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臻网精品文库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06讲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精讲)(解析版)

DOC
  • 阅读 1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7 页
  • 大小 300.500 KB
  • 2022-12-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06讲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精讲)(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06讲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精讲)(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06讲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精讲)(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06讲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精讲)(解析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06讲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精讲)(解析版)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06讲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精讲)(解析版) .doc,共(17)页,300.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525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六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核心素养分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化学反应和离子反应的异同点;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溶液中离子导电的规律,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理解化学反应和离子反应,并运用离子反应解决实际问题。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不同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差异分析推理,理解溶液中电解质的电离特点和导电规律;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能运用正确的模型理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重点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物质的电离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基础知识成网络: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属于电解质。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乙醇等。电解质非电解质相同点均为化合物不同点水溶液或熔融状态能导电水溶液和熔融状态都不能导

电本质区别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发生电离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自身不能发生电离所含物质类型酸:如H2SO4、HCl、HNO3等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CO、P2O5碱:如NaOH、Ca(OH)2等盐:如NaCl

、KNO3、NaHSO4、CaCO3等非酸性气态氢化物:NH3金属氧化物:如Na2O、CaO、MgO等水H2O部分有机物:蔗糖、酒精【易错警示】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②电

解质不一定导电,如固态NaCl、液态HCl等;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铁、铝等金属单质。③电解质一定是指自身电离生成离子的化合物,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的离子不是它自身电离产生的,不属于电解质,

如CO2、SO2、NH3、SO3等非电解质。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H2CO3、H2SO3、NH3·H2O、H2SO4自身能电离,是电解质。④电解质与金属的导电原理不同。电解质的导电是由于自由移动的阴、阳

离子定向移动产生的;金属导电是由于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则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是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则弱电

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归纳总结】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比较: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定义溶于水后几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溶于水后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化合物类型离子化合物及具有强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某些具有弱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电离程度几乎100%完全电离只有部分电离电离过

程不可逆过程,无电离平衡可逆过程,存在电离平衡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水分子不计)只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不存在电解质分子既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又有电解质分子实例绝大多数的盐(包括难溶性盐)强酸:H2SO4、HCl、HClO4等强碱:Ba(OH)2Ca(HO)2等弱酸:H2CO3、CH3C

OOH等。弱碱:NH3·H2O、Cu(OH)2Fe(OH)3等。电离方程式KNO3=K++NO-3H2SO4=2H++SO2-4NH3·H2ONH+4+OH-H2SH++HS-HS-H++S2-二、电离与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

离子的过程。电离条件:酸的电离条件是溶于水,盐和碱的电离条件是溶于水或熔融,金属氧化物的电离条件是熔融。2.电离方程式书写方法(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表示。如H2SO4、NaOH、(NH4)2SO4的电

离方程式分别为H2SO4===2H++SO2-4、NaOH===Na++OH-、(NH4)2SO4===2NH+4+SO2-4。(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表示。①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电离程度逐步减弱,以第一步电离为主。如H2S的电离方程式为H2SH++HS-;H

S-++S2-。②多元弱碱分步电离,但一步写出。如Cu(OH)2Cu2++2OH-。③两性氢氧化物双向电离。如Al(OH)3的电离方程式:H++AlO-2+H2OAl(OH)3Al3++3OH-。(3)酸式盐:①

强酸酸式盐完全电离,一步写出。如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2-4,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②多元弱酸酸式盐,第一步完全电离,其余部分电离。如NaHCO3===Na+

+HCO-3,HCO-3H++CO2-3。3.金属导电与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对比(1)金属导电是由于自由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定向移动,温度高、金属阳离子振动幅度大,自由电子定向移动阻力增大,金属导电性变弱。(2)电解

质溶液之所以导电,是由于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决定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和离子的电荷数,和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联系。但温度升高时,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增大、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会增强。知识点二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1、离子反应(1)概念:

凡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2)本质: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减小或子种类发生改变。(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①复分解反应类型:②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强氧化性物质+强还原性物质―→弱氧化性物质+弱还原性物质。如FeCl3溶液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

==2Fe2++Cu2+。③络合反应:生成稳定的络合物或络合离子。如向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④盐类的水解反应:在溶液中盐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如NH4Cl水解离子方程式为NH+4+H2

ONH3·H2O+H+。⑤电化学反应:实质为氧化还原反应,但需要添加电解或通电条件。2、离子方程式及书写(1)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所谓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即是在反应前后数目发生

