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臻网精品文库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08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精讲)(原卷版)

DOC
  • 阅读 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334.000 KB
  • 2022-12-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08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精讲)(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08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精讲)(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08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精讲)(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08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精讲)(原卷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08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精讲)(原卷版)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08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精讲)(原卷版) .doc,共(13)页,334.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526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8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核心素养分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观点,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结合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有关规律;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实质,建

立氧化还原反应计算和配平的思维模型。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加深对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理解。【重点知识梳理】知识点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一、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2.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其关系例如,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中,氧化剂是MnO2,还原剂是HC

l,氧化产物是Cl2。生成1molCl2时转移电子数目为2NA,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2_mol,盐酸表现的性质是酸性和还原性。【特别提醒】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如:Cu2+→Cu时,铜元素被还原,Cl-→Cl2时,

氯元素被氧化。3.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①表示方法写出Cu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②注意事项a.箭头指向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同种元素的原子,且需注明“得到”或“失去”。b.箭头的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

的方向,仅表示电子转移前后的变化。c.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得到电子的总数。(2)单线桥法①表示方法写出Cu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②注意事项a.箭头从失电子元素的原子指向得电子元素的原子。

b.不标“得到”或“失去”,只标明电子转移的总数。c.线桥只出现在反应物中。4.一些特殊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Mn+2(OH)2Mn+4O(OH)2Fe+3PO4LiFe+2PO4K2Fe+6O4CuFe+2S2-2Cu+1

ClCu2+2(OH)2Cl2Cu+1H-1As2+3S3H3As+5O4H3As+3O3NaCl+1ONaCl+3O2NaCl+5O3Cl+4O2N2+1ON2-2H4N2+4O4LiN-3H2AlN-3KC+2

N-3H2C2+3O4Na2S2+2O3NaB+3H4-1K2Cr2+6O7K2Cr+6O4Na2S2+4O55.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间的关系(1)有单质参与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2)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3)有

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3O2=====放电2O3。(4)所有的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5)所有的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剂与还原剂1.常见氧化剂常见氧化剂包括某些非金属单质、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过氧化物等。如:【特别提醒】(1)

O2、O3在水溶液中的还原产物,其中酸性条件下是H2O,中性、碱性条件下是OH-;而当还原产物为固态时是O2-或O2-2。(2)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2,稀HNO3的还原产物是NO。2.常见还原剂常见还原剂

包括活泼的金属单质、非金属离子及低价态化合物、低价金属阳离子、非金属单质及其氢化物等。如:3.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的物质或粒子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或粒子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当遇到强还原剂反应时,作氧化剂,表现氧化性;当遇到强氧化剂反应时,作还原剂,表现还原性。

常考物质或粒子归纳如下:【特别提醒】同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所对应的还原产物(或氧化产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决定于还原剂(或氧化剂)的性质、反应条件、反应物的浓度、反应介质的酸碱性等多种因素。如KMnO4在酸性溶液中

的还原产物一般是Mn2+;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的还原产物一般是锰的较高价态的化合物,如MnO2、K2MnO4等。【名师归纳】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五个误区”误区一: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也不一定被氧化。因为元素处于化合态时,

其化合价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若元素由负价变为0价,则其被氧化,若元素由正价变为0价,则其被还原。误区二: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不一定只作氧化剂,大部分非金属单质往往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只是以氧化性为主

。如在反应Cl2+H2OHCl+HClO中,Cl2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误区三: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误区四: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一定都是氧化剂或还原剂,有的反应物可能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如Cl2+H2OHCl+HCl

O,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误区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也可能是同一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如:2Na2O2+2H2O===4NaOH+O2↑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氧元素一部分化合价升高,一

部分化合价降低。知识点二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一、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认识1.氧化性指物质得电子的性质(或能力);还原性指物质失电子的性质(或能力)。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例如:Na-e-===Na+,Al-3e

-===Al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Na比Al活泼,更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Al的还原性强。3.从元素的价态考虑: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H2SO4、KMnO4等;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金属单质、Cl-、S

2-等;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S、Cl2等。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物质氧化性(得电子的能力)、还原性(失电子的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但也与外界因素(如反应条件、反应物浓度、酸碱性等)有关,具

体判断方法如下:1.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来判断(1)氧化性强弱:氧化剂>氧化产物。(2)还原性强弱:还原剂>还原产物。2.依据“二表、一律”判断(1)依据元素周期表判断①同主族元素对应单质的氧化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逐

渐增强。②同周期元素对应单质的还原性从左到右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NaMgAlSiPSCl2还原性减弱,氧化性增强(2)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3)依据元素周期律判断①非金属元素的最

