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剖析考点06 离子检验(解析版).doc,共(17)页,421.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535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考点06离子检验1.(2019江苏)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X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B向浓度均为0.05mol·L−1的NaI、NaCl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
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Ksp(AgI)>Ksp(AgCl)C向3mL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1mL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D用pH试纸测得:CH3COONa溶液的pH约为9,NaNO2溶液的pH约为8HNO2电
离出H+的能力比CH3COOH的强【答案】C【解析】A.先滴加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加入KSCN溶液前溶液中存在Fe3+,而此时的Fe3+是否由Fe2+氧化而来是不能确定的,所以结论中一定含有Fe2+是错误的,故A错误;B.
黄色沉淀为AgI,说明加入AgNO3溶液优先形成AgI沉淀,AgI比AgCl更难溶,AgI与AgCl属于同种类型,则说明Ksp(AgI)<Ksp(AgCl),故B错误;C.溶液变蓝说明有单质碘生成,说明溴置换出KI中的碘,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得出结论:Br2的氧化性比I
2的强,故C正确;D.CH3COONa和NaNO2溶液浓度未知,所以无法根据pH的大小,比较出两种盐的水解程度,也就无法比较HNO2和CH3COOH电离出H+的难易程度,故D错误。2.(2018课标Ⅲ)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
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答案】B
【解析】A.锌粒与加入的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置换出单质铜,形成锌铜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选项A正确。B.用盐酸滴定碳酸氢钠溶液,滴定终点时,碳酸氢钠应该完全反应转化为氯化钠、水和二氧化,此时溶液应该显酸性(二氧化碳在水中形成碳酸)
,应该选择酸变色的甲基橙为指示剂,选项B错误。C.用铂丝蘸取盐溶液在火焰上灼烧,进行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说明该盐溶液中一定有Na+,选项C正确。D.蒸馏时,为保证加热的过程中液体不会从烧瓶内溢出,一般要求液体的体积不超过烧瓶体积的三分之二,选项D正确。3.(20
19全国Ⅰ卷)硼酸(H3B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医药、肥料等工艺。一种以硼镁矿(含Mg2B2O5·H2O、SiO2及少量Fe2O3、Al2O3)为原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为检验“过滤
1”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Fe3+离子,可选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答案】KSCN【解析】检验Fe3+,可选用的化学试剂为KSCN;离子检验是高考常考的知识点,一定要记住所加试剂的名称、顺序,同时要排
除杂质离子的干扰。如SO42-的检验,一定要先加稀盐酸,无现象,再加BaCl2产生白色沉淀,稀盐酸不能换成稀硝酸(如果有SO32-,易被硝酸氧化为SO42-),BaCl2也不能换成Ba(NO3)2(如果有SO32-,易被硝酸氧化为BaSO4)。答题模板:取少量待测
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xx溶液,若出现xx现象,则说明待测液中含有xx离子。(先取样,再操作,先现象,后结论。)1.阳离子的检验:离子检验试剂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2.阴离子的检验:离子检验试剂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OH-①酚酞试液②石蕊试液①呈红色②呈蓝色Cl-AgN
O3,稀HNO3白色沉淀Ag++Cl-=AgCl↓Br-AgNO3,稀HNO3淡黄色沉淀Ag++Br-=AgBr↓I-AgNO3,稀HNO3黄色沉淀Ag++I-=AgI↓SO42-HCl,BaCl2溶液加HCl无沉淀,再加BaCl2有白色沉淀Ba2++SO42-=BaSO4↓SO32-稀硫酸,品红
溶液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退色SO32-+2H+=SO2↑+H2OH+石蕊试液溶液变红Na+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Fe2+①NaOH溶液②KSCN溶液、氯水③K3[Fe(CN)3]溶液①先生
成白色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②加KSCN溶液不变色,加氯水后便红色③生成蓝色沉淀①Fe2++2OH-=Fe(OH)2↓4Fe(OH)2+2H2O+O2=4Fe(OH)3②2Fe2++Cl2=
2Fe3++2Cl-Fe3++SCN-=[Fe(SCN)]2+Fe3+①NaOH溶液②KSCN溶液①出现红褐色沉淀②溶液呈血红色①Fe3++3OH-=Fe(OH)3↓②Fe3++SCN-=[Fe(SCN)]2+Cu2+NaOH溶液蓝色沉淀Cu2++2OH-=Cu(OH)2↓NH4+与NaO
H溶液混合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纸变蓝NH4++OH-=NH3↑+H2OMg2+加过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Mg2++2OH-=Mg(OH)2↓Al3+NaO
H溶液,氨水生成的白色沉淀,继续加NaOH溶液,沉淀溶解;继续加氨水沉淀不溶解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CO32-HCl,澄清石灰水白色沉淀CO32-+2H+=CO2↑+H2OCO2
+Ca(OH)2=CaCO3+2H2O1.(上海市青浦区2019届高三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二模)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含有Fe2+,以下操作选择及排序正确的是()①加入少量氯水②加入少量KI溶液③加