变化的离子。(2)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可以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如:H++OH-=H2O可以表示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的中和反应。(3)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书写离子方程式按照“一写、二改、三消、四查”的步骤书写。应注意的是,第二步“改”是关键:把易溶于水

、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难溶、难电离、气体、单质、氧化物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以CaCO3与盐酸的反应为例【特别提醒】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注意事项①微溶物处理方式有三种情况:出现在生成物中写化学式;作反应物处于溶液状态写离子符号;作反应物处于浊液或固态时写

化学式。②单一离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不要忘记“”。③NH+4与OH-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NH3·H2O,在浓溶液中并加热时生成NH3(g)和H2O。④浓HCl、浓HNO3在离子方程式中写离子符号,浓H2SO4不写离子符号。⑤HCO-3、HS-、HSO-3等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拆

开写。⑥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可溶性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可溶性盐)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非电解质、弱电解质、难溶物、气体、单质、氧化物均用化学式表示。⑦离子方程式要遵循质量守恒、电荷守恒,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还要遵循得失电子守恒。【

知识拓展】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时高考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与用量有关的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正误的判断及其应用。解决此类问题的难点在量的关系及进行的配平。在解决过程中可按照其成因进行分类,了解其原理,届可以顺利解决。1、连续型

反应指反应生成的离子因又能跟剩余(过量)的反应物继续反应而跟用量有关。(1)可溶性多元弱酸(或其酸酐)与碱溶液反应。如CO2通入NaOH溶液中,先生成碳酸盐,再生成酸式盐:①碱过量(CO2少量):CO2+2OH

-===CO2-3+H2O;②碱不足(CO2过量):CO2+OH-===HCO-3。(2)多元弱酸(或其酸酐)与更弱酸的盐溶液。如CO2通入NaAlO2溶液中,先生成碳酸盐,再生成酸式盐:①NaAlO2过量(CO2少量):2AlO-2+CO2+3H2O===2Al(OH)3↓+CO2-3;②

NaAlO2不足(CO2过量):AlO-2+CO2+2H2O===Al(OH)3↓+HCO-3。(3)多元弱酸盐与强酸反应。如Na2CO3溶液与稀盐酸,先反应生成酸式盐,然后生成二氧化碳:盐酸不足:CO2-3+H+===HCO-3;盐酸过量:C

O2-3+2H+===CO2↑+H2O。(4)铝盐溶液与强碱溶液,如在铝盐中滴入强碱,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然后溶解生成偏铝酸根:铝盐过量(NaOH少量):Al3++3OH-===Al(OH)3↓;强碱过量

(NaOH过量):Al3++4OH-===AlO-2+2H2O。(5)NaAlO2溶液与强酸溶液,在偏铝酸盐中滴加强酸,先生存氢氧化铝,然后溶解,生成铝离子:NaAlO2过量:AlO-2+H++H2O===Al(OH)3↓;强酸过量:AlO-2+4H+===Al3++2H2O。(6)Fe与稀

HNO3溶液,在硝酸中逐渐加入铁,先生存三价铁,铁过量,生成二价铁:Fe过量:3Fe+2NO-3+8H+===3Fe2++2NO↑+4H2O;HNO3过量:Fe+NO-3+4H+===Fe3++NO↑+2H2O。2、先后型反应:一种反应物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成离子,都能跟另一种

反应物的组成离子反应,但因反应次序不同而跟用量有关。又可称为竞争型。(1)非氧化还原型的离子反应如:向含有Na+、OH-、CO2-3、AlO-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因为结合质子的能力:OH->AlO-2>CO2-3,故反应的先后顺序为:①H++OH-===H2O②H++AlO-2+

H2O===Al(OH)3↓③CO2-3+H+===HCO-3④HCO-3+H+===CO2↑+H2O⑤最后生成Al(OH)3沉淀进一步与H+反应:Al(OH)3+3H+===Al3++3H2O(2)氧化还原型的离子反应对于氧化还原反应,按“先强后弱”

的顺序书写,即氧化性(或还原性)强的优先发生反应,氧化性(或还原性)弱的后发生反应,该类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如下:第一步:确定反应的先后顺序:(氧化性:HNO3>Fe3+,还原性:I->Fe2+>Br-)。如向FeI2溶液中通入Cl2,I-先与Cl2发生反应。第二步

