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4讲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精练)(解析版) .doc,共(14)页,224.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528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江西省井冈山中学模拟)化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叙述正确的是()A.氯气和活性炭均可作为漂白剂,若同时使用,漂白效果会明显加强B.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C.测定溶液pH的实验中,用干燥pH试纸测定新制氯
水的pH,测定结果无影响D.洁厕灵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原因是两种溶液混合产生的HClO易分解【答案】B【解析】A项,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氯气,若同时使用,漂白效果会减弱,错误;B项,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均可生成次氯酸盐,正确;C项,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
试纸测定氯水的pH,错误;D项,不能混用的原因是84消毒液中的NaClO与洁厕灵中的HCl反应生成Cl2,错误。2.(湖南常德高三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氯气的性质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②实验室制取氯气
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③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的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⑤除去HCl气体中的Cl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A.①②③B.②③④C.③D.③⑤【答案】C【解析】氯气与氢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在光照的
条件下才能发生爆炸,①错;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含量少,实验中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②错;HCl气体与AgNO3溶液反应也可产生沉淀,④错;将HCl、Cl2通入饱和食盐水中,除去的是HCl气体,而不是Cl2,⑤错。3.(北京房山高三模拟)Cl2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液氯储存区贴有
的说明卡如下:包装钢瓶储运要求远离金属粉末、氨、烃类、醇类物质;设置氯气检测仪泄漏处理NaOH、NaHSO3溶液吸收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Cl2:2Cl-+2H2O=====电解2OH-+H2↑+Cl2↑B.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Cl2+H2O2H++Cl-+
ClO-C.浓氨水检验泄漏的氯气,产生白烟:8NH3+3Cl2===6NH4Cl+N2D.氯气“泄漏处理”中NaHSO3溶液的作用:HSO-3+Cl2+H2O===SO2-4+3H++2Cl-【答案】B【解析】A.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
l-+2H2O=====电解2OH-+H2↑+Cl2↑,选项A正确;B.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选项B不正确;C.浓氨水检验泄漏的氯气,产生白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NH3+3Cl2===6NH4Cl+N2,选项C正确;D.氯气“泄漏处理”
中用NaHSO3溶液吸收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3+Cl2+H2O===SO2-4+3H++2Cl-,选项D正确。4.(山东省淄博市四中模拟)下列有关卤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从HF、HCl、H
Br、HI酸性递增的事实,可推出F、Cl、Br、I的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还原性依次增强C.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4I-+O2+2H2O===2I2+4OH-D.碘在碘化钾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答
案】A【解析】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与其对应的氢化物溶液的酸性强弱无关,可根据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进行比较,A错误;I2在KI溶液中存在平衡I2+I-I-3,可使其溶解度增大,D正确。5.(吉林通化高三调研)氯胺(NH2Cl)是一种长效缓释有机氯消毒剂,有强氧化性,其杀菌能力
是一般含氯消毒剂的4~5倍。下列有关氯胺的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A.氯胺的水解产物为NH2OH(羟氨)和HClB.氯胺的电子式为C.氯胺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D.氯胺的消毒原理与漂白粉相似【答案】A【解析】NH2Cl+H2ONH3+HClO,反应生成的HClO能杀菌消毒。该水解反
应是一个可逆反应,HClO杀菌后浓度减小,平衡向右移动,氯胺转化成HClO;相反,当HClO浓度较高时,平衡向左移动,转化为氯胺,相当于暂时“贮存”,避免其分解损失,这样就延长了消毒时间。6.(山东东营模拟)锡为ⅣA族元素,四碘化锡是常用的有机合成试剂(SnI4,熔点144.5℃,
沸点364.5℃,易水解)。实验室以过量锡箔为原料通过反应Sn+2I2=====△SnI4制备SnI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B.SnI4可溶于CCl4中C.装置Ⅰ中a为冷凝水进水口D.装置Ⅱ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挥发的
I2【答案】D【解析】液体加热时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A正确;根据题干中SnI4的熔、沸点,从组成分析可知,SnI4与CCl4为同族元素形成的结构相似的物质,依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SnI4可溶于CCl4中,B正确;冷凝管的冷凝水为“下进上出”,所以装置Ⅰ中a为冷凝水进水口,C正确;据题
