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臻网精品文库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考点15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

DOC
  • 阅读 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4 页
  • 大小 728.500 KB
  • 2022-12-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考点15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考点15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考点15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考点15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考点15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2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考点15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doc,共(24)页,728.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507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考点15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一、镁和铝的性质金属项目镁(Mg)铝(Al)原子结构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原子最外层3个电子原子半径1.60×10−10m1.43×10−10m化合价+2+3单质性质物理性质镁和铝都是密度较小、熔点较低、硬度较小的银白色金属,但镁和铝相比较,铝的硬度比镁的稍

大,熔点和沸点都是铝比镁的高活泼性较活泼较活泼抗腐蚀性在空气中都能跟氧气反应,表面覆盖一层致密而坚硬的氧化物薄膜,都具有高腐蚀性能与O2反应2Mg+O22MgO4Al+3O22Al2O3与卤素单质、硫等反应Mg+Cl2点燃MgCl2Mg+S△MgS2Al+3Cl2点燃2AlCl32Al+3S△A

l2S3与酸反应Mg+2H+Mg2++H2↑2Al+6H+2Al3++3H2↑与水反应Mg+2H2O△Mg(OH)2+H2↑不反应与碱反应不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与氧化物反应2Mg+CO2点燃2MgO+C2Al+Fe2O3高温2Fe+Al2O

3结论镁、铝均为较活泼的金属,但镁的金属性强于铝解释核电荷数镁小于铝,而原子半径镁大于铝,故核对最外层的电子引力镁小于铝,即Al比Mg难失电子,金属性弱于Mg主要用途镁合金汽车、飞机制造、照明弹等铝合金汽车、船舶、飞机制造、防锈油漆、导线、电缆等铝热反应2Al+Fe2O32Fe

+Al2O34Al+3MnO23Mn+2Al2O3在实验室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铝热反应,实验现象是当外露部分镁条刚刚燃烧完毕时,纸漏斗内混合物立即剧烈反应,发出耀眼的光芒,产生大量的烟。纸漏斗被烧破,有红热状的液珠落入蒸发皿内的细沙上,液珠冷却后变为黑色固体(落下

的是铁珠)。铝热反应是指工业上用铝粉来还原一些金属氧化物,得到Fe、V、Cr、Mn等难溶金属的一类反应。铝热反应的实质是铝在高温条件下将活动性比铝弱的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二、氧化铝和氢氧化铝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两性

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名称氧化铝氢氧化铝化学式Al2O3Al(OH)3类别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物理性质高熔点,高沸点,高硬度,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固体,具有吸附性化学性质①与强酸反应:Al2O

3+6H+2Al3++3H2O②与强碱反应:Al2O3+2OH-22AlO−+H2O①两性:Al(OH)3+3H+Al3++3H2OAl(OH)3+OH-2AlO−+2H2O②热稳定性:2Al(OH)3Al2O3+3H2O

用途炼铝原料、制作耐火材料可用作吸附剂、媒染剂和净水剂;治疗胃酸;可作为制造瓷釉、耐火材料、防水织物的原料三、“铝三角”及其应用1.具体反应Al(OH)3+OH−2AlO−+2H2OAl(OH)3+3H+Al3++3H2OAl3++3OH−Al(OH)3↓2AlO−+H++H2OAl(OH)

3↓2AlO−+4H+Al3++2H2OAl3++4OH−2AlO−+2H2OAl3++32AlO−+6H2O4Al(OH)3↓2.应用(1)判断离子共存问题Al3+与OH−及2AlO−、23CO−、S2−等弱酸

根阴离子或2AlO−与H+、3HCO−以及弱碱阳离子Al3+、Fe3+等因生成沉淀或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2)鉴别(利用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①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②向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开始无明显现象

,后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3)分离提纯①利用Al能溶于强碱溶液,分离Al与其他金属的混合物。②利用Al2O3,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分离Al2O3与其他金属氧化物。③利用Al(OH)3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分离A

l3+与其他金属阳离子。四、硫酸铝钾——KAl(SO4)2(1)硫酸铝钾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KAl(SO4)2===K++Al3++224SO−。(2)带有十二个结晶水的硫酸铝钾称为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俗称明矾,化形式为KAl(SO4)2·12H2O,它是无色晶体,可溶于水

。由于Al3+能水解生成具有强吸附性的胶体:Al3++3H2O===3H++Al(OH)3,故明矾是一种常用的净水剂。明矾中含有Al3+和24SO−,向明矾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当Al3+恰好完全沉淀时,离子方程式为2Al3++324SO−+3Ba2++6OH−===2Al(OH)3↓

+3BaSO4↓,此时24SO−只沉淀了总量的四分之三,总的沉淀的物质的量达到最大;当24SO−完全沉淀时,离子方程式为Al3++224SO−+2Ba2++4OH−===2BaSO4↓+2AlO−+2H2O,此时Al3+

恰好完全转化为2AlO−,总的沉淀的质量达到最大。考向一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典例1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试剂X可以是NaOH溶液,也可以是盐酸B.反应①

过滤后所得沉淀为Fe(OH)3C.图中所有转化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解析】根据流程图可知,X一定是NaOH,Y一定是CO2,加X后得到的沉淀

为Fe2O3。【答案】D1.铝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1)铝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族。硼、镓与铝位于同一主族,现有下列三种物质:①Na[Al(OH)4]、

②Na[B(OH)4]、③Na[Ga(OH)4],浓度相同的这三种物质的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Na[Al(OH)4]也可表示偏铝酸钠,硼、镓类似}(2)将20

.0mL0.1mol/LBa(OH)2溶液和20.0mL0.1mol/LNH4Al(SO4)2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Al3+、4NH+、24SO−、OH−、H+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3)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可用作