:根据用量判断反应发生的程度,如少量Cl2与FeI2溶液反应时只有I-与Cl2反应:2I-+Cl2===2Cl-+I2。足量Cl2与FeI2溶液反应时溶液中的I-和Fe2+均与Cl2发生反应:2Fe2++4I-+3Cl2===2Fe3++2I2+6Cl-。第三步:用“少量定1法”书写

离子方程式,即将“量”少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进行书写。3、配比型反应:当一种反应物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离子参与反应时,因其组成比例不协调(一般为复盐或酸式盐),当一种组成离子恰好完全反应时,另一

种组成离子不能恰好完全反应(有剩余或不足)而跟用量有关。书写方法为“少定多变”法(1)“少定”就是把相对量较少的物质定为“1mol”,若少量物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离子参加反应,则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物

质组成比相符。(2)“多变”就是过量的反应物,其离子的化学计量数根据反应实际需求量来确定,不受化学式中的比例制约,是可变的。如少量NaHCO3与足量Ca(OH)2溶液的反应:“少定”——即定HCO-3的物质的量为1mol,“多变”——1molHCO-3能与1molOH-发生反应,得到1mo

lH2O和1molCO2-3、1molCO2-3再与1如如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溶液呈中性时:2H++SO2-4+2OH-+Ba2+===BaSO4↓+2H2O;SO2-4完全沉淀时:H++SO2-4+Ba2++OH-===H2O+BaSO4↓

。【注意事项】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技巧(1)多元弱酸盐与强酸反应时,应注意反应物的用量。如在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离子方程式为CO2-3+H+===HCO-3;若盐酸过量,离子方程式为

CO2-3+2H+===CO2↑+H2O。(2)CO2(或SO2)与强碱溶液反应时,应注意CO2(或SO2)是否过量。一般地,若CO2(或SO2)少量,产物为碳酸盐(或亚硫酸盐),若CO2(或SO2)过量,产物为碳酸氢盐(或亚硫酸氢盐)。如将少量CO2气体通

入澄清石灰水中,离子方程式为CO2+Ca2++2OH-===CaCO3↓+H2O;若通入过量的CO2,离子方程式为CO2+OH-===HCO-3。(3)酸式盐与碱反应时,应注意物质之间“量”的关系。如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的反应,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的反应,Ca(

HCO3)2溶液与NaOH溶液的反应等。对于这类反应要按照“以少定多”的原则进行书写,即先假定少量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1,根据少量物质的化学式,写出参加反应的离子数目,然后根据少量物质的离子数目来确定过量物质的离子数目。如少量的NaHCO3溶

液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OH-+Ba2+===BaCO3↓+H2O;若NaHCO3溶液过量,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CO-3===BaCO3↓+2H2O+CO2-3。(4)强氧化剂遇到两种还原性离子时,应注意氧化剂是否过量。如将少量的Cl2通入到F

eBr2溶液中,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若Cl2过量,则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典型题分析】高频考点一电解质及其电离例1.下列有关电解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碳酸钙在水中

的溶解度很小,其溶液的电阻率很大,所以碳酸钙是弱电解质B.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虽小,但溶解的碳酸钙全部电离,所以是强电解质C.SO3和氨的水溶液导电性都很好,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所以水是非电解质【答案】B【解析】CaCO3属于盐类,是强电解质,A项错误,B项正确;

SO3溶于水生成H2SO4,NH3溶于水生成NH3·H2O,H2SO4和NH3·H2O是电解质,而SO3和NH3是非电解质,C项错误;H2O是弱电解质,D项错误。【易错警示】(1)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如Cu、NaCl溶液。(2)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如固态NaCl、液态HC

l等;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铁、铝等金属单质。(3)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如CO2、SO2、SO3、NH3的水溶液虽能导电,但均是非电解质。(4)电解质的强弱与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溶解性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如碳酸钙,其溶

解度小,溶液导电性差,但其属于强电解质。(5)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弱,如极稀的NaCl溶液的导电能力不如浓氨水的导电能力强。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则导电能力越强。【变式探究】下

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aHSO4===Na++H++SO2-4B.Ba(OH)2===Ba2++OH-2C.Al2(SO4)3===2Al+3+3SO-24D.H2CO32H++CO2-3【答案

