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6讲 氮及其化合物(精练)(原卷版) .doc,共(10)页,322.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529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河南省许昌市一中模拟)下列叙述与氮元素的循环无关的是()A.工业合成氨的过程是固氮的过程B.自然界中,氨是动物体特别是蛋白质腐败后的产物C.为防止粮食、罐头、水果等食品腐烂,常用氮气做保护气D.
电闪雷鸣的雨天,N2与O2会发生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2.(湖南省常德市七中模拟)“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①实验室收集氨采用图甲所示装置②实验室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乙所示装置③实验室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
浓氨水做氨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④实验室采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3.(广东省中山市一中模拟)下列有关氨和铵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NH3易液化,常用作制冷剂B.NH4Cl中含有少量的I2可通过加热的方法除去C.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
玻璃棒相互靠近,有白烟产生D.某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据此可推断该气体为NH34.(陕西省西安市航天中学模拟)用下列实验装置和方法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甲装置制干燥的氨B.用乙装置收集并测量C
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及体积C.用丙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D.用丁装置吸收NH3,并防止倒吸5.(四川省德阳中学模拟)下列与碳、氮、硫、硅等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二氧化硅可得到含杂质的粗硅B.氮的氧化物是形成光
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硫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C.NO2、CO2和SO2溶于水均可导电,它们都是电解质D.将SO2通入酸化的Ba(NO3)2溶液中会出现白色沉淀6.(海南省三亚市一中模拟)下列由相
关实验现象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NH4Cl和NH4HCO3受热都能分解,说明可以用加热NH4Cl和NH4HCO3固体的方法制氨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2-4C.Fe与稀硝酸、稀硫酸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
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D.NH3遇到浓盐酸产生白烟,说明二者发生反应生成白色固体7.(广东省广州市天河中学模拟)铜和铁的合金7.2g完全溶于稀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NO气体,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
氧化钠溶液,最终生成12.3g沉淀。则在标准状况下产生的NO气体的体积为()A.1.12LB.2.24LC.3.36LD.1.68L8.(湖北省黄山市三中模拟)下列制取NH3并验证其还原性、收集并进行尾
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均正确的是()9.(山东省曲阜一中模拟)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都用铜制容器贮存B.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C.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地反应D.露置在空气中,容器
内酸液的浓度都降低10.(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质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B.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HNO3氧化性强于浓HNO3C.常温下,可使用铁或铝制容器
储存浓硫酸D.稀HNO3和活泼金属反应时得不到氢气11.(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调研)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有错误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少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溶液呈红色稀HNO3将Fe氧化为Fe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B左边棉球变为橙色,右边棉球变
为蓝色证明氧化性:Cl2>Br2,但不能证明氧化性:Br2>I2C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有氯离子D浓HNO3加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HNO3有不稳定性12.(江苏省扬州中学模拟)无色的混合气体甲中可能含有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mL气体甲经
过下图实验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还有少量气体剩余,则气体甲的组成可能为A.NH3、NO、N2B.NH3、NO、CO2C.NH3、NO2、CO2D.NO、CO2、N213.(山东济宁高三模拟)合成氨及其相关工业中,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
、乙、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B.反应Ⅱ、Ⅲ和Ⅳ的氧化剂相同C.Ⅵ的产物可在上述流程中被再次利用D.Ⅴ中发生反应:NH3+CO2+H2O+NaCl===NaHCO3↓+NH4Cl14.(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模拟
)某同学进行有关铜、硝酸、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实验1实验2①③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⑥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稀硝酸一定被还原为NO2
B.②中溶液存在:2c(Cu2+)+c(H+)=c(NO-3)+c(OH-)C.由上述实验得出结论:常温下,Cu既可与稀硝酸反应,不能与稀硫酸反应D.③⑥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2NO-3+8H+===3Cu2++2NO↑+4H2O1
5.(浙江省诸暨市诸暨中学质检)现用传感技术测定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来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取氨气时烧瓶中的固体常用CaO或CaCl2B.喷泉实验结束后,发现水未充满三颈烧瓶,肯定是因为装置的气密性不好C.关闭a,将单孔塞(插有吸入水的胶头滴管)塞紧颈口c,打开b,完成喷
泉实验,电脑绘制三颈烧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则E点时喷泉最剧烈D.工业上,若出现液氨泄漏,喷稀盐酸比喷水处理效果好16.(北京市北京四中模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①中的物质②中的物质预测①的现象A淀粉KI
溶液浓硝酸无明显变化B酚酞溶液浓盐酸无明显变化CMgCl2溶液浓氨水有白色沉淀D湿润红纸条饱和氯水红纸条褪色17.(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模拟)下图是进行气体性质实验的常用装置,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
正确的是A.若水槽中盛有水,试管中盛满SO2,可看到试管中液面上升B.若水槽中盛有水,试管中盛满NO2,可看到试管中液面上升并充满试管C.若水槽中盛有水(滴有酚酞),试管中是NH3,可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并呈红
色D.若水槽中盛有NaOH溶液,试管中是Cl2,可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黄绿色褪去18.(安徽省安庆市二中模拟)甲、乙两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硝酸与铁反应的产物。已知:ⅰ.在浓硝酸和活泼金属反应过程中,随着硝酸浓度的降低,其生成的产物有+4、+2、-3价等氮的化合物。ⅱ.FeS
O4+NO==Fe(NO)SO4(棕色)(ΔH<0)。ⅲ.NO2和NO都能被KMnO4氧化吸收。甲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记录如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CO2,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浓硝酸缓慢滴入烧瓶中,关闭活塞无明显现象加热烧瓶,反应开始后停止加热①A
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逐渐变浅;B中溶液呈棕色;C中溶液紫色变浅;②反应停止后,A中无固体剩余请回答下列问题:(1)滴入浓硝酸加热前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检验是否生成-3价氮的化合物,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取少量B中溶液,加热,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平衡
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依据该现象得出的结论是A中有NO生成。(4)乙认为甲得出A中有NO生成的证据不足。为获取充足的证据
,乙仍采用该装置和操作进行对照实验,乙做出的改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有NO生成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江苏省宜
兴中学模拟)氨气是一种重要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生产硝酸的重要步骤。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模拟该实验过程,并用水吸收制取硝酸(固定装置略去):①A装置的分液漏斗中盛放浓氨水,则烧瓶中盛放的药品应该是________。②
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③反应后,装置E中除存在较多的H+外,还可能存在的一种离子是________,试设计实验证明这种离子的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下列哪些装置可以同时起到装置D和E的作用________(填代号)。20
.(浙江省奉化中学模拟)某校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氨与氧化铜的反应(图中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1)按图设计组装好仪器,先,再装入药品。(2)A中分液漏斗内应装B中固体试剂为。(3)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
试剂,点燃C处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观察到C中氧化铜全部转化成光亮的红色固体,F中集气瓶内收集到一种无色气态单质。写出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E中浓硫酸的作用是。(5)已知Cu2O也是红色的。下
表为实验前后C装置的质量,通过计算可知反应后的产物中(填“有”、“无”或“无法确定”)Cu2O。空玻璃管实验前(样品+玻璃管)实验后(样品+玻璃管)59.60g65.60g64.64g老师,您好!感谢您下载使用学科网资料。欢迎参加同步精品课堂用
户调研,我们需要您的宝贵意见,以便更好地建设各类资源,为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填写本问卷,您将获得学科网2储值或200学豆奖励。点击下方链接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参与调研,赢取奖励!(活动截止时间2020年11月30日)https://www.wjx
.cn/jq/8782272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