热交换器材料。某AlN样品中仅含有Al2O3杂质,为测定AlN的含量,甲组同学设计了如下流程:已知:AlN+NaOH+H2O===NaAlO2+NH3↑。①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______

__。②实验过程中,称得样品的质量为4.2g,最后得到的固体为5.1g,则样品中AlN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不考虑整个过程中的损耗)考向二铝与酸、碱反应的有关计算(1)铝能与酸溶液反应生成H2和铝盐(Al3+),但与稀HNO3反应不生成H2,且在浓HNO3、浓H2SO4中钝化。(

2)铝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H2和偏铝酸盐(2AlO−)。(3)铝与酸或碱溶液反应生成H2的量的关系:有关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2Al+2OH−+2H2O22AlO−+3H2↑Al与酸、碱反

应的实质都是:AlAl3+,2H+H2,故与酸或碱反应时,铝与氢气的关系均为2Al~3H2↑,利用此性质可以方便地进行有关计算。①等量Al分别与足量酸(H+)和碱(OH−)溶液反应,生成H2之比为1∶1,消耗H+和OH−之比为3∶1。②足量Al分别与所含H+和OH−物质

的量相等的溶液反应,生成H2之比为1∶3。③若产生H2之比为13<<11,则必定是:与酸反应时,Al过量、H+不足,而与碱反应时,Al不足、OH−过量。典例1(1)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的HCl、NaOH溶液反应,所得H2的体积之比是_

_______。(2)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l、NaOH溶液中,产生H2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解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2Al+2

NaOH+2H2O===2NaAlO2+3H2↑得Al与H2的关系式均为2Al~3H2,故只要参加反应的Al的量相等,所得H2的量必相等。(2)因为在反应中Al过量,产生的H2由HCl和NaOH的量决定。根据化学反应中的关系式:6HCl~3H2、2N

aOH~3H2,故当HCl、NaOH物质的量相等时,二者产生H2的体积比为1∶3。【答案】(1)1∶1(2)1∶32.有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粉末15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11.2L(标准状况下)H2,则该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A.Fe、ZnB.Al、CuC.Al、NaD.Al、Fe考向三Al(

OH)3沉淀的图象分析1.四个基本图象(1)可溶性铝盐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图象:操作可溶性铝盐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可溶性铝盐溶液至过量现象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多→渐少→消失无沉淀(有但即

溶)→出现沉淀→渐多→最多→沉淀不消失图象离子方程式Al3++3OH−Al(OH)3↓Al(OH)3+OH−2AlO−+2H2OAl3++4OH−2AlO−+2H2O32AlO−+Al3++6H2O4Al(OH)3↓(2)偏铝酸盐溶液与

盐酸反应的图象:操作偏铝酸盐溶液中逐滴加稀盐酸至过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偏铝酸盐溶液至过量现象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多→渐少→消失无沉淀(有但即溶)→出现沉淀→渐多→最多→沉淀不消失图象离子方程式2AlO−+H++H2OAl(OH)3↓Al(OH)3+3H+Al3++3H2O2AlO−+4H+A

l3++2H2O;Al3++32AlO−+6H2O4Al(OH)3↓2.拓展图象(1)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或NaAlO2溶液至过量,图象如图1所示。(2)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或通入CO2至过量,图象如图2所示。(3

)向MgCl2、AlCl3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即将Mg、Al溶于过量盐酸所得的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图象如图3所示。(4)向MgCl2、AlCl3混合溶液中先加入NaOH溶液,后加入盐酸(NaOH与盐酸的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沉淀图象如图4所示。典例1如图表示AlCl3溶液与NaOH溶液相互滴加过程中微粒的量的关系曲线。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①线表示Al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B.x表示AlCl3的物质的量C.③线表示Al(OH)3的物质的量

的变化D.④线表示AlO-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解析】假定向含有1mol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首先发生反应Al3++3OH-=Al(OH)3↓,Al3+完全沉淀,消耗3molOH-,生成1molAl(OH)3,然后发生反应Al(OH)3+OH-=AlO2-+2H

2O,沉淀完全溶解消耗1molOH-,生成1molAlO2-,前后两部分消耗的OH-为3:1,假定向含有4mol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首先发生反应Al3++4OH-=AlO2-+2H2O,OH-完全反应

消耗1molAl3+,生成1molAlO2-,然后发生反应Al3++3AlO2-+6H2O=4Al(OH)3↓,AlO2-完全反应,消耗molAl3+,生成molAl(OH)3↓,前后两部分消耗的Al3+为1mol:mol=3:1,由

图象可知,①②表示微粒、③④表示微粒物质的量关系为1:1可知,该图表示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A.由上述分析可知,首先发生反应Al3++3OH-=Al(OH)3↓,溶液中铝离子物质的量减少,①线表示Al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故A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

x表示NaOH溶液,故B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随反应进行Al(OH)3物质的量先增大,或减小,故②③线表示Al(OH)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故C正确;D.由上述分析可知,Al(OH)3溶解时,AlO2-的物质的量增大,④线表示AlO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故D正确;故选B。【答案】B3

.向含Al2(SO4)3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Ba(OH)2溶液至过量,加入Ba(OH)2溶液的体积和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C点铝元素存在形式是2AlO−

B.向D点溶液中通人CO2气体,立即产生白色沉淀C.原混合液中c[Al2(SO4)3]∶c(AlCl3)=1∶2D.OA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Ba2++2Al3++8OH−+324SO−===3BaSO4↓+22AlO−+4H2O考向四有关镁、铝合

金的定量计算镁、铝都能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镁和铝的化合物与强碱溶液反应时,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它们相对量的不同,沉淀量也有所不同。沉淀量随强碱量的变化关系用文字很难表达清楚,但若用图象表示,不仅有助于理

解镁和