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臻网精品文库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05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精练)(解析版)

DOC
  • 阅读 1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72.000 KB
  • 2022-12-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05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精练)(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05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精练)(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05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精练)(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05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精练)(解析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05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精练)(解析版)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05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精练)(解析版) .doc,共(9)页,72.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525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山西大学附中模拟)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B.化妆品中添加甘油可以起到保湿作用C.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不能用于导电材料D.葡萄与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在一

起可以保鲜【答案】C【解析】A选项,乙醇汽油可降低CO排放量,有效降低碳氢化合物、酮类等污染物的浓度,减少汽车尾气污染,A正确;B选项,甘油具有吸湿性,添加到化妆品中有保湿作用,B正确;C选项,某些有机高分

子聚合物可以做导电材料,如聚乙炔、聚苯胺等,故C错误;D选项,葡萄在成熟过程中会释放出乙烯,高锰酸钾溶液可吸收乙烯,防止水果过度成熟或提早成熟,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D正确。2.(江西省临川一中质检)化学与环

境、材料、能源等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焚烧废旧塑料以防止“白色污染”B.大量CO2的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形成C.积极开发风力、太阳能发电,改善能源结构D.水晶、钻石、红宝石等装饰品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答案】C【解析】焚烧废旧塑料会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环境,故A错误;CO

2是大气的组成成分,大量CO2的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故B错误;风力、太阳能对环境无影响,故C正确;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O2,钻石的主要成分是金刚石,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以上各物质的主要成分都不是硅

酸盐,故D错误。3.(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模拟)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探索认知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贯穿始终。以下说法从化学视角理解,错误的是()A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唐)诗中包含了丁达尔效应B高奴出

脂水,颇似淳漆,燃之如麻(宋)文中提到的“脂水”指油脂C水银乃至阴之毒物,因火煅丹砂而出(明)这段记载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百宝都从海舶来,玻璃大镜比门排(清)制玻璃的某成分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答案】B【解析】A项,雾属于胶体,可见光通过时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正确

;B项,根据描述可知“脂水”指的是石油,错误;C项,丹砂的主要成分是HgS,由丹砂煅烧制水银(Hg),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项,制玻璃的成分之一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正确。4.(山东日照一中质检)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①混合物: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银、福尔

马林、淀粉②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叫作氧化物③CO2、NO2、P2O5为酸性氧化物,Na2O、Na2O2为碱性氧化物④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⑥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⑦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

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A.全部正确B.①②⑤⑦C.②③⑥D.④⑥【答案】D【解析】①中水银为纯净物;②中也可能为含氧酸、含氧酸盐或碱式盐等;③中NO2不是酸性氧化物,Na2O2是过氧化物;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⑦有单质

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5.(沈阳二中模拟)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外观上无法区分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B.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在10-9~10-7m之间,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C.Fe(OH)

3胶体电泳的实验中,阴极附近颜色加深,阳极附近颜色变浅,证明Fe(OH)3胶体带正电D.将碳酸钙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纳米碳酸钙,化学性质没有明显变化【答案】D【解析】A项,FeCl3溶液呈棕黄色,Fe(OH)3胶体呈红褐色,可以从外观上区分二者,错误;B项,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

0-7m之间的分散系,纳米材料不是分散系,错误;C项,Fe(OH)3胶体电泳的实验中,阴极附近颜色加深,阳极附近颜色变浅,是因为Fe(OH)3胶体中胶粒带正电,而胶体呈电中性,错误;D项,颗粒大小变化了,组成微粒没有变化,

化学性质没有明显变化,正确。6.(湖南长沙一中模拟)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没有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葡萄酒中添加二氧化硫B.长途运输鱼苗时,人们常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固体C.用过氧化氢溶液漂洗衣服上的污渍D.夏天超市用干冰给物质降温【

答案】D【解析】葡萄酒中添加二氧化硫的作用是抗氧化、防腐、杀菌,利用了SO2的化学性质,A项不符合题意;加入的过氧化钙与水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氧气,B项不符合题意;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可以漂白衣物,C项

不符合题意;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受热后直接汽化,吸收周围的热量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所以这种做法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D项符合题意。7.(河北石家庄二中模拟)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如表所示

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甲乙、丙、丁①常见干燥剂浓硫酸、石灰石、碱石灰②常见合金不锈钢、青铜、生铁③腐蚀品浓硫酸、烧碱、硝酸④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铁⑤弱电解质醋酸、一水合氨、水其中正确的组合是()A.①②B.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④⑤【答案】

C【解析】石灰石不能用作干燥剂,故①错误;不锈钢、青铜、生铁都是合金,故②正确;浓硫酸、烧碱和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故③正确;过氧化钠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④错误;醋酸、一水合氨、水都存在电离平衡,故⑤正确。8.(河北正定中学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的气化、液化是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化学

变化B.C60、液氯是单质,HD、干冰是化合物C.烟、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可用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金属表面的石蜡【答案】C【解析】A项中煤的气化、液化也为化学变化;B项中HD也是单质;D项中Na2CO3溶液呈碱性,能使油脂发生水解反应

