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2年营商环境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docx,共(19)页,23.62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328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2年营商环境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今年以来,我局围绕“推深做实‘一改两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目标,加强领导,健全机制,立足本职,狠抓重点,通过切实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创建一流营商环境。一、加强领导,高位推进营商环境工作成立了由一把
手任组长的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制度,健全工作推动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压实责任,明确专人和专门科室牵头,确保内外沟通顺畅,反馈处置及时。加强要素保障,完善土地要素保障会商协调推进机制,建立重大项目联系制度,跟踪项目要素保障
落实。改革合并土委会和规委会,创新“三级审查”机制,全市工业和划拨用地项目规划审批周期由原先1个月缩短至7个工作日,最短项目用时仅3天。二、立足发展,提供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一)建设用地报批量效齐升。建立重大项目用地报批“四个一”工作机制,1-10月份
,共报批建设用地157个批次(项目),面积40029亩,同比增加238%。XX铁路、XX民用机场、XX高速改扩建、XX新河洼地治理、XX高速等5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已经国务院批准,获批宗数和面积位居全省前列。(二)“三类用地”处
置成效显著。通过“腾笼换鸟”、依法收回等举措,全力推进“三类用地”处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1-9月,全市共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731亩,处置率20.4%,处置闲置土地104宗5324亩,处置率55.6%,两项处置率均位居全省第1;盘
活低效工业用地项目32宗2769亩,完成市政府年度任务的138.4%。(三)坚持推改革提效能。全面实施“拿地即办证”“交房即发证”和不动产抵押登记“无纸化办理”三项改革,聚焦工业项目规划审批改革,切实优流程、减环节,精简企业办证材料50%,压缩办证时间90%,减少费用1万余
元,全市已有16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办证”,不动产抵押登记“无纸化办理”达到755件次。(四)坚持进一线解难题。以“畅四访、戒四唯”“百名党员干部访百企、进百户、解百忧”“重点项目现场服务”三大活动贯穿全年,成立9个工作专班深入一线,全年共走访重点项目及企业150余个,调度2021
年以来未动工项目52个,解决各类问题68个,办结市工招园办交办问题23件,打通XX科技园33家工业企业“登记难”堵点。(五)做好为企服务事项解决。完成“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交办事项15件,XX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
台分办的119件为企服务事项。其中省级分办10件,市级分办109件。(六)深化改革服务提质增效。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对标沪苏浙,实行“拿地即办证”,土地出让合同10个工作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5个工作日、不动产证书3个工作日、修建性详细规划7个工作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5个工作日
,合计30个工作日、50个自然日,压缩到5-6个自然日,企业办证时间压缩90%左右;“验收即拿证”,实行用地清单制,配合做好前期一件事,完成地质灾害危险性、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并供项目单位免费调用。在前期办好一件事的基础上,实行一阶段一证。实行
告知承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三、争先进位,重点工作优化提升牵头指标财产登记营商环境领域树立品牌理念,创新实施不动产登记“1+N”服务模式,为企业、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服务。我局不动产登记作为XX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交易登记办事大厅,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登记中
心法治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健全完善相关工作制度,落实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要求,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整合不动产、交易、税务窗口,实现“一个窗口、一套材料、一次办结”等,较好地落实了国家不
动产统一登记“放管服”改革工作任务。不动产登记年发证量由2016年66058本提高到2021年193781本,同比增长193.35%。围绕深化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推进信息互通共享、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进一步优化流程压缩办理时间等,深
入推进“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一)以群众体验感为出发点,优化一窗受理。优化完善“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开发不动产登记“一窗综合受理平台”,并与市大数据中心联通共享,自动获取公安、民政、工商等不动产登记涉及的相关信息,打破“信息孤岛”,提升办理效率。办理环节从8