】A【解析】B中OH-的系数为2,不能合并写作“OH-2”;C中Al3+与SO2-4的离子符号不正确;D中H2CO3是二元弱酸,其电离方程式应分步书写。高频考点二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例2.(新课标Ⅲ)对于下列实验,能正确描

述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用Na2SO3溶液吸收少量Cl2:2-2322343SO+Cl+HO=2HSO+2Cl+SO−−−B.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2++223Ca+HO+CO=CaCO+2HC.向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Cl3:3++2+2

222Fe+HO=O+2H+2FeD.同浓度同体积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4NH32+OH=NHHO-【答案】A【解析】用Na2SO3溶液吸收少量的Cl2,Cl2具有强氧化性,可将部分SO2-3氧化为SO2-4,同时产生的氢离子

与剩余部分SO2-3结合生成HSO-3,Cl2被还原为Cl-,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SO2-3+Cl2+H2O=2HSO-3+2Cl-+SO2-4,A正确;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H2CO3

是弱酸,HCl是强酸,弱酸不能制强酸,故不发生反应,B错误;向H2O2中滴加少量的FeCl3,Fe3+的氧化性弱于H2O2,不能氧化H2O2,但Fe3+能催化H2O2的分解,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H2O23+Fe2H2O+O2↑,C错

误;NH4HSO4电离出的H+优先和NaOH溶液反应,同浓度同体积的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氢离子和氢氧根恰好完全反应,正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应为:H++OHˉ=H2O,D错误。【变式探究】(2

019·江苏卷)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室温下用稀NaOH溶液吸收Cl2:Cl2+2OH−==ClO−+Cl−+H2OB.用铝粉和NaOH溶液反应制取少量H2:Al+2OH−==AlO2-+H2↑C.室温下用稀HNO3溶解铜:Cu+2NO3-+2H

+==Cu2++2NO2↑+H2OD.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H2SiO3↓+2Na+【答案】A【解析】NaOH为强碱,可以拆成离子形式,氯气单质不能拆,产物中NaCl和NaClO为可溶性盐,可

拆成离子形式,水为弱电解质,不能拆,故A正确;该离子方程式反应前后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故B错误;室温下,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NO3-+8H+=2NO↑+3Cu2++4H2O,故C错误;Na2Si

O3为可溶性盐,可以拆成离子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故D错误。【举一反三】(天津卷)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aCO3与稀硝酸反应:2-+322CO+2H=HO+COB.FeSO4溶

液与溴水反应:2+3+-22Fe+Br=2Fe+2BrC.NaOH溶液与过量H2C2O4溶液反应:-2-224242HCO+2OH=CO+2HOD.C6H5ONa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65226532CHO+CO+H

O=2CHOH+CO【答案】B【解析】CaCO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是固体难溶物,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322CaCO2HCa+HOCO++=+,故A错误;FeSO4溶液与溴水反应时,溴

单质氧化了亚铁离子,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322FeBr2Fe2Br++−+=+,故B正确;氢氧化钠与过量的草酸反应,说明氢氧化钠的量不足,生成草酸氢钠,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24242HCO+OH=HCO+HO,故C错误;苯酚钠中通入少量或过量二氧化碳都生成苯

酚和碳酸氢钠,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强于碳酸氢根,故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6522653CHO+CO+HO=CHOH+HCO,故D错误;答案选B。高频考点三离子方程式的应用例3.(新课标Ⅱ)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可对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其原理如下图所示。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A.海水酸化能引起HCO-3浓度增大、CO2-3浓度减小B.海水酸化能促进CaCO3的溶解,导致珊瑚礁减少C.CO2能引起海水酸化,其原理为HCO-3H++CO2-3D.使用太阳能、氢能

等新能源可改善珊瑚的生存环境【答案】C【解析】海水酸化,H+浓度增大,平衡H++CO2-3HCO-3正向移动,CO2-3浓度减小,HCO-3浓度增大,A正确;海水酸化,CO2-3浓度减小,导致CaCO3溶解平衡

正向移动,促进了CaCO3溶解,导致珊瑚礁减少,B正确;CO2引起海水酸化的原理为:CO2+H2OH2CO3H++HCO-3,HCO-3H++CO2-3,导致H+浓度增大,C错误;使用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燃

烧,从而减少CO2的排放,减弱海水酸化,从而改善珊瑚礁的生存环境,D正确;答案选C。【变式探究】(2019·新课标Ⅲ)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B.水中的NO-3、SO2-4、Cl-通过阴离子树脂后被除去C.通过净化处理后

