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学设计3-八年级上册数学湘教版.doc,共(4)页,7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17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2.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垂直平分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逆定理。2、能力目
标:能够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能够通过合作交流来探究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并且用它们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3、情感目标:在操作过程中,加深师生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类讨论的意识,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它的逆定理及其应用。教学难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它的逆定理的探索和证明,通过动手操作、猜测得出证明的思路和方法,。三、教学过程(一)抛出问题,激发探究欲望岳阳市政府为了方便居民的生活,计划在三个居民小区
A、B、C之间修建一个购物中心,试问,该购物中心修建在何处,才能使得它到三个居民小区的距离相等?(二)动手操作,探究概念和性质1、让学生把准备好的纸拿出来进行折叠,画出折痕MN,观察直线MN与线段AB之间的关系,并完成事先
发放的实验报告(一)实验报告一线段AB与线段BC的数量关系直线MN与线段AB的位置关系理由结论(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及探究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小组内讨论,派代表发表自己组的学习成果:把垂直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作这条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垂直平分线就是它的对称轴。2、在直线MN上任取两点P、P1,连结AP、BP、AP1、BP1,测量他们的长度,完成实验报告(二)。实验报告二线段AP与BP的关系线段AP与BP的关系猜想证明结论3、老师用几何画板向学生演示,可以验证
他们的猜想,但这不算严格的证明。4、学生会想到用翻折的方法来证明,让学生自己来展示。(这个过程是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教师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对学生的表述进行修正和完善。)(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在这环节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再猜测发现,培养了学生直观猜测
能力。同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不会的同学问出来,让会的同学讲出来,达到共同提高的教学目的,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5、老师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文字表述、图形表述、数学符号
表示在课件上板书,让学生的印象更深刻。6、小试牛刀,快速抢答,巩固练习:(1)、若PQ⊥AB于O,且OA=OB,则直线PQ是AB的.(2)、△ABC的边AB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点C,则有()A.AB=ACB.AB=BCC
.AC=BCD.∠B=∠C(3)、如图,已知PO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若BC=10cm,PC=7cm,则PB=cm,CO=cm.(三)复习命题与证明的知识,探究性质定理的逆命题。1、能把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用“如果„„那么„„”的形式叙述吗?其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2、线段垂
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命题是什么?能判断它是真命题吗?3、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实验报告(三)实验报告三BCADE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逆命题逆命题的条件逆命题的结论证明过程结论(本环节教师通过层层设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4、小组派出代表展示他们的探究结果。5、老师把线段垂直平分
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过程、文字表述、图形表述、数学符号表示在课件上板书。(四)课堂检测,知识比拼1、(判断正误)若EA=EB,则经过点E的直线垂直平分线段AB.()2、如图,在△ABC中,ED垂直平分AB,(1)若BD=10,则AD=,(2)若∠A=50°
,则∠ABD=。3、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C=AD,则CD垂直平分ABB.若BC=BD,则CD垂直平分ABC.若AC=AD,BC=BD,则AB垂直平分CDD.若AC=AD,BC=BD,则CD垂直平分AB4、如图,在△ABC中,BC=10,边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BC于E
,D,BE=6,求△BEC的周长.第2题第3题第4题5、已知:如图所示,AB=AC,EB=EC,D为AE上一点,求证:DB=DC.(五)、知识归纳,小结课堂(让学生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不仅归纳了知识和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
表达能力,最后老师插入一个微课做总结)(六)、数学应用,解决实际:1、已知:如图,在ΔABC中,边AB、B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求证:OA=OB=OC解决开头抛出的实际问题:2、岳阳市政府为了方便居民的生活,计划在三个住宅小区A、B、C之间修建一个购物中心,试问,该购物中心应建于何处,才能使得它
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由于到线段两段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只要作两边的垂直平分线,找出交点即可满足条件。还得出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六)练习与作业作业:必做题:课本P72A组T2,P73T4选做题:课本P73B组T7总之,数学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
:手动——进行操行;口动——进行口头语言表达;脑动——进行积极思考。在数学课中要融入新课标的思想内涵,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上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进步的快乐。
鼓励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鼓励学生不会就问,用我自己的话说便是“尝试就能成功,交流必有收获。”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