个优化至1个,优化精简80%;申请材料由原来的15~20件压缩至1~2件,精简90%以上;办理时间由法定的30个工作日压缩至“0.1.3”个工作日内办结,压缩90%以上。(二)以高效为支撑点,推进全程网办。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要求
,依托政务服务网建立了网页版不动产登记“旗舰店”。依托“X事通”APP手机移动端建立不动产登记“掌上中心”,实现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掌上办理”。在“旗舰店”的基础上升级打造了XX市“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一体化平台,实现一手房转移、二手房转移、抵押、预告、预抵押等高频业务网上办理、“跨省通办”,提
升企业和群众办理体验感。(三)以便捷为着力点,延伸服务链条。一是2018年以来陆续增设淮上、经开、高新分中心,实现“同城通办、多点可办、就近能办”,并在线下市级登记大厅和三个分中心设立自助查询机,线上通过“X事通”不动产旗舰店,实现
不动产信息查询7×24小时“自助办”。二是将不动产抵押业务延伸到银行窗口,企业和群众在银行便民服务网点可同步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实现“一站式”服务。今年6月份,为进一步提升政银不动产合作,打造“互联网+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新模式,在前期与各家金融机构签订政银合作协议基础上,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无纸
化办理和“不见面审批”。今年6月份以来共办理755件。三是依托“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一体化平台将不动产查封业务延伸至法院,与法院联手合作,在法院设立互联网不动产查封窗口。涉及公检法等司法机关的市区不动产查询、查解封业务,通过XX市“互联网+
不动产登记”一体化平台“在线”即办理。执行场景从“面对面”变为“网对网”,从“法官奔波”变为“数据跑路”,从“见两面”到“不见面”,减轻了一线办案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自2021年5月线上查控实施以来,已“网上办”司法查解封业务5662件。(四)以
惠民利企为落脚点,创新特色服务。一是“不动产登记+费用减免”。积极探索特色便民服务,减免工业企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非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动产登记费,实现企业不动产登记零收费。通过减免登记费、绿色通道等一系列特色服务,今年以来,共减免工业
企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5105件次,免收不动产登记费161.09万元,极大的节省了企业、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过程中的费用成本。二是“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推出证书免费EMS邮寄、为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延时服务、水电气联动过户等多
项便民服务举措。实行首问负责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度。接入政务服务网,全面启用“好差评”系统,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三是“不动产登记+企业帮办”。为协助企业高效解决不动产登记办理中遇到的一些难点、堵点问题,助力其快速进入不动产登记环节。组织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
的业务骨干组建“企业登记帮办中心”,提前介入服务,提供“保姆式”、“一站式”服务。对于一些非要件材料不足的,实行容缺受理,先行办理不动产登记,企业后期补充材料;对于急事急办的企业,实行延时服务,利用下班时
间及节假日为企业办理登记。助力我市实现企业不动产登记0.5个工作日内办结。四是“不动产登记+创新服务”。创新推出“交房即办证”“拿地即办证”“验收即拿证”业务模式,通过优化前端业务流程,加大信息共享,简
化申请材料,多部门联动联办,充分利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一体化平台优势,运用不动产电子证照和税费一卡清等功能,实现各项改革目标。四、深化改革,审批工作提质增效通过持续深入的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提升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截至目前,办理核发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98份,用地规划许
可证92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39份,规划核实合格证178份,修建性详规及单体备案145件,市政设计方案231件。(一)深入推进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持续做好疫情期间政务服务利企便民工作,确保政务服务“不打烊”“不断档”。引导申请人通过“XX政
务服务网”在线提交申请。针对申请人首次申报,不熟悉线上申报流程的情况,采取专人现场帮办指导、下载“工改”系统申报操作流程电子版指导手册等方式辅助进行申报。办理成果可由申请人选择现场领取或邮递,在确保企业办事
需求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减少人员聚集,切实有效推行“不见面”审批。进一步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以下简称“工改”系统),积极配合XX公司逐步完善“工改”系统中的审批审核需求,结合系统运用过程中服务对象的操作体验反馈不断完善“工改系统
”,并首次采取办件短信提醒服务,阶段挂起服务,建议退回完善服务,对不符合申报条件的报件及时联系申报人,一次性告知原因,大大提升了办件的效率和质量。(二)扎实开展“证照分离”全覆盖改革。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积极对我局的改革任务逐一制定落实清单
。通过告知承诺制、优化审批服务等方式对相关事项进行改革,优化了流程,减少了环节,压缩了审批时间,精简了审批材料,并报市场监管局备案。同步调整线上(XX政务服务网)线下办事指南向社会公布。针对不同改革方式按照部署制定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三)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互联网+监管”是放管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资源要素的保护利用监管。目前我局有27个“互联网+监管”事项,全部进行目录清单认领编制完善,认领率100%,同时与相关科室编制监管事项实施清单,编制率100%,30项有行政检查的监管事项信息采集率10
