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做个减法表》教学反思2.docx,共(2)页,20.79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943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做个减法表》教学反思《做个减法表》,是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数的减法的基础上对10以内数的减法算式的分类整理。本课设计分成两个层次,一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二是发现减法表中的规律:横着看,从左到右,每一行的被减数相同,减数一个比一个少1,差一个比
一个大1;竖着看,每一竖行,从上到下,被减数每次都减少1,减数也是每次都减少1,差都相同;斜着看,从右上角向左下角看,减数相同,被减数一个比一个少1,差一个比一个少1。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把数学生活化,是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让学生置
身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活动的生活,使学生实实在在地用自己的脑筋,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自身的需要,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觉得数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培养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的热情,在传
授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由于是第二次进行整理,完全放手对学生来说有很大难度,于是采用了引导学生先按得数进行分类,然后再排序的方法,这为下次能够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整理20以内加减法表提供了方法。课一开始,我出示了11道口算题:都是差是1的减法算
式进行开火车的练习,成功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接下来用语言引导学生可以按一定的顺序排排队,整理制作一个减法表。教师适当引导,提醒学生也可以先算出得数,从而部分学生发现也按得数相同来分类整理。减法表制作整理完成,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规律
。在对学生提出独立完成导学案的减法表的填写后,通过巡视,发现大部分学生是横着写,这样也比较快,而有一部分学生想从中间下手的,反而降低了速度。在之后的交流算式与算式之间的联系这一环节,学生虽然有发现其中的一些规律,但个别同学表达
不是很清晰。本节课教学我认为比较好的方面是:1、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先通过找到一组相同差的算式,并把它们按一定的顺序排队,引导学生找到差是其他数字的算式,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减法表,然后找到减法表中的规律。2、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
生的体验,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究的空间。本堂课我觉得我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教师的语言比较啰嗦,不够简练。2、教学中虽然我也有重视放手让孩子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但是因为孩子年龄和知识结构的特点,在寻找减法表算式的规律时,有些孩子表达的还不
是很清楚,应该多给孩子说的机会。、,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3、刚开始学生的积极性较高,但随着课堂的深入,有部分孩子出现走神现象。对于课堂中生成的部分,处理能力还是有待提高的。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该加强对孩子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他们探究
性学习的能力。同时问题的设计要科学,语言要儿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