入少量KSCN溶液A.③①B.①③C.②③D.③②【答案】A【解析】先根据Fe3+的特征反应,加入硫氰酸钾溶液判断溶液不含Fe3+;然后加入氧化剂氯水,如果含有Fe2+,Fe2+被氧化剂氧化成Fe3+溶液变成红色,以此证明Fe2+的存在,加入少量KI溶液和铁离子反应,和亚
铁离子不反应,不能证明含亚铁离子,操作选择及排序为③①。答案选A。2.(四川省成都实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将氯化钠、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镁五种物质的溶液通过一步实验加以区别,要求只使用一种试剂,则这种试剂
是()A.KSCN溶液B.BaCl2溶液C.HCl溶液D.NaOH溶液【答案】D【解析】A.KSCN和氯化铁反应使溶液变红色,而和其他四种物质均不反应,故A项不符合题意。B.BaCl2和题述五种物质均不反应,故B项不符合题意;C.HCl和题述五种物质均不反应,故C项错误;D.
氯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无现象;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最后沉淀又逐渐消失;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先出现白色沉淀,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氯化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
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沉淀不会消失,故D项符合题意。3.(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某溶液中有Mg2+、Fe2+和Al3+三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A.Al3+B.Mg2+C.F
e2+D.三种离子都减少【答案】C【解析】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并搅拌,四种离子均反应,铝离子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再加盐酸,又转化为铝离子,镁离子转化为沉淀后再与盐酸反应生成镁离子,则A、B中离子浓
度不变,亚铁离子转化为沉淀后被氧化生成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铁离子,则C中离子浓度减小,故选C。4.(重庆市南岸区2020届高三开学考试)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向
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B向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再滴加氯水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再滴加氯水后溶液变红氧化性:Cl2>Fe3+C取久置的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产生无色气体Na2O2没有变质D将一片铝箔置于酒精灯外
焰上灼烧铝箔熔化但不滴落铝箔表面有致密Al2O3薄膜,且Al2O3熔点高于Al【答案】C【解析】A.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或硫酸钡,则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A项正确;B.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可知不含铁离子,滴加氯水后,溶液变红,可知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则氧化性:C
l2>Fe3+,B项正确;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则无论是否变质,均生成气体,C项错误;D.氧化铝的熔点高,包裹在Al的外面,则铝箔熔化但不滴落,D项正确。5.(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
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A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B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C向某溶液中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一定无NH4+D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呈蓝色。溶液中可能含Br2【答案】D【解析】A.能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不溶于盐酸的沉淀可能是Ag+或SO42-,所以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故A错误;B.将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生成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气体,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气体的离子可能为HCO3-、SO32-等,故B错误;C.氨气极易溶于水,在稀溶液中,铵根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不加热,氨气未逸出,故不能说明原溶液
中是否含有NH4+,故C错误;D.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呈蓝色,该黄色溶液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该溶液中可能含有溴,也可能含有铁离子,故D正确。6.(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操作现象结论
A先滴加BaCl2溶液,再加稀HNO3生成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有SO42﹣B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红色原溶液中有I﹣C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Na+、K+D滴加NaOH溶液加热,将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NH4+【答
案】B【解析】A.亚硫酸根离子,银离子均会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加入硝酸后,白色沉淀不溶,故A错误;B.氯水中的氯气和碘离子反应生成碘单质,四氯化碳把碘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而显紫色,可说明原溶液中有I-,故B正确;C应再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是否成紫色,确定钾离子是
