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教学设计3-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docx,共(2)页,19.56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7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教案一、内容分析本节课共有以下几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介绍自然环境的定义第二部分:自然环境对民居的造型、结构、材质、功能的影响。第三部分:介绍不同自然环境下的服饰特点,服饰的材质、样式和色彩都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影响,另外服饰还会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通过文字的概述和丰富
的图片,让学生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服饰有一个宏观的认识。第四部分:通过典型事例介绍自然环境对我国各个地区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进而对当地人们饮食的食材、口味习惯的影响。此外,教科书简要介绍了我国各具特色的地方菜系,使学生了解我国丰富
的饮食文化。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教学目标1.能说出不同地区的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了解我国傣族、藏族的传统服饰,理解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3.了解我国的地方菜系,理解自然环境与饮食的关系。(2)教学重难点重点:大体了解我国不同地域不同的民居、服饰和饮食等地方文化特色。难点:理解不
同地域的民居、饮食、服饰特色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三、教学设计导入请用网络视频“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的影响”,导入新课。导出课题《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新授活动1:自主学习提问:自然环境包括哪一些?请学生举手作答:总结:自然环境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资源等等,我们这节课将主要
围绕这几个自然环境,说出气候、地形、土壤和水资源等自然环境对服饰和饮食的影响。活动2:交流讨论通过合作讨论,分析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请小组代表举手抢答)1.分析课本上的图片,说出,北方和南方的传统民居有何不同,并分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生]小组代表抢答[师]适当点拨2.说出,蒙古包、窑洞和竹楼是什么地方的民居,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分析原因。[生]小组代表抢答[师]适当补充,并拓展,石屋和冰屋。活动3:交流讨论通过合作讨论,分析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请小组代表举手抢答)1.分析课本上的图片
,说出,冬季东北和海南的服饰有何不同,并分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生]小组代表抢答[师]适当点拨3.说出,同一个季节,我国自南向北服饰的变化,并分析原因。[生]小组代表抢答[师]适当补充,并拓展,同一个季节不同地方服饰差异明显,并且同一个地方,不同
季节服饰也存在明显的差异。4.分析课本上的图片,说一说,傣族、蒙古族服饰的特点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最后教师补充。[生]小组代表抢答[师]适当点拨4.通过观察课本上的图片,说一说,藏族同胞的服饰有何特点?在一天中,穿藏袍的方式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生]抢答[师]适当点拨,中国地域辽阔
,各地自然环境千差万别,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服饰各具特色,服饰也成为区分各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合作讨论,分析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活动3:【讨论交流】1.阅读课本P34,并结合课本图片,举例说一说自然环境
对饮食(食材、口味、习惯)的影响。[生]抢答[师]通过视频和图片,让同学感受中国的饮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最后评出本节课的[地理优胜组]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