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1 图形的轴对称》教学设计5-八年级上册数学浙教版.docx,共(5)页,122.41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44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利用轴对称求最小值•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轴对称求最小值;2、使学生学会利用化归思想在各种图形中运用轴对称求最小值;3、使学生掌握这种常见的数学模型。二、教学重点:找到“两点一线”,利用轴对称求最小值三、教学难点:当
出现三个点都是动点使如何利用轴对称求最小值四、教具:三角板,圆规五、教学过程:(一)思考:欲在一条笔直的河边L上建一个水泵站P,使P到张庄A、李庄B所用水管最短.试确定水泵站P的修建位置(1)当张庄A和李庄B在河的异侧时;(2)当张庄
A和李庄B在河的同侧时意图:通过思考题,让学生理解利用轴对称求最小值的原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或者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使学生学会找两点一线。(二)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2,3),B(-2,1),在X轴上存在一点
P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则P点的坐标是_______PA+PB的最小值为_______练习1:在⊙O中,AB是⊙O的直径,AB=8cm,AC=CD=BD,M是AB上一动点,CM+DM的最小值是_______练习2:如图,正方形ABC
D的边长为2,点E为边BC的中点,点P在对角线BD上移动,则PE+PC的最小值是________.练习3:如图,M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BC的边AB上的中点,P是边BC上的任意一点,则PA+PM的最小值为__
______..意图:通过例1和练习,使学生掌握最简单的利用轴对称求最小值的方法,使学生在不同的图形中能找到两点一线。(三)例2:如图,以矩形OABC的顶点O为原点,OA所在的直线为x轴,OC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
角坐标系.已知OA=3,OC=2,点E是AB中点,在OA上取一点D,将△BDA沿BD翻折,使点A落在BC边上点F处.(Ⅰ)直接写出点E、F坐标;(Ⅱ)若M是OA上动点,N是OC上动点,当四边形MNFE周长最小时,求出点M、N坐标,并求出周长最小值.练习1、如图所示,已知点C(1,0),直线y=-
x+7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D,E分别是AB,OA上的动点,则△CDE周长的最小值是________练习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4,0),点B(0,3)把△ABO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A’BO’,点A,O旋转后的对应点为A’,O’.记旋转角为α.(Ⅰ)如图①,若α=9
0o,求AA’的长;(Ⅱ)如图②,若α=120o,求点O’的坐标;(Ⅲ)在(Ⅱ)的条件下,边OA上的一点P旋转后的对应点为P’,当O’P+BP’取得最小值时,求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意图:通过例2和两个练习,进一步使学
生理解利用轴对称求最小值的方法,并拓展到出现多个点并需要做两次轴对称的问题。(四)例3、已知Rt△ABC中,∠B=90,AB=3,BC=4,D、E、F分别是三边AB、BC、CA上的点,则DE+EF+FD的最小值是________..练习1:如图,∠AOB=30°,点M,
N分别在边OA,OB上,且OM=1,ON=3,点P,Q分别在边OB,OA上,则MP+PQ+QN的最小值是.练习2、桌上有一圆柱形玻璃杯高12cm,底面周长18cm,在杯内壁离杯口3cm的A处有一滴密糖,一条
小虫从桌上爬至杯子外壁,当它正好爬至密糖相对方向离桌面3cm的B处时(即A、B在底面的射影的連线段经过底面的圆心O),突然发现了密糖,问小虫怎样爬到达密糖最近?它至少爬多少路才能到达密糖所在位置.练习3、已知抛物线l1:的顶点为F,且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左边),
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l2经过点A,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E(4,0),与y轴交于点D(0,-2)•求抛物线l2的解析式;•若定长为1的线段GH(G在H的上方)在y轴上滑动,请问当GH滑倒离C点多远(用CG的长表示)时,四边形BFGH周长最短为多少?意图:使学生学会利用两点一线的解
决圆柱中的最近问题,当出现三个动点时也会运用两点一线的模型解决。。(六)小结:1、学会利用轴对称求最小值;2、理解利用轴对称求最小值原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或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3、学会运用这种数学模型。(七)作
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