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其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如酸性:HClO4>H2SO4>H3PO4>H2CO3>H2SiO3,则氧化性:Cl2>S>P>C>Si。②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其对应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如碱性:NaOH>Mg(OH)2>Al(OH)3,则还原性:Na>

Mg>Al。3.依据产物中元素价态的高低判断(1)相同条件下,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种还原剂,氧化产物价态高的其氧化性强。例如:(2)相同条件下,不同还原剂作用于同一种氧化剂,还原产物价态低的其还原性强。例如:4.依据电化学原理判断(1)原电池:一般情况下,

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其还原性:负极>正极。(2)电解池: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在阴极先放电的阳离子的氧化性较强,在阳极先放电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较强。5.依据影响因素判断(1)浓度:同一种物质,浓度越大,氧化性(或还原性)

越强。如氧化性:浓H2SO4>稀H2SO4,浓HNO3>稀HNO3;还原性:浓HCl>稀HCl。(2)温度:同一种物质,温度越高其氧化性越强。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3)酸碱性:同一种物质,所处环境酸(碱)性越强其

氧化(还原)性越强。如氧化性:KMnO4(酸性)>KMnO4(中性)>KMnO4(碱性)。6.依据反应条件判断浓度同一种物质,浓度越大,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如氧化性:浓H2SO4>稀H2SO4,浓HNO3>稀H

NO3;还原性:浓HCl>稀HCl温度同一种物质,温度越高其氧化性越强。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知识点三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其应用一、价态规律1.升降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有升必有降,升降总值相等。2.价态归中规律含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物质间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叉现象。简记为“两相靠,不相交”。例如:不同价态硫之间可以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下图中的①②③④。【特别提醒】不会出现⑤中H2S转化为SO2,而H2SO4转化为S的情况。3.歧化反应规律“中间价―

→高价+低价”。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例如:Cl2+2NaOH===NaCl+NaClO+H2O。二、强弱规律1.根据氧化性和还原性规律判断同一个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填“强”或“弱”)于

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如反应2FeCl3+2KI===2FeCl2+I2+2KCl中,氧化性:Fe3+>I2;还原性:I->Fe2+。2.根据金属活动性或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K、Ca、Na、Mg、Al、Zn、Fe、Sn、Pb

、(H)、Cu、Hg、Ag,由左至右,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K+、Ca2+、Na+、Mg2+、Al3+、Zn2+、Fe2+、Sn2+、Pb2+、(H+)、Cu2+、Hg2+、Ag+,由左至右,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F2、Cl

2、Br2、I2、S,由左至右,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F-、Cl-、Br-、I-、S2-,由左至右,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3.根据产物中元素价态的高低判断如2Fe+3Cl2=====点燃2FeCl3,Fe+S=====△FeS,

则氧化性:Cl2>(填“>”或“<”)S。三、先后规律同一体系中,当有多个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时,反应的先后顺序遵循强者优先的规律。例如:向含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S2-、I-、Br-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还原性强的离子优先发生反应,

先后顺序为S2-、I-、Br-;向含等物质的量浓度的Fe3+、Cu2+、H+、Ag+溶液中,缓慢加入足量的镁粉,氧化性强的离子优先发生反应,先后顺序为Ag+、Fe3+、Cu2+、H+。四、守恒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典型题分析】高频

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例1.(山东卷)下列叙述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谷物发酵酿造食醋B.小苏打用作食品膨松剂C.含氯消毒剂用于环境消毒D.大气中NO2参与酸雨形成【举一反三】(2019·北京卷)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

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AFeCl2溶液(FeCl3)Fe粉BNaCl溶液(MgCl2)NaOH溶液、稀HClCCl2(HCl)H2O、浓H2SO4DNO(NO2)H2O、无水CaCl2【变式探究】(2018·北京卷)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

是()选项ABCD实验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

红棕色高频考点二氧化还原反应中相关概念的判断例2.(重庆巴蜀中模拟)LiAlH4是重要的储氢材料,可与水发生反应:LiAlH4+2H2O===LiAlO2+4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氢气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LiAl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若生成标准状况下4.48LH2,则转移0.4mol电子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变式探究】(广东中山纪念中学模拟)含氟的卤素互化物通常做氟化剂,使金属氧化物转化为氟化物,如2Co3O4+6ClF3===6CoF3+3Cl2+4X。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X与O3互为同位素B.ClF3中氯元素为+4价C.Co3O4在反应中做氧化剂D.1molCo3O4参加反应转移9mol电子高频考点三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例3.(河南省实验中学模拟)已知:Co2

