数学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探索等腰三角形
“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的性质及其应用。导学案过程:一、回顾: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叫做等腰三角形,在右图等腰三角形中标出腰、底边、顶角、底角等。角是轴对称图形吗?二、探究活动:1、等腰三角形ABC,其中AB=AC,作△ABC关于顶角平分线AD所
在直线的轴反射。请同学们进行观察,分小组讨论,看看有哪些发现?(看哪个小组的发现多)我的发现:2、归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性质一:性质二:性质三: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图形上怎样体现出来?在△ABC中∵AC=AB(已知)∴∠=∠()在△ABC中(1
)∵AB=AC,AD⊥BC,∴∠___=∠___,____=____;(2)∵AB=AC,AD是中线,∴∠_=∠_,____⊥____;(3)∵AB=AC,AD是角平分线,∴____⊥____,____=_
___。4、探究:等边三角形会有哪些性质?(合作交流)三、小试牛刀填空ABCDCBA211、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75°,它的另外两个角为2、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7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3.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
11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四、口答:如图中的三角测平架中,AB=AC,在BC的中点D挂一个重锤,自然下垂,DE是铅垂线,怎样调整架身,才能使BC处于水平位置,为什么?(学生演示、讲解)E五、典例欣赏已知:如图
,在△ABC中,AB=AC,点D、E在边BC上,且AD=AE.求证:BD=CE.(等腰三角形的“三线”是常见的辅助线)六、练习1、如图,在△ABC中,AB=AC,AD平分∠BAC交BC于点D,AD=5,CD=2。求△ABC的面积
。2、如图,CE交AB于E,且CE=CB,∠A=∠B。求证:CE∥DA。七、谈谈你的收获:八、挑战自我: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BDCAABDECDCBAEDCBAABCDDAD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