否存在,故C错误;D.如果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因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生成气体,试纸不变蓝,应改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检验,故D错误。7.(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白色固体混合物A中含有KCl、CaCO3、Na2CO3、N
a2SiO3、CuSO4中的几种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如图实验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无色溶液B的pH7B.白色固体F的主要成分是H2SiO3C.混合物A中一定有Na2SiO3、CuSO4和Na2CO3D.在无色溶液B中加HNO3溶液酸化,无沉淀生
成再滴加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混合物A中有KCl【答案】D【解析】A.溶液B中一定Na2SO4,且B可能含Na2CO3或Na2SiO3,则无色溶液B的pH⩾7,A项正确;B.H2SiO3不溶于HNO3,则F的主要成分是H2SiO3,B项正确
;C.A中一定含Na2CO3、Na2SiO3、CuSO4,不能确定是否含KCl、CaCO3,C项正确;D.无色溶液B中一定Na2SO4,加HNO3酸化无沉淀,可排除Na2CO3、Na2SiO3,再滴加AgNO3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或Ag2SO4,不能说明A含KCl,D项错误。8.(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基础检测)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操作和现象结论A分别向苯和甲苯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苯中不褪色,甲苯中褪色苯环对甲基有影响B加入
AgNO3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可确定有Cl−存在C将某种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说明该气体一定具有漂白性D向某溶液中逐渐通入CO2气体,先出现白色胶状沉淀,继续通入CO2气体,白色胶状沉淀不溶解证明该溶液中存在AlO2−【答案】A【解析】A.苯环影
响甲基,会使甲基易被氧化,故向甲苯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溶液会褪色,但苯不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A项正确;B.加入AgNO3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然后加入稀硝酸后白色沉淀不溶解,从而证明原溶液中含
有Cl−,而不能用稀盐酸酸化,B项错误;C.将某种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通入的气体可能为乙炔、乙烯等具有还原性的气体,不一定具有漂白性,C项错误;D.向某溶液中逐渐通入CO2气体,先出现白色胶状沉淀,继续通入CO2气体,白色
胶状沉淀不溶解,生成的沉淀可能为硅酸,不一定为氢氧化铝,则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偏铝酸根离子,D项错误。9.(浙江省东阳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H4+、K+、Ba2+、Fe3+、I-、SO32-、SO42-中的几种,现取100mL溶液先加入少量氯水
,溶液呈无色。然后滴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沉淀4.66g,在滤液中加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L。已知:SO32-+Cl2+H2O=SO42-+2Cl-+2H+;2Fe3++2I-=2Fe2++I2,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
原溶液一定存在NH4+、I-B.原溶液一定不含Ba2+、Fe3+、I-C.原溶液可能存在K+、Fe3+、SO42-D.另取试液滴加足量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即可确定溶液所有的离子组成【答案】A【解析】取
100mL溶液加入少量氯水,由于还原性SO32->I-,首先会发生反应:Cl2+SO32-+H2O=2Cl-+SO42-+2H+,然后可能会发生反应:Cl2+2I-=2Cl-+I2,溶液呈无色说明一定含有SO32-,SO32-会被氯水氧化为SO42-,SO32-与Fe3+、Ba2+
均不能共存,故溶液中一定无Fe3+、Ba2+;此时白色沉淀是BaSO4,根据S元素守恒可知n(BaSO4)=4.66g÷233g/mol=0.02mol,故生成沉淀中的0.02molSO42-可能全部
来自于被氧化的SO32-,也可能部分是原溶液中含有SO42-,向滤液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生成气体为NH3,即原来溶液中一定含NH4+,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L,故NH4+的物质的量为0.05mol。由于0.02molSO32-(或SO32-和SO42-)带0.04mo
l负电荷,而0.05molNH4+带0.05mol正电荷,而溶液要保持电中性,故溶液中一定含I-,可能含K+。另取试液滴加足量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只能检验硫酸根离子,不能检验碘离子或钾离子,故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10.(安徽省安庆市安庆二中2020届高三第一学期开学摸底考试)根据下列实验操作
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待测液中含Na+,不含K+B常温下,将铁片浸入足量浓硝酸铁片不溶解铁与浓硝酸不反应C向某Na2SO3样品中加入足量Ba(NO3)2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不溶
解Na2SO3已被氧化D将木炭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依次通入过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中高锰酸钾溶液紫色变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产生SO2和CO2【答案】D【解析】A.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说明溶液中含有钠离子,未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无法说明溶液中是否存在钾离子,A错误;B.常温下,将铁片浸入足量浓硝酸,铁片不溶解,说明发生了钝化,B错误;C.向某Na2SO3样品中加入足量Ba(NO3)2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亚硫酸根会被氧化为硫酸根,生成硫酸钡沉淀,故C错误;D.将木炭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依