,水的导电性降低D.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OH-===H2O【答案】A【解析】离子交换法净化水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活性基团上具有离子交换能力的H+和OH-与水中阳、阴离子杂质进行交换,将水中阳、阴离子杂质截留在树脂上,进入水中的H+和OH-重新结合成水而达到纯化水的目的。凡能与阳离

子起交换作用的树脂称为阳离子交换树脂,与阴离子起交换作用的树脂称为阴离子交换树脂。结合上述分析及电荷守恒可知,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总数增多,A错误;水中的NO-3、SO2-4、Cl-被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除去,B正确;通过净化处理后,水中的离子浓度降

低,水的导电性降低,C正确;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交换时产生的H+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时与OH-反应生成H2O,离子方程式为H++OH-===H2O,D正确。高频考点四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例4.焦亚硫酸钠(Na2S2O5)有广泛的用途,实验室中通过如下方法制备:①不断搅拌条

件下,在饱和Na2CO3溶液中缓缓通入SO2至反应完全;②取下三颈烧瓶,测得反应液的pH=4.1;③将溶液蒸发浓缩、结晶、过滤得焦亚硫酸钠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可利用Na2SO3和较浓的硫酸制备少量S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酸浓度太大不利于SO2气体逸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备、收集干燥的SO2气体时,所需仪器如下。装置A是气体发生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口,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f。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Na2S2O5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强碱性条件下利用Na2S2O5氧化HCOONa的方法可制备保险粉连二

亚硫酸钠(Na2S2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实验室用Na2SO3和硫酸制备少量SO2气体时,若硫酸浓度太大,则c(H+)较小,导致复分解反应速率慢。若硫酸浓度太小,

则由于SO2气体易溶于水,也不利于SO2气体逸出。收集SO2时,应先干燥,再用向上排空气法(长进短出)收集;又因SO2易溶于水,要有防倒吸装置(安全装置)。(2)反应终止时溶液的pH=4.1,可推测反应的产物是N

aHSO3而不是Na2SO3,NaHSO3是弱酸的酸式盐,书写离子方程式时要注意拆分形式。起始原料是SO2和Na2CO3,目标产物是Na2S2O5,根据质量守恒可写出化学方程式。(3)书写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关键是确定H

COONa的氧化产物,在强碱性条件下,HCOONa中+2价碳必被氧化为CO2-3。【答案】(1)Na2SO3+H2SO4===Na2SO4+SO2↑+H2O浓硫酸中只有少量H2SO4电离,c(H+)很小,导致复分解反

应速率慢decb防止倒吸(2)CO2-3+2SO2+H2O===2HSO-3+CO2Na2CO3+2SO2===Na2S2O5+CO2(3)HCOO-+S2O2-5+OH-===CO2-3+S2O2-4+H2O【变式探究】请按要求书写下列离子方程式:(1)将NaHSO4溶液滴

到Ba(OH)2溶液中,当溶液恰好呈中性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向Ba(HCO3)2溶液中滴入NaHSO4溶液,至沉淀

完全,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入NaHSO4溶液,此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2mol·L-1的NH4Al(SO4)2溶液与0.3mol·L-1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当溶液呈中性时,n(H+)=n(OH-),可假设Ba(OH)2为1mol,即Ba2+为1mol,OH-为2mol,需要2molNaH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2-4+Ba2++2OH-===BaSO4↓+2H2O;(2)向Ba(HCO3)2溶液中滴入NaH

SO4溶液,至沉淀完全,n(Ba2+)=n(SO2-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2-4+H++HCO-3===BaSO4↓+H2O+CO2↑,此时HCO-3过量,继续加入NaHSO4溶液,HCO-3与H+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

H2O;(3)NH4Al(SO4)2与Ba(OH)2按照2∶3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硫酸钡和硫酸铵,离子方程式:2Al3++3SO2-4+3Ba2++6OH-===2Al(OH)3↓+3BaSO4↓。【答案】(1)2H++SO2-4+Ba2++2OH-===BaSO4↓+2H2O(2)B

a2++SO2-4+H++HCO-3===BaSO4↓+H2O+CO2↑HCO-3+H+===CO2↑+H2O(3)2Al3++3SO2-4+3Ba2++6OH-===2Al(OH)3↓+3BaSO4↓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37721
  • 被下载 92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橙臻网精品文库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兔子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