O3、Cl2、Fe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3Cl2+6FeI2(少量)===2FeCl3+4FeI3B.Cl2(少量)+FeI2===FeCl2+I2C.Co2O3+6HCl(浓)==

=2CoCl2+Cl2↑+3H2OD.Co2O3+2Fe2++6H+===2Fe3++2Co2++3H2O【变式探究】(福建泉州五中模拟)已知2Fe3++2I-===I2+2Fe2+、2Fe2++Br2===2Br-+2Fe3+。现向含

有FeBr2、FeI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的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氧化性:Br2>Fe3+>I2②原溶液中Br-一定被氧化③通入氯气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被氧化④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还存在Fe2+⑤若取少量

所得溶液,加入CCl4后静置,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Fe2+、Br-均被完全氧化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高频考点四价态规律、守恒规律的应用例4

.(安徽淮北一中模拟)已知G、Q、X、Y、Z均为含氯元素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未配平):①G―→Q+NaCl②Q+H2O――→电解X+H2③Y+NaOH―→G+Q+H2O④Z+NaOH―→Q+X+H2O这五种化合物中Cl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G、

Y、Q、Z、XB.X、Z、Q、G、YC.X、Z、Q、Y、GD.G、Q、Y、Z、X【变式探究】(江苏苏州中学模拟)用CuS、Cu2S处理酸性废水中Cr2O2-7,发生反应如下。反应Ⅰ:CuS+Cr2O2-7+H+―→Cu2++SO2-4+Cr3++H2O(未配

平)反应Ⅱ:Cu2S+Cr2O2-7+H+―→Cu2++SO2-4+Cr3++H2O(未配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Ⅰ、Ⅱ中Cu2+和SO2-4都是氧化产物B.处理1molCr2O2-7时反应

Ⅰ、Ⅱ中消耗H+的物质的量相等C.反应Ⅱ中参与反应的还原剂、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D.反应Ⅰ、Ⅱ中处理1molCr2O2-7,转移电子数不相等高频考点五强弱规律、先后规律的应用例5.(辽宁阜新实验中学模拟)现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①2FeCl

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③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若某溶液中含有Fe2+、Cl-和I-,要除去I-而不氧化Fe2+

和Cl-,可以加入的试剂是()A.Cl2B.KMnO4C.FeCl3D.HCl【变式探究】(河北冀州中学模拟)现有下列三个反应:①Cl2+FeI2===FeCl2+I2②2Fe2++Br2===2Fe3++2Br-③Co2O3+6HCl(浓)===2CoCl2+Cl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I2、Fe3+、Cl2B.氧化性:Cl2>Co2O3>Fe3+C.根据反应①一定可以推理得到Cl2+FeBr2===FeCl2+Br2D.在反应③中当有1molCo2O3参

加反应时,有1molHCl被氧化高频考点六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综合应用例6.(湖南衡阳八中模拟)含氰化物的废液乱倒或与酸混合,均易生成有剧毒且易挥发的氰化氢。工业上常采用碱性氯化法来处理高浓度氰化物污水,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N-+OH-+C

l2―→CO2+N2+Cl-+H2O(未配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其中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Cl2是氧化剂,CO2和N2是氧化产物B.上述离子方程式配平后,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2C.该反应中,若有1molCN-发生反应,则有5NA

个电子发生转移D.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CN-在正极区发生反应【方法技巧】首先分析题意的考查点,再确定用什么规律解决问题。涉及“几种元素被氧化(或还原)”或“谁先被氧化(或还原)”问题,用先后规律解答;涉及电子转移数或氧化剂(氧化产物)与还原剂(还原产物)比例问题,必然用守恒规

律解答;涉及能否发生某反应,一般属于强弱规律,而判断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的物质之间反应的化合价变化问题,则要依据价态归中规律。【变式探究】(天津新华中学模拟)环保督察不是“一阵风”,生态环境部对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高

度重视。氰化物是污染水体的重要物质,该类物质有剧毒,特别是HCN具有挥发性,毒性更大。一般可采用次氯酸钠法进行处理,该处理方法的原理可分如下两步。步骤①:NaCN与NaClO反应生成NaOCN和NaCl;步骤②:NaOCN与NaClO

反应生成Na2CO3、CO2、NaCl和N2。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NaCN与NaOCN中C、N的化合价分别相等B.步骤①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C.步骤②的氧化产物是CO2、Na2CO3、N2D.步骤②生成标准状况下5.6L气体时,转移

0.75mol电子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37721
  • 被下载 92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橙臻网精品文库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兔子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