次通入过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中,高锰酸钾溶液紫色变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产生SO2和CO2,D正确。11.(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有一无色溶液,可能含有K+、Al
3+、Mg2+、NH4+、Cl-、SO42-、HCO3-、MnO4-中的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做如下实验:①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
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肯定有Al3+、Mg2+、NH4+、Cl-B.肯定有Al3+、Mg2+、HCO3-C.肯定有K+、HCO3-、MnO4-D.肯定有Al3+、Mg2+、SO42-【答案】D【解析】无色溶液,一定不含高锰酸根离子;①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Na2
O2固体,过氧化钠先是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是氧气,一定不是氨气,此时白色沉淀出现,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则沉淀溶解的部分是氢氧化铝,不溶解的是Mg(OH)2,则证明其中一定含有Al3+、Mg2+;一定不含有
NH4+、HCO3-(和Al3+不共存);②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一定含有SO42-,无法确定是否含有Cl-。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Al3+、Mg2+、SO42-,一定不含HCO3-、NH4+、MnO4-,可能含有钾离子和氯离
子,D项正确,12.(浙江省稽阳2018-2019学年高三联考)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K+、NH4+、Ca2+、Cu2+、SO42-、SO32-、Cl-、Br-、CO32-中的若干种,离子浓度都为0.1mol·L-1。往该溶液中加入过
量的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某同学另取少量原溶液,设计并完成如右实验:则下列关于原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A.若步骤中Ba(NO3)2和HNO3的混合溶液改用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则对溶液中离子的判断无影响B
.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C.肯定存在的离子是SO32-、Br-,是否存在Na+、K+需要通过焰色反应来确定D.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Ca2+、Cu2+、SO42-、CO32-,是否含NH4+另需实验验证【答案】A【解析】A.注意检验是否有硫酸根离子,根据硫酸钡不溶于酸的特点
进行判断,溶液中已含有氯离子,所以没有关系,故A符合题意;B.根据题目中浓度都相等利用电荷守恒可以判断出是否有氯离子,故B错误;C.肯定存在的离子是、Br-、、Na+、K+,故C错误;D.根据电荷守恒可以
判断出溶液中有铵根离子,故D错误。13.(天津市河西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对应的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或解释A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吴黄色原溶液中有,无B将与乙醇溶液共热产生的气体
通入盛有少量酸性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发生消去反应,且气体产物有乙烯C向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得到澄清溶液与能大量共存D向盛有少量溴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裂化汽油,充分振荡,静置上、下层液体均近无色裂化汽油不可用作溴的萃取溶剂【答案】D【解析】A.用洁净铂丝蘸
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吴黄色,只能证明含有Na+,不能判断是否含有K+,A错误;B.乙醇容易挥发,故产物中一定含有乙醇的蒸气,且乙醇具有还原性,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因此,不能证明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产生了乙烯,B错误;C.向AgNO3溶液在滴加过量氨
水,是由于发生反应:Ag++NH3·H2O=AgOH↓+NH4+,AgOH+2NH3·H2O=[Ag(NH3)2]++OH-+2H2O,产生了络合物,C错误;D.裂化汽油中含有烯烃,能够与溴水中的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卤代烃,两层
液体均显无色,因此裂化汽油不可用作溴的萃取溶剂,D正确。14.(广西防城港市2018届高三毕业班3月份模拟考试)某100mL溶液可能含有Na+、NH4+、Fe3+、CO32-、SO42-、Cl-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一定
正确的是()A.溶液中一定含有Na+,Na+浓度是0.35mol/LB.溶液中只有SO42-、CO32-、NH4+离子C.溶液中可能含有Cl-,一定没有Fe3+D.取原溶液少许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是否有Cl-【答案】C【解析】根据信息,加入BaCl2溶液,产生沉淀甲,沉淀可能是B
aCO3、BaSO4至少有一种,沉淀甲中加入盐酸溶液,还有沉淀,说明沉淀甲中含有BaSO4,沉淀甲和沉淀乙的质量前后对比,说明沉淀甲中还含有BaCO3,即原溶液中含有CO32-、SO42-,根据离子共存,Fe3+一定不存在,根据沉淀的质量,推出n(CO32-)
=0.01mol,n(SO42-)=0.01mol,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此气体为NH3,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H4+,n(NH4+)=0.005mol,根据电荷守恒,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A、根据电荷守恒,n(Na+)=0.
