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3-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DOC
  • 阅读 5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38.000 KB
  • 2022-11-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七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3-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七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3-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七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3-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七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3-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doc,共(6)页,3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4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7.7珠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运用地图说出本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并对本地区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2.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能总结出本地区的气候和地形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知道本地区的外向型出口创汇农业

类型。3.收集本地区地理资料,并进行筛选和分类,能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本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4.根据有关材料,说出轻工业对本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二、教学重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三、教学难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

济的条件。四、教学方法收集材料、读图、讨论五、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改革开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天我们就来揭开珠江三角洲的神秘面纱。环节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教师】找人读本节的学习目标。【评价】好!吐字清晰,声音洪亮!环节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概况:从珠江入海口逆流而上,两岸便是珠江三角洲,它是西江北江东江共同交汇而出的一份给予岭南大地乃至中国的厚礼。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南部沿海,面对浩瀚

的南海,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广义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等10个城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狭义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包括港澳,本节所说就指狭义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地理位置:【过渡】我们先来看看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请同学们自

学课本P102-103,结合图A,指图说出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学生】1.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珠江三角洲北部,描出北回归线,大部分为亚热带、

小部分为热带,利于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是商品粮和热带水果基地。2.海陆位置: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南临南海,圈出南海,交通便利(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发达。有京九、京广线,铁路便利。高速公路发达。珠江内河航运便利。)3.相对位置: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

相望,是我国著名的侨乡。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产品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至世界各地,为国家赚取大量外汇。【评价】能够充分利用地图,挖掘地图内涵。【备注】培养自学探究、小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主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二、自

然环境:【过渡】地理位置影响自然环境,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和PPT,同桌两人合作探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地形、气候、河流)。【学生】1、地形:分层设色地形图看出,绿色代表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区平原广阔。2、气候:气候类型图得知,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部分为亚热带

季风气候,根据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得知,热量充足,降水充沛。3、河流:珠江三角洲地区水网密布,其中,珠江是中国境内第三长河流,按年流量为中国第二大河流,流量大,汛期长。【备注】让学生通过图和已有知识总结归

纳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河流与城市:【教师】请同学们在102页找到广东的省会广州,珠江口东侧香港特别行政区,珠江口西侧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与香港毗邻的深圳经济特区,与澳门毗邻的珠海经济特区,请同学们一个读两遍。再找到惠州、东莞、佛山等

城市,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为什么?【学生】沿河而建。1.河流是生活和生产的水源。2.利用水运条件发展经济,尤其是大河下游和入海口附近。自然环境与农业:【教师】自然环境还影响农业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商品粮和热带水果的生产基地。为什么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发达?【学生】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热量充足、降水丰沛,珠江穿过,水网密布、水源充足,珠江三角洲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备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转变为塘鱼、蔬菜、优质水果、花卉等现代化高产

农业。左图为正从珠海运往澳门的农副产品,珠江三角洲的农产品除了满足本地居民消费外,还可大量外销。右图为珠江三角洲的农产品远销世界各地。请同学们思考,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备注】总结影响农业发展的方法论。【学生】外向型,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出口

创汇农业基地。原因:1.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产品丰富,除了满足本地消费外,还有大量剩余。2.港澳地区本身农产品不足,有需求。3.与港澳之间便利的交通和港口条件为农产品输出提供了便利条件。三、外向型的经济:【过渡】

农业发展具有外向型的特点,我们再来看看工业,请大家看段视频。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具有外向型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104-105课文,结合图C、D,回答下列问题:请同学结合PPT材料,说说外向型

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学生】1.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1)地理位置优越(紧靠港澳,临近东南亚)。(2)交通便利。(3)国家政策扶持。(4)侨乡众多,有利于吸引资金。(5)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备注】通过材料,让学生归纳总结。【教师】:2.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条件有什么不足

之处?当地是如何解决的?【学生】(1)矿产不足,着重发展轻工业。(2)能源不足,兴修核电站。如大亚湾核电站、领澳核电站,请同学们在102页找到并圈出。3.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转变。【教师】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产业结

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学生】正由服装、计算机加工、食品、家用电器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医药等智力密集型产业。【教师】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下面我们来看“中国智造”的新篇章。中国是世界公认的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的标

签几乎会出现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以前提起中国制造都被认为是低品质的、廉价的,如今高铁、网购、移动支付、共享单车成为了闪亮的中国名片,被“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评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它们以科技创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发展理念,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

中国智慧。“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是中国制造业质的飞跃,是中国创新发展的里程碑!(音乐《春天的故事》+图片+讲述)【备注】音乐、图片、文字,激发学生兴趣,体会“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飞跃。环节四、课堂小结知识梳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自我总结,老师进行简要评价。环节五、达标检测课堂比拼一、选择题二、读图分析题【结尾】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至世界各地,如何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的共同发展?建立互助共赢的合作模式?请听下节分解。

谢谢!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845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