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一节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2-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doc,共(3)页,9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6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七年级下册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目标1.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2.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3.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4.理解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1.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2.掌握四大地理区
域的划分教学难点1.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2.理解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读图,小组合作,讨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秦岭——淮河一线,四大地理区域教学过程一.导入“橘生淮南则为橘”的启示晏子出使楚国时,楚
王赏赐晏子饮酒。宾主正尽兴,却见两个差吏捆绑着一个人来到面前。楚王故意问:“被捆的人犯了什么罪?”官吏说:“他是齐国人,犯了盗窃罪。”楚王看着晏子说:“你们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吗?”晏子知道这是楚王要羞辱自己的花招,便回答道:“我听说:橘
子树如果生长在淮河以南,果实就是橘子,但是生长在淮河以北,结出的果实就是枳。为什么呢?水土不同。老百姓生活在齐国并不偷盗,到了楚国就盗窃,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盗吗?楚王笑道:“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
我反而是自讨没趣了。”-2-学生翻开中国地形图,分别找出上述淮南和淮北,试说水土不服的含义,引出地理区域的划分。二.秦岭——淮河一线1.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位置看图A,找出下列地理事物:秦岭、淮河、长江、黄河、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黄土高原,教师画出区域空白图,抽学生在图上填出上述名称。
理解、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位置。2.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1)认识秦岭,看图B,结合文字说明,记住秦岭的基本情况。2)认识淮河,看图C,结合文字说明,了解淮河的基本情况。3)读图D,找出1月0℃
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降水和气温有什么不同。明确:降水,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是半湿润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是湿润地区。(结合课
文,分析原因)气温,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冬季寒冷,河流要封冻;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冬季温暖,河流不封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3.列表比较,进一步理解、记住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侧的自然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冬季河流有无封冻有无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干湿区半湿润区湿润区植被类型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耕作类型以旱地耕作为主以水田耕作为主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三.四大地理区域1.看图L,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
域的划分1)教师画出四大区域划分空白图,抽学生填出我国的四大区域。-3-2)看图H——P,将图示的景观图填在相应的位置。四.列表比较我国四大区域的不同之处,看课文,结合图片,完成下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分布范围地形气候温度
带年降水量<400毫米高寒气候干湿情况植被落叶阔叶林常绿林草原、荒漠高寒植被五.看图L,结合我国地形图,说出四大区域的分界线。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分界线。六.看图Q-X,理解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1.根据自
然条件的差异,概括出我国四大区域的生产、生活的差异,并把图与各地区联系起来。结合教材,完成下表分布范围地形特点耕作制度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主要水果民居特点图形编号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2.学生填表,教师引导,并引导分析民居形成的原因及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农业特色。3.拓展迁移说出你
了解的我国四大区域的不同之处。七.教师小结八.指导完成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