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4.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1-八年级上册数学湘教版.doc,共(2)页,3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18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分析得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综合分析解题能力.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渗透化归的数学美.教学重点:不等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1.教学难点:简单的不等式变形.教
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回顾不等式概念回答问题:1.今年你父亲()岁,你()岁,填写下表:时间你的年龄父亲年龄年龄大小比较现在10年前20年后x年前y年后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上述问题,并展开讨论.二、想一想,认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1、提出问题:在不等式5>3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2,在横线
上填“>”或“<”号.5+2________3+2;5-2________3-22、学生活动:(1)自己写一个不等式,在它的两边同时加上、减去同一个数,看看有什么结果?(2)讨论交流,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3、教师活动:(1)让学生多次尝试;(2)参与学生讨论;(3)归纳指出: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代数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用字母表示:若a>b,则a+c>b+c用a-c>b-c.三、做一做,进行
简单的不等式变形1、提出问题:例1:用“>”或“<”填空(1)已知a>b,a+3________b+3;(2)已知a>b,a-5________b-5.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此题.说明:解此题的理论依据就是根据不等式的
性质1进行变形.2.例2:把下列不等式化为x>a或x<a的形式.(1)x+6>5;(2)3x>2x+2.学生活动:学生尝试将这个不等式变形.师生共同分析解答.解:(1)不等式的两边都减去6,得:x+6-6>5-6即x>-1.(2)不等式两边都减去2x,得:
3x-2x>2x+2-2x即x>2.教师指出:像例2那样,把不等式的某一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称为移项,这与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移项相类似.四、随堂练习课堂小结1、不等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1;移项.2.简单不等式的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