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4-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DOC
  • 阅读 6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66.500 KB
  • 2022-11-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七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4-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七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4-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七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4-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doc,共(3)页,6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4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珠江三角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根据初一学生探究欲强烈,逻辑能力加强,但综合思维能力还较弱的情况,设计以材料分析为线索,导学案为辅助,让材料案例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新闻、案例、材料自主探究来了解珠

三角自然环境、农业、工业的变化发展,因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劳动力密集型经济的发展条件、与港澳的合作模式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所以通过小组合作再加上丰富的认知材料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学生通过自主分析新闻、案例材料更能深入理解知识点。另外创新采用平板教学,更好处理

材料丰富的特点,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二、教材分析第一课时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说明本区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出口创汇农业的发展状况。“外向型经济”说明了当地经济的优势、劣势,发展劳动力

密集型产业的原因的条件。第三部分“区际联系与共同发展”讲述了香港和澳门这两个特别行政区长期以来与内地优势互补,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三、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发挥其能动性,突破学习的重难点。思维特征

学生思维正从具体向抽象过渡,归纳能力有限,因此可以通过更多的资料辅助学生获取知识。心理特征学生求知欲强,但有一定畏难情绪,因此需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突破难点。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地图说出本区的

位置和范围2.了解本区的外向型出口创汇农业类型3.认识本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4.认识本区以轻工业为主的主要生产部门。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运用地图对本区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2.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能总结出本区的气候和地形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搜集本区地理资料,并进行筛选和

分类,能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本区发展外向的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2.能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本区和港澳的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状况五、教学方法“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工业发展优劣条件、与港澳的合作模式”是本节

重点和难点,难度大,针对这种情况,我整节课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与导学案教学法相结合来开展学习。全程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和资料分析法,结合平板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材料完成知识的深化理解与自我建构。而珠江三角洲的地理概况,比较简单,

我采用问答启发法,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提示,启发得出珠三角概况。六、教学环节与活动一、地理位置(读图分析)1.经纬度位置:________,________2.海陆位置:濒临____海,易受________影响3.相对位置:珠三角地区包括广州

、东莞、深圳、惠州、佛山、中山、珠海、江门、肇庆9个城市;毗邻______,与_______隔海相望,称为我国的南大门。二、自然环境(读图分析)1.气候:________气候,热量________,降水________

;温度带______,干湿区______2.地形:地势______3.河流:位于“三江汇流,八口入海”之处,河流________,海岸曲折,岛屿众多三、人文环境(小组合作、材料分析)1.农业:珠江三角洲热量充足、降水丰沛,一直是商品粮和

热带水果的生产基地。主要粮食作物______,热带经济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资料】基塘农业:珠江三角洲平原上的居民将低洼处挖成池塘饲养鱼类,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称为

“基”,基上种植果树、甘蔗、桑树、花卉等,如此既能防洪,又能增加收入,而农作物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料,亦可投入池中作为饲料,是一种生态循环的农业模式。探究材料一:历史上的顺德地势低洼,易成水患,早在宋代顺德人就开始因地

制宜,垒土为基,蓄池养鱼,经过500多年的摸索,桑基鱼塘成为顺德主要的农业模式。然而,近30年来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冲击,完整的桑基鱼塘在顺德几乎绝迹。近日祖籍在均安沙浦的香港艺人罗家英就在微博上感慨道,初次回乡到处都是桑基鱼塘,一路田野,而今处处是楼房、

工厂。外资来了,鱼塘也填了,乡亲不种桑而坐地收租……言语间不免有些失落。问题探究:1.为什么基塘农业会越来越少?材料二:据顺德区农业局工作人员介绍,在过去20多年间,有近百年历史的桑基、蔗地、稻田日渐消亡。目前,顺德全区耕地剩下不足40万亩,昔日被津津乐道的桑基鱼塘、

蔗基鱼塘而形成的珠三角自然生态农业景观,如今只有数万亩花基、几万亩菜地、近万亩果基衬托着20多万亩鱼塘。对于顺德农业格局的变迁,有本地学者表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提速,土地价值越来越高,有限的土地资源势必会被蚕食,而保留下来的农业用地也会逐渐向经济效益比较高的养殖业、花卉

种植业转变。问题探究:2.基塘农业的农作物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总结:珠江三角洲已经由商品粮和热带水果基地变为发展塘鱼、蔬菜、优质水果、家禽、花卉等高产农业。产品不仅满足本地需要,还大量出口,是我国重

要的出口创汇农业基地。【边学边练】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水源C.地形D.土壤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

的是()A.稻田B.鱼塘C.果园D.菜地花圃2.工业:(小组合作、视频、材料分析)(1)工业发展的优势劣势①看视频《飞速发展的深圳》珠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优势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②材料三:2017年,广东省常住人口增加170万人,去掉101.53万自然增长的人口,净流入为68.47万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经济越发达的区域,就业岗位越多,收入水平越高,越能形成人口集聚,珠三角地区也不例外。2017年珠三角九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常

住人口占全省55%,而面积约占全省七成的粤东西北只占45%。材料反应的发展工业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读P102“珠三角地区”图,找到珠三角发展工业的其他优势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和关键劣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工业机构的变化改革开放初期:因为土地价格低、劳动力丰富,主要发展_____________产业,如服

装、食品、家用电器等生产、加工。目前:随着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一些劳动力密集型和占用土地多的企业逐步转移到____________。珠江三角洲正大力发展以____________为主的_______密集型产业。材料四:招聘

的比求职的还多!珠三角再现用工荒,涨工资也没用...“如果在家里能找到相当的工作,干吗非要来广东呢?”一个人在沿海企业打工可能月薪6000元,但刨去住宿和吃饭,一个月剩3000元左右。留在内地工作一个月也能挣3000~4000元,并且基本上住宿不用花钱,相比之下,更多人愿

意留在家乡。”随着中西部城市经济的发展,珠三角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问题探究:①.为什么劳动力更愿意留在家乡工作?②.“用工荒”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对珠三角的产业造成什么影响?【边学边练】(2015广东)近年来,针对珠江三角洲工业区出现用工荒的问题,采取的合理

措施是()A.吸引海外务工人员B.产业升级和设备更新C.减小企业投资规模D.延长工人工作时间3.区际联系与共同发展(小组合作、材料分析)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承担“____”的角色,香港:承接海外订单、样品制造、新产品新工艺开发、原材

料元器件的供应,承担“____”的角色。合作模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广东________+香港服务业→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基地材料五:产业结构"轻"变"重"珠三角渐备世界造

工厂能力服装鞋帽、家电家具,“世界工厂”珠三角制造业结构一度以轻工业及消费品闻名。而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近两年先进装备制造业正在异军突起,驱动产业结构由轻向重转型,珠三角正在逐渐具备为“世界工厂”造工厂的能力。

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均保持10%以上增速。通用航空、机器人应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率先增长,产业集聚初具规模。四、课堂练习1.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发展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热充足,是我国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水果等

生产基地B.因人口稀疏,人均耕地多,大力发展“基塘农业”C.塘鱼、生猪、家禽、花卉生产发达,是我国主要的外向型出口创汇农业基地D.蔬菜种类多,全年可收获多次,四季均可上市2.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利条件的是()A.矿产资源丰富B.劳动力资

源丰富C.国家给予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D.华侨众多,是著名的侨乡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87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