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4-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DOC
  • 阅读 6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66.000 KB
  • 2022-11-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五节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4-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五节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4-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五节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4-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doc,共(5)页,6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6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教学设计【设计思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是我国最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本节课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为载体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历史和现状,体会在漫长的人类生产和生活中黄土高原经历了被破坏、威胁人类生存、被治理的历程,认识到人类不合理的

开发利用自然的行为造成了惨痛的的后果,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发展经济决不能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否则大自然一定会严厉的惩罚我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教材分析】《黄土

高原--水土流失》是选自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五节《黄土高原》第2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区域地理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课标要求根据资料,分析区域内存在的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

因和人为原因;二是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三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让黄土高原披绿”的治理措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2.了解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地区的危害;3.了解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手实验探究影响

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2.根据资料和图片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危害及其治理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水土流失成因、危害、解决措施”分析,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教学重点】通过水土流

失的实验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根据资料和实验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教学难点】理解黄土高原在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读图分析、知识归纳、比较、讲练结合。【教学过程】2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导入新课)播

放视频,展示黄土高原在人类社会出现前后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提问:1.黄土高原的主要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2.在人类社会出现前后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面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黄土高原,我们是放弃还是积极治理?治理黄土高原的关键在于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学生认

真观看视频。绿色—黄色森林覆盖率百分之六十九到威胁人类的生存。用视频引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能让学生直观认识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而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环节二(讲授新课)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提出问题:什么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主要受哪些自然因素的影响?分组

实验进行探究:1.介绍实验用具和材料:洒水器、烧杯、黄土、粘土、草皮、水槽、铁架台。2.实验步骤:(1)150mL等量的水在铁架台固定的高度洒向不同泥土。(2)烧杯收集水槽中的水、土,并贴好标签。(3)对比实验结果得出结论。3.分组实验:第1、4组:

探究降水对水土流失是否有影响?分别用大雨和小雨(将盖上扎有不同数量孔的塑料水瓶代替洒水)在铁架台的固定高度洒向已准备好的2份同样的黄土。第2、5组:探究土质对水土流失是否有影响?用等量的大雨,在铁架台的固定高度分别洒向已准备好黄土和粘土。第3、6组:探究植被覆盖对水土流失是

否有影响?用等量的大雨,在铁架台的固定高学生思考。提出假设:降水、土质、植被覆盖等学生观察实验用具和材料。认真阅读实验步骤。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观察各个实验过程中水土流失情况。学生用烧杯收集好水槽中的水和土,并贴好标签。学生观看实

验过程,完成学案中的表格1,对比和归纳影响水土流失的原因。学生明确了解水土流失的定义。明确实验要用到的用具和材料。知道实验步骤,有利于更加顺利开展实验。在地理教学中引入科学探究的小实验,从而归纳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通过亲自动手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3二、黄土高度分别洒向已准备好黄土和有植被覆盖的黄土。每组派代表上讲台展示水土流失的结果,并对比结果得出结论。归纳总结: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降水的强度、

土质的特点、植被的覆盖率。每个组派代表展示烧杯中搜集的水和土,对比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将影响水土流失的三个自然因素填写在学案中的表格1中。过渡: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它在降水、土质、植被覆盖自然环境方

面有哪些显著的特征?阅读教材90-91页,结合地图册38-39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搜集资料说明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小组派代表分别说明黄土高原的降水、地表、植被特征。提出问题:人类的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否有影响?展示人类生产生活的图片,并说出每

幅图中的生产活动是怎样影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认为原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小组合作学习。分别派3个小组展示。学生观察图片分析生产和生活对水土流失的影响。2位同学分别总结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认为原因。学生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填写在学案表格2中。通过小组活

动了解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提高学生搜集资料,以及归纳自然环境特征的能力。通过观察图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过渡:人们形象的形容黄河水“一碗水半碗沙”。黄河带走的不仅是黄土高原的土,也带走了黄土高原的“血”,那么水土流失给黄土高原和黄河下游带来

哪些危害?播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视频。学生通过认真观看提高学生4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四、拓展延伸展示水土流失危害的3个小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派组员发言。假如你是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农民、政府代表、专家和

学生)一员。请你为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出谋划策。每个组自选一个角色,说说治理黄土高原的措施。派代表发言,说说治理黄土高原的措施归纳和整理治理措施:1.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2.工程措施:修建梯田、建淤地坝3.人口措施:控制人口增

长,提高人口素质。4.生产措施:合理生产,因地制宜黄土高原经过近40年的治理,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展示黄土高原披上绿色外衣的图片。韶关是否存在水土流失,展示韶关水土流失的图片,分析韶关水土流失的原因和解决措施。韶关水土流失原因:1.降水多,夏秋季节多连续性的大雨或暴雨;2

.乱砍滥伐,植被减少;3.陡坡开垦韶关水土流失治理措施:1.植树造林,保护植被;视频,小组讨论交流水土流失的危害。学生讨论、交流、和展示。学生讨论、交流、和发言。将治理黄土高原的主要措施填写在学案中的表格2中。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学生通过观察

图片,思考韶关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提出治理措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的能力。针对生态问题,提出治理措施,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主人翁的精神。图片能更加直观反映黄土高原治理取得的成效。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分析身边的地

理问题,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52.尽量避免陡坡开垦。通过学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于我们人类的行为有哪些启示?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如果不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人类迟早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目前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联合国把每年的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我国2017年在

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2018年提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自我做起,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者。学生举手发言:不乱砍滥伐,保护植被,合理放牧,保护生态环境。学生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环节

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小结本节课内容。与老师一起回顾本节知识要点。进行知识的梳理和整合环节四反馈练习练一练学生答题检测学习情况【板书设计】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1)实验探究影响因素(2)自然因素(3

)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特征2.人为原因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87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