意可知,SnI4易水解,所以装置Ⅱ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使SnI4水解,D错误。7.(河南省新密市一中模拟)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用双氧水滴定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达到滴定终点B向食用加碘盐中加入食醋和KI溶液,再加
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呈紫红色该食用加碘盐中含有KIO3C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鉴别NO2、溴蒸气试纸变蓝该气体为溴蒸气D最后试管有浅黄色沉淀该有机物中含有溴原子【答案】B【解析】A项,淀粉-KI溶液一般作
为指示剂,设计用双氧水滴定淀粉-KI溶液无法判定终点,实验不合理,错误;B项,在酸性环境中,KIO3与KI反应生成I2,正确;C项,NO2溶于水变为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也可使淀粉-KI试纸变蓝,错误
;D项,加入AgNO3溶液之前要用硝酸中和溶液中的碱,错误。8.(湖南省长沙市实验中学模拟)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关于氯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水放置数天后pH将变小B.加入有色布条,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HClOC.光照氯水有
气泡冒出,该气体是氯气D.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答案】C【解析】次氯酸是弱酸,盐酸是强酸,次氯酸易分解为盐酸和氧气,所以氯水放置数天后pH将变小,故A正确;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加入有色布条,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HClO,故B正确;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为盐酸和氧气
,光照冒出的气泡是氧气,故C错误;氯气溶于水时,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因此新制氯水具有酸性,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由于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因此后又使其褪色,故D正确。9.(广东省化州市一中模拟)(SCN)2称
为拟卤素,将几滴KSCN溶液加入酸性的含有Fe3+的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将该红色溶液分为两份:①向其中一份溶液中加入适量KMnO4溶液,红色褪去;②向另一份溶液中通入SO2,红色也褪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Fe3+与
S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B.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SO2将SCN-还原C.①中现象说明SCN-与Cl-相似,有还原性D.SCN-在适当条件下可被氧化剂氧化为(SCN)2【答案】B【解析】A项,Fe3+与SCN-的反应为络合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3+
+3SCN-Fe(SCN)3,故A正确;B项,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发生2Fe3++SO2+2H2O===2Fe2++4H++SO2-4,使平衡Fe3++3SCN-Fe(SCN)3逆向移动,红色消失,故B错误;C项,SCN-与C
l-均可失去电子,具有还原性,故C正确;D项,高锰酸钾可氧化氯离子生成氯气,则SCN-在适当条件下也可被氧化剂氧化生成(SCN)2,故D正确。10.(山东青岛高三调研)ClO2和NaClO2均具有漂白性,工业上由ClO2气体制取NaClO2固体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入的空气
可将发生器中产生的ClO2全部驱赶到吸收器中B.吸收器中生成NaClO2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2+H2O2===2ClO-2+2H++O2↑C.步骤a的操作包括过滤、洗涤和干燥D.工业上将ClO2气体制成NaClO2固体,其主要目的是便于贮存和运输【答案】B【解析】在Cl
O2发生器中产生ClO2气体,通入空气,可以将其吹入吸收器中进行吸收,A正确;吸收器中加入了氢氧化钠浓溶液,显然其中的反应不可能得到氢离子,B错误;冷却结晶得到NaClO2固体后,应该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C正确;气体的贮存
和运输都远比固体困难,所以将ClO2气体制成NaClO2固体的主要目的是便于贮存和运输,D正确。11.(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模拟)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A.加入有色
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B.溶液呈现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存在C.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D.新制氯水放置数天后酸性将减弱【答案】B【解析】
次氯酸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向氯水中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HClO存在,A错误;氯气是黄绿色气体,且有刺激性气味,如果氯水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B正确;盐酸中
含有氯离子,向氯水中加入盐酸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说明氯水中含有氯离子,故C错误;氯水放置数天后,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酸性增强,pH将变小,故D错误。12.(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质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可放出氧气C.氯气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D.久置的氯水,因氯气几乎完全挥发掉,剩下的全是水【答案】D【解析】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过氧化钠,A正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故可放出氧气,B正
确;氯气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C正确;氯水久置,因反应产生的次氯酸光照分解产生盐酸和氧气,氧气逸出,所以最后得到的是稀盐酸,D不正确。13.(江苏省宿迁市模拟)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A.Si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B.钠、钾合金可用于原子反应堆作热交换剂C.FeCl3溶液可作为铜质电路板蚀刻