,但石蜡的成分是烃类,故热的饱和Na2CO3溶液无法除去金属表面的石蜡。9.(辽宁葫芦岛高级中学质检)下列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会产生新元素B.向煮沸的1mol·L-1NaOH溶液中滴加Fe

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C.有沉淀析出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D.液氯、乙醇、NH3均属于非电解质【答案】C【解析】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不产生新元素,A项错误;制备Fe(OH)3胶体是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并继续煮沸至液体

呈红褐色,B项错误;有沉淀析出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饱和溶液在外界条件变化时析出溶质,属于物理变化,C项正确;液氯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项错误。10.(黑龙江双鸭山一中模拟)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

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项工作可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生物技术等方面B.“钴酞菁”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C.此项工作可

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D.“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答案】D【解析】“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D错误。11.(山东青岛二中调研)有些古文或谚语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解释

不合理的是()选项古文或谚语化学解释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只发生物理变化B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置换反应C煮豆燃豆萁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雷雨发庄稼自然固氮【答案】A【解析】“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句中涉及的反应有石灰石加热分解生成CaO和二氧化碳,生石灰与水的

反应,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皆为化学变化,A项错误;“曾青”是CuSO4溶液,铁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B项正确;“豆萁”是大豆的秸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燃烧纤维素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项正确;雷雨天气时发生的主

要化学反应有N2+O2=====放电2NO,2NO+O2===2NO2,3NO2+H2O===2HNO3+NO,HNO3与土壤中的弱酸盐反应生成硝酸盐,农作物吸收NO-3中化合态的N而生长旺盛,其中第一个反应属于自然固氮,D项正确。12.(江苏淮阴中学模拟)现有甲、乙

、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甲同学向1mol·L-1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乙同学直接加热煮沸饱和FeCl3溶液;丙同学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试回答下列问题:(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

学是;若丙同学实验中不停止加热,会看到。(2)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3)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①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②向其

中加入稀硫酸,产生的现象是。【答案】(1)丙红褐色沉淀(2)用激光笔照射,若有一条光亮的“通路”,则有胶体生成(3)①Fe(OH)3胶粒带正电②先生成红褐色的沉淀,后溶解为黄色溶液【解析】(1)甲同学向1mol·L-1氯化铁溶液中加入

少量的NaOH溶液,会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三价铁会水解生成红褐色沉淀;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若丙同学

实验中不停止加热,会看到红褐色沉淀。(2)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可用来鉴别胶体,当用激光笔照射胶体时,会有一条光亮的“通路”。(3)①通电时带正电荷的粒子向阴极移动,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证明Fe(OH)3胶粒带正电。②向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H2SO4溶液,H2SO4电离出的S使F

e(OH)3胶体发生聚沉,H+使Fe(OH)3沉淀溶解,会观察到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消失。13.(浙江台州中学模拟)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如图为

一“链状连环”图案,图案上由左到右分别写了H2、CO2、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由左到右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请填写下列空白:(1)请将分类

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两种物质都不是电解质()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两种物质都是盐(2)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mol·L-1的如图中一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可制得一种红褐色胶体。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

如何用较简单的方法判断胶体是否制备成功?。③向该胶体中逐滴加入盐酸,会出现一系列变化:a.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b.随后红褐色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答案】(1)ACBD(2)①FeCl3+3H2OFe(OH)3(胶体)+3HCl②若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

尔效应,则制备成功,否则不成功③a.电解质溶液稀盐酸使Fe(OH)3胶体发生聚沉,产生Fe(OH)3沉淀b.Fe(OH)3+3H+==Fe3++3H2O【解析】(1)H2和CO2都不是电解质,CO2、Na2O都是氧化物,Na2O和Na

Cl都是钠的化合物,NaCl和FeCl3都是盐。(2)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体。少量稀盐酸可使Fe(OH)3胶体发生聚沉产生沉淀,当稀盐酸的量较多时,Fe(OH)3沉淀与HCl发生中和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OH)3

+3H+==Fe3++3H2O。14.(安徽淮北一中模拟)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如图为一“链状连环”图案,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从左到右A、B

、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两种物质都是非电解质________;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________;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________;两种物质都

是盐________。(2)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mol·L-1的如图中一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可制得一种红褐色胶体。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如何用较简单的方法判断胶体是否制备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向该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会出现一系列变化:a.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随后红褐色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CBD(2)①FeCl3+3H2O=====△Fe(OH)

3(胶体)+3HCl②若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则制备成功,否则不成功③a.电解质溶液稀盐酸使Fe(OH)3胶体发生聚沉,产生Fe(OH)3沉淀b.Fe(OH)3+3H+===Fe3++3H2O【解析】(1)NH3和CO2都是非电解质;CO2和Na2

O都是氧化物;Na2O和NaCl都是钠的化合物;NaCl和FeCl3都是盐,据此可得出答案。(2)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体。少量稀盐酸可使Fe(OH)3胶体发生聚沉,产生Fe(OH)3沉淀,当稀盐酸的量较多时

,Fe(OH)3沉淀与HCl发生中和反应而溶解,离子方程式为Fe(OH)3+3H+===Fe3++3H2O。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37721
  • 被下载 92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橙臻网精品文库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兔子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