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构建知识体系级习题训练》课后习题-九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共(2)页,5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87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图形中一类“最短问题”的解题策略初探【学习目标】1.进一步感悟几何基本事实在解决图形中最短问题的应用;2.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研究,学会用对称等变换将问题进行转化的解题策略;3.体会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
论思想等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策略.【重点、难点】重点:数学解题的策略;难点: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学习过程】一、研究问题,感悟几何基本事实1.解答以下一组问题:(图1)(图2)(图3)(1)如图1,已知A和B两点,请在平面内求作一点P,使
PA+PB最短.(说说你是怎样作的,为什么?)(2)如图2,已知A和B两点和直线l,请在直线l上求作一点P,使PA+PB最短.(你是怎样思考的,为什么?)(3)如图3,已知A和B两点和直线l,请在直线l上
求作一点P,使PA+PB最短.(思考本题与第2题有何不同?你的解题方法是什么?是否有何解题策略?)在以上各题中,体现了怎样的几何基本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几何基本事实的应用(1)如图4,已知点A是∠MON内一点.①在∠MON的两边上分别求作点B、C,使△ABC的周长最短;②在上题中,若∠MON=30°,OA=2,则△ABC的最短周长是多少?(图4)请思考以下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你的观点,倾听别人的见解.你是怎样解决此类问题的
?在此过程中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有怎样的解题策略与别人分享.二、研究新问题,再次感悟几何基本事实1.(1)如图5,已知点A和直线l,在直线l上求作一点P,使线段AP最短.体现的几何基本事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5)(图
6)(2)如图6,Rt△ABC中,∠ACB=90°,AC=4,BC=3,点P是斜边AB上一动点,则线段PC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ABCPlBAlBABANAMOAl2.几何基本事实的应用如图7,⊙O的半径为2,点O到直线l
的距离为3,点P是直线l上一动点,PB切⊙O于点B,则PB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_.(图7)小组交流:你是怎样解决此类问题的?在此过程中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有怎样的解题策略与别人分享.三、综合运用,深化数学思想,感悟解题策略如图8,在菱形ABCD中,AB=2
,∠A=120°,点P、Q、K分别在线段BC、CD、BD上,则PK+QK的最小值为_______.(图8)解答以上各题后,谈谈你的解题体会:三、课堂小结四、课堂练习1.如图9,在五边形ABCDE中,∠BAE=120°,∠B=∠E=90°,在BC、DE上分别作一点M、N,使得△A
MN的周长最小,此时∠AMN+∠ANM=________.(图9)2.如图10,在△ABC中,AB=10,AC=6,BC=8,经过点C且与边AB相切的动圆O与CA,CB分别相交于点P,Q,则线段PQ长度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
(图10)ABCOPQlPOBQABCDPKEAD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