剂D.漂白粉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答案】A【解析】Si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A不正确;钠和钾的合金是热的良导体,在原子反应堆中作热交换剂,B正确;氯化铁把铜氧化成氯化铜,本身被还原为氯化亚铁,故可用FeC
l3溶液蚀刻铜制电路板,C正确;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正确。14.(陕西省丹凤中学模拟)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被消耗B.Ⅱ图中:溶液变蓝C.Ⅲ图中:生成棕黄
色的烟D.Ⅳ图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答案】A【解析】加热时,MnO2只能氧化浓盐酸,Ⅰ图发生装置内,随着反应的消耗、盐酸的挥发,盐酸浓度逐渐减小,变成稀盐酸后与MnO2不反应,盐酸不可能全部消耗,A项错误。氯气与KI置换出I2,I2与淀粉
生成蓝色物质,B项正确;加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氯化铜固体颗粒,C项正确;干燥的Cl2无漂白性,Cl2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有漂白性,故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D项正确。15.(黑龙江省大庆铁
人中学质检)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A.氯气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Cl2+H2O2H++Cl-+ClO-B.洁厕灵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原因是两种溶液混合产生的HClO易分解C.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
为漂白粉中的CaCl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D.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实际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而不是氯气【答案】D【解析】次氯酸难电离,氯气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A错误;洁厕灵不能与“84”
消毒液混用,原因是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氯离子生成氯气而中毒,B错误;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为漂白粉中的次氯酸钙与空气中的水、CO2反应生成次氯酸和CaCO3,C错误;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实际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
而不是氯气,D正确。16.(陕西省宝鸡市渭滨中学模拟)已知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氯气。若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实验其与金属的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有错误的是()A
.①和②处B.只有②处C.②和③处D.②、③、④处【答案】D【解析】KMnO4与浓HCl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氯气,因此不需要加热,因此①正确;Cl2黄绿色、易溶于水、有毒性,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因此②中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杂质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因此②不正确;浓硫酸可以干燥
氯气,但是要长进短出,因此③不正确;氯气与金属反应时,为了充分反应,应该把导管伸到试管的底部,且反应需要加热,为保持气压平衡及防止尾气污染环境,还应有出气管和尾气处理装置,因此④不正确;故答案选D。17.(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模拟)如图,A处通入Cl2,关闭B阀时,C中的湿润红
色布条看不到明显变化;打开B阀后,C中的湿润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盛放的是()A.浓盐酸B.饱和NaCl溶液C.浓硫酸D.NaOH溶液【答案】D【解析】干燥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氯气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原因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
,打开B阀后,C中的湿润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关闭B阀时,C中的湿润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变化,说明通入到C中的物质不含氯气,则D中物质能够吸收氯气,浓盐酸、饱和氯化钠溶液、浓硫酸都不能吸收氯气,氢氧化钠能够与氯气反应,可以用氢氧化钠吸收氯气,故选D。18.(重庆市凤鸣
山中学模拟)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很像卤素的单质,它能与大多数金属、非金属化合生成卤化物,它也能与水发生以下反应:IBr+H2O=HBr+HIO,下列有关IBr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很多反应中IBr是强氧化剂B.IBr与水
反应时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C.IBr与AgNO3溶液反应会生成AgBr沉淀D.IBr与NaOH溶液反应时,生成NaBr和NaIO【答案】B【解析】由(2)可知,IBr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确定碘为+1价,溴为-1价,IBr是一种强氧化剂。故A正确;结合(3),可知IBr与水
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是复分解反应,故B错误;已知IBr与水的反应生成HBr和HIO,推测可知IBr与AgNO3溶液反应会生成AgBr沉淀,故C正确;已知IBr与水的反应生成HBr和HIO,推测可知IBr与NaOH溶液反应时,生成NaBr和NaIO,故D