0%,实现有行政检查事项监管的全覆盖。五、2023年工作计划(一)提高标准严格要求。要以“跨前一步”的姿态,主动担当不推诿、互相补台强合力、明确责任抓到底,提高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形成工作合力,努力交出高质量的改革答卷。(二)对标对表查找差距。对照省营商环境考评标准,对标长三角先进
城市做法。对照我市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找到差距、量出短板。进一步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常态化开展对标学习、典型案例推送等工作。打造活力迸发的营商环境,争创全省标杆城市。(三)加强资源要素保障。加快用地组卷报批,通过持续加快批而未供、闲置建设用地、工业低效土地“全域治理”,精简优化土
地供应审批,推进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2022年度机关党建述职评议报告今年以来,团市委机关党总支在市委市级机关工委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五聚焦五落实”深化提升行动部署要求,严格落实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年各项工作举措,机关全体党员闻令而动、冲锋在前,
在重大任务第一线发挥重要作用,以实际行动彰显了让党旗在一线飘扬、党徽在一线闪亮的号召,党建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一、履行工作责任情况1.政治固本,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夯实思想,通过
“三会一课”、读书班、座谈会等形式开展集中理论学习,实现“中心组带头学、支部常态学、党员自觉学”。先后召开中心组集中学习9次,团市委书记室成员赴基层宣讲8次,汇总下发了党务、团务类“应知应会”内容5次,组织集体政治教育8次,在强化理解、坚定信
念的同时,推动了党员思想、作风的转变。“七一”期间,集中开展入党宣誓、推动机关党员自觉对照党章党规,着力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定力和能力。2.组织保障,落实党建主体责任。一是在总支层面。根据苏委工组〔2022〕51号《关于同意中共共青团XXX市委员会机关总
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的批复》文件精神,召开全体党员大会,按照组织程序进行机关党总支换届选举,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总支委员会,明确了新一届团市委机关党总支的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在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筑牢党员理想信念根基,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促进党团队
建深度融合的能力明显提升。二是在支部层面。机关党支部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支部委员,进一步明确了支部工作的重点和重心,党建工作能力明显提升。在团市委机关党总支统一部署下,各支部分别开展了“佩戴党员徽章,树立党员形象”等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彰显出基层党建的新活力。三是
在党员队伍层面。疫情防控期间,团市委机关由书记室带队,5名同志参与下沉工作队,22名同志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与基层工作人员“同吃、同住、同抗疫”,切实做到了让党旗在一线飘扬、党徽在一线闪亮的要求,党建引领队伍发
展作用日益明显。3.突出重点,增效提质党建工作。牢固树立党建、业务“一盘棋”的理念,业务工作更加优质高效。一方面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亮点纷呈。以“党建惠企”专项行动为引领,继续推动“团建助企”专项行动出实效,全市
组建服务团159支,建立项目库167个,汇集政策包64条,打造线上线下阵地云60家,累计开展主题活动200余次,提供助企服务700余场次,覆盖非公企业912家。走进非公企业开设青少年暑托班,助力缓解非
公企业青年职工家庭未成年子女暑期照护难的现实痛点。持续推进市级“青马工程”企业班,重点培育非公企业青年政治人才,将“团建助企”服务纳入课程。联合市人社局开通市和谐企业评选“团建助企”绿色通道,助力团建基础好的企业申评“XXX市和谐企业”。另一方面“惠企助才”
党建联盟精益求精。目前全市已建成“苏青驿站”站点61家,提供房间数量631间、床位1007个、公共活动面积5260平,实现全市十大板块全覆盖。今年共服务来苏青年454人,提供免费住宿1418晚。正在开发“青年人才驿站”小程序,已完成已有驿站点位图绘制工作。4.清风助力,提升党员党
性修养。一是作风建设要求进一步严格。围绕全面加强机关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的目标任务,通过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自律意识、筑牢思想防线,党员干部素质不断提升。改进党员工作作风。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上半年,
根据市委巡察整改专项督查组工作要求,高质量做好团市委关于巡察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工作,专题开展“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节日节点廉政提醒工作,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得到了明显提升。半年来,所有干部职工都能按照工作需要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工作,在融合发展”先锋行动重点项目“
团建助企专项行动”开展过程中,组织团组织工作力量深入基层帮助企业开展助企协作服务,在各项工作中无违反作风建设细则的行为发生。二是党员自律意识进一步提升。坚持警示教育常态化,充分利用集体学习、党员大会、以会代学等机会,常态化开展月度“