035mol,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l-,因此c(Na+)≥0.35mol·L-1,故A错误;B、根据上述分析,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故B错误;C、根据上述分析,故C正确;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SO42-对Cl-的检验产生干扰,故D错误。15.(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
)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结论A将适量苯加入溴水中,充分振荡后,溴水层接近无色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B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生成淡黄色沉淀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溶液中一定
含有S2O32-C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加热,然后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未观察到砖红色沉淀蔗糖未水解或水解的产物不是还原性糖D相同条件下,测定等浓度的Na2CO3溶液和Na2SO4溶液的pH,前者呈碱性,后者呈中性非金属性:S>C【答案】D【解析】A.苯与溴水发
生萃取,苯分子结构中没有碳碳双键,不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故A错误;B.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生成淡黄色沉淀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的产物为硫和二氧化硫,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2-和SO32-,不一定是S2O32-,故B错误;C.水解后检验葡萄糖,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没有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碱调节溶液至
碱性,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实验不能成功,故C错误;D.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2SO4溶液的pH,Na2CO3的水解使溶液显碱性,Na2SO4不水解,溶液显中性,说明酸性:硫酸>碳酸,硫酸、碳酸分别是S元素、C元
素的最高价含氧酸,因此非金属性:硫强于碳,故D正确。16.(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19届高三4月月考)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取一块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变软且失去光泽,但不滴落打磨过程不充分,未能完全损坏氧化膜B
向溴水中加入少量CCl4,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橙红色Br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C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D向NaCl、NaI的混合稀溶液
中滴入少量有黄色沉淀生成Ksp(AgCl)>Ksp(AgI)稀AgNO3溶液【答案】B【解析】A.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表面的Al在加热时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了熔点很高的Al2O3,所以铝箔变软且失
去光泽,但不滴落,A错误;B.由于溴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水与四氯化碳互不相溶,并且水的密度小,所以向溴水中加入少量CCl4,振荡后静置,会看到液体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橙红色,B正确;C.若溶液中含有HCO3-、SO32-、HSO3-,加入盐
酸也会产生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错误;D.向NaCl、NaI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由于没有指明NaCl和NaI的浓度,无法判断Ksp(AgCl)和Ksp(AgI)的相对大小,D错误。1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
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测试)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向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中通入SO2有白色沉淀生成BaSO3难溶于酸B向溶液X中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
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C向FeBr2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再加CCl4萃取CCl4层无色Fe2+的还原性强于Br-D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淀粉没有水解生成葡萄糖【答案】C
【解析】A.酸性条件下NO3-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42-,生成的沉淀为BaSO4,而不是BaSO3,选项A错误;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故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HCO3-、SO32-、HSO3-等,选项B错误;C.