正确;故选B。19.(湖南省娄底市三中模拟)ICl(氯化碘)是红棕色液体,熔点为13.9℃,沸点为97.4℃,易水解,接触空气时能形成五氧化二碘,能与许多单质发生作用,溶于乙醇、乙醚等。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用下列仪器制备氯化碘。回答下列问题:(1)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为____________(装置可重复使用),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E装置中的物质反应时需放在水浴中,控制温度大约40℃,
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按上述连接好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④停止加热E装置,充分冷却⑤
水浴加热E装置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上述步骤的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A装置后可连接如图所示装置,当反应结束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后,关闭K,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ICl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利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制备氯气,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水
蒸气,因此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氯气进入E装置中,与碘进行反应,由于ICl(氯化碘)是红棕色液体,易水解,所以还必须连接B装置,最后多余的尾气被碱液吸收,则按气流方向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ACBEBD;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5)装置连接好后,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不漏气后,加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反应开始进行;用水浴法给E装置加热;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E装置,充分冷却,待温度降到室温后,关闭分液
漏斗活塞;则正确的实验步骤为①②⑤④③。(6)在A装置后可连接如题图所示的装置,当反应结束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后,关闭K,该装置可以用来储存多余的Cl2,避免其释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7)ICl易发生水解,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IO,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ICl+H2OHIO+HCl。【答案】(1)从A装置的导管口连接一个导管伸入水中,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微热圆底烧瓶,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有一段水柱倒吸入导管,说明A装置气密性良好(答案合理即可)(2)AC
BEBDMnO2+4H++2Cl-=====△Mn2++Cl2↑+2H2O(3)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气体(4)减少I2的升华和ICl的挥发(5)①②⑤④③(6)储存多余的Cl2(7)ICl+H2OHIO+HCl20.(广东省广州市
三中模拟)溴和碘的提取方法有多种,试解决下列问题。Ⅰ.全球海水中溴的储藏量丰富,约占地球溴总储藏量的99%,故溴有“海洋元素”之称,海水中溴含量为65mg/L。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工艺流程如下:(1)写出步骤③的离子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⑤的蒸馏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80~9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产。实验室里蒸馏所用的主要仪器名称为______,为控制温度,最好采用的加热方式为____
____;溴蒸气冷凝后得到液溴与溴水的混合物,可利用它们的相对密度相差很大的特点进行分离,分离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3)溴水混合物Ⅱ中溶有一定量的氯气,因此在步骤⑤中可将蒸馏产生的气体通过________(填试剂名称)溶液,以除去氯气。(4)步骤①中用硫酸酸化可
提高Cl2的利用率,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提取溴单质,采用蒸馏“溴水混合物Ⅱ”而不是蒸馏“溴水混合物Ⅰ”,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实验室从含碘废液(除H2O外,含有CCl4、I2、I-等)中回收碘,其实验过程如下:向含碘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2SO3溶液,将废液中的I2还原为I-,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操作将I2还
原为I-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X的名称为________。【解析】Ⅰ.从海水中提取溴,一般要经过浓缩、氧化、提取三个步骤。步骤①发生的反应是Cl2+2Br-===2Cl-+Br2,生成的溴仍溶解在海水中
,根据溴的沸点比水低的性质,可以鼓入热空气(步骤②),使它随热空气一起挥发出来,再用SO2吸收(步骤③):Br2+SO2+2H2O===4H++2Br-+SO2-4,这样可以得到较大浓度的含Br-的溶液,进一步用氯气氧化(步骤④),得
到Br2,然后蒸馏便得到液溴。Ⅱ.SO2-3将I2单质还原为I-,自身被氧化为SO2-4,离子方程式为SO2-3+I2+H2O===2I-+SO2-4+2H+,该操作可使溶于CCl4中的碘进入水层。【答案】Ⅰ.(1)Br2+SO2+2H2O===4H++2Br-+SO2-4(2)蒸
馏烧瓶水浴加热分液漏斗(3)溴化铁(或其他含Br-的盐类物质)(4)酸化可抑制Cl2与水反应(5)将“溴水混合物Ⅰ”转变为“溴水混合物Ⅱ”是Br2的浓缩过程,可提高效率,减少能耗,降低成本Ⅱ.SO2-3
+I2+H2O===2I-+SO2-4+2H+使溶于CCl4中的碘进入水层分液老师,您好!感谢您下载使用学科网资料。欢迎参加同步精品课堂用户调研,我们需要您的宝贵意见,以便更好地建设各类资源,为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填写本
问卷,您将获得学科网2储值或200学豆奖励。点击下方链接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参与调研,赢取奖励!(活动截止时间2020年11月30日)https://www.wjx.cn/jq/8782272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