清风课堂”工作,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开展对《党章》《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有关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职工的廉洁意识和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上半年,组织开展“清风课堂”8次,向党员干部通报了违纪案件及查出情况。三是党员思想防线进一步筑牢。积极参加=机关工委组织的党组书记培训班、党务工作者
培训班,并适时组织党支部书记与党员进行谈心谈话,在支部班子成员之间开展经常性的谈心谈话,确保党员干部绷紧廉洁自律和作风建设这根弦。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存在的问题1.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还有待加强。虽然能定期研究、开展党建工作并制
定工作措落,但在具体工作推进中,备促落实、跟踪问效上力度不够,在更好的指导党建工作开展上还有差距。2.党建特色亮点还不够明显。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党员教育培训“走出去学的少”,对党建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研究不够深,对抓党建和促业务的结合点找的还不够准,在探索
党建新模式、释放党建新活力上还有待创新。3.党建激励作用需进一步发挥。对干部队伍中的先进典型发现的不够及时,对先进事迹宣传的不等广泛,党建激励作用发挥的还不够充分。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在下步工作中
认真加以改进。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一)规范提升机关党建工作1.以思想建设为抓手。持续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贯彻,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紧密结合,与全面落实市党代会部署要求紧密结合,与做好2022年度共青
团系统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紧密结合。2022年上半年重点做好建团百年系列活动展现工作,2022年下半年重点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贯彻,确保第一时间落实,不断提升团市委机关理论武装水平。2.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党的政治
建设摆在党建工作的首位,认真落实团市委机关讨论决定重大问题事项清单,严格执行政治监督谈话、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
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涵养良好的政治生态。深刻理解团市委机关的政治属性,坚持党对共青团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准确把握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在共青团工作中的切入点,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3.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提升组织力为核心,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联
学活动质量,在开展日常“三会一课”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开展务实有效的联学活动,确保跨层级联学、跨部门联学、结对共建联学富有特色。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青年意见,把党建工作中的短板、弱项找出来,及时解决、
纠正偏差。积极开展支部标准化建设“回头看”和质量提升行动,持续深化“号手队岗”建设,坚持把党组织建在一线、作用发挥在一线,切实发挥好青年突击队、青年先锋号、青安示范岗、青年岗位能手示范效应。(二)深化提升品牌建设水平1.实施党建品牌工程。巩固提升“团心联青”党建品牌建设,着力丰富品牌
内涵、强化品牌带动、增强品牌效应。开展党建品牌宣传展示行动,系统总结团市委机关党建品牌创建经验做法和成果成效,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党建品牌影响力。2.实施支部工作法覆盖工程。落实“一支部一工作法”的要求,形成鲜明精炼的名称和务实管用的主要做法,作为抓好支部工作的基本经验和有效做
法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升。(三)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1.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理念。及时全面学习掌握党建部署要求和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两个大局,积极在服务保障中心大局中谋划推进党建工作,找准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发力点、落脚点,在服务保障中心大局中展现党建工作成效。2.强化党
建统领、党建先行思维。谋划推进共青团系统各项工作坚持党建统领思维和党建先行方法,进一步研究党建引领下推动业务工作创新发展的思路办法,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同检查,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共促共进共赢,切实破解
好“两张皮”问题。3.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导向。充分发挥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引导团市委机关党支部立足支部职能特点,积极研究与支部职能密切相关业务工作推进中发挥党组织党员作用的措施办法,将党员在支部相关业务工
作中的实绩表现情况与党员评选树优、量化积分管理等相挂钩,促进支部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