向FeBr2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CCl4层无色,说明没有生成Br2,氯水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Fe2+的还原性强于Br-,选项C正确;D.检验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浊液的反应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而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反应后的溶液呈酸性,选项D错误。18.(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
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现有某混合物的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各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份加入足量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②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充
分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896L(标准状况);③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过滤后充分干燥得到沉淀6.27g,再经足量稀硝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变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是
_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2)②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③中生成可溶于稀硝酸的沉淀化学式为__________,物质的量
为________mol。该沉淀溶于稀硝酸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CO32-、SO42-Mg2+、Ba2+Cl-NH4++OH-=NH3↑+H2OBaCO30.02molBaCO3+2H+=Ba2++CO2↑+H2O【解
析】(1)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CO32-、SO42-;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Mg2+、Ba2+;可能存在的离子Cl-;(2)②中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和水,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
3)③碳酸钡溶于硝酸,生成硝酸钡、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Ba2++CO2↑+H2O;碳酸钡、硫酸钡的混合物6.27g,不溶的为硫酸钡,2.33g,则碳酸钡的质量为6.27-2.33=3.94g,即0.02mol。19.(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
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在Na+浓度为0.5mol·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阳离子K+、Ag+、Mg2+阴离子NO3﹣、CO32﹣、SiO32﹣、SO42﹣取该溶液100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序号实验内容实验结
果Ⅰ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HCl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0.56L气体Ⅱ将Ⅰ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固体质量为2.4gⅢ在Ⅱ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Ⅰ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2)实验Ⅰ中生成
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实验Ⅰ、Ⅱ、Ⅲ和必要计算,填写下表中阴离子的浓度(能计算出的,填写计算结果,一定不存在的离子填“0”,不能确定是否存
在的离子填“?”)阴离子NO3﹣CO32﹣SiO32﹣SO42﹣c/mol·L﹣1__________________(4)判断原溶液中K+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其最小物质的量浓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_
______。【答案】Ag+、Mg2+SiO32﹣+2H+=H2SiO3↓?0.25mol/L0.4mol/L0存在,且其最小物质的量浓度为0.8mol/L【解析】(1)实验I中,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
气体产生,说明溶液中有23CO,而Ag+、2Mg+、与23CO不能共存,故一定不存在;(2)实验Ⅰ中生成沉淀,是硅酸根与氢离子结合生成的硅酸沉淀,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3)2-
3CO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20.56LCO气体,故2-3CO的浓度为0.56mol/L0.25mol/L22.40.1=;实验I中的白色沉淀为硅酸,洗涤、灼烧后转化为2SiO,故溶液中2-3SiO的浓度为2.4m
ol/L0.4mol/L600.1=;实验III中无明显现象,故原溶液中不存在2-4SO,无法判断溶液中是否存在3NO−;(4)由()()()223322cNacCOcSiO+−−+可知,溶液中存在K+;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故()()(
)()()2233322cNacKcCOcSiOcNO++−−−+=++;当溶液中不存在3NO−时,浓度最小,()()()()2233220.8mol/cKcCOcSiOcNaL+−−+=+−=。20.某无
色溶液中含有K+、Cl-、OH-、SO32-、SO42-,为检验溶液中所含的某些阴离子,限用的试剂有:盐酸、硝酸、硝酸银溶液、硝酸钡溶液、溴水和酚酞试液。检验其中OH-的实验方法省略,检验其他阴离子的过程如下图所示。(1)图中试剂①~⑤溶质的化学式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
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2)图中现象c表明检验出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3)白色沉淀A若加试剂③而不加试剂②,对实验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4)气体E通入试剂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Ba(NO3)2HClHNO3Br2AgNO3Cl-会使SO32-对SO42-的检验产生干扰,不能确认SO42-是否存在SO2+Br2+2H2O=4H++SO42-+2Br-【解析】(1)SO32-、SO42-能够与Ba(NO3)2溶液
反应分别生成亚硫酸钡和硫酸钡白色沉淀,亚硫酸钡与盐酸反应能够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气体E能使溴水褪色,硫酸钡不溶解于硝酸,故试剂①为Ba(NO3)2溶液,试剂②为盐酸,试剂④为溴水,无色溶液C中含有Cl-、OH-,溶
液呈碱性,加入过量试剂③后再加入试剂⑤生成白色沉淀,应该是检验氯离子,因此试剂③为硝酸,调整溶液呈酸性,试剂⑤为硝酸银溶液,白色沉淀为氯化银,故答案为:Ba(NO3)2;HCl;HNO3;Br2;AgNO3;(2)根据上述分析,现象a检验出的阴离子为SO32-,现象b检
验出的阴离子为SO42-,现象c检验出的阴离子为Cl-,故答案为:Cl-;(3)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亚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根离子,因此白色沉淀A若加试剂③稀硝酸而不加试剂②盐酸会使SO32-对SO42-的检验产生干扰,不能确认SO42-是否存在,故答案为:会使SO32-对SO
42-的检验产生干扰,不能确定SO42-是否存在;(4)溴单质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氢溴酸和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r2+SO2+2H2O=4H++SO42-+2Br-,故答案为:Br2+SO2+2H2O=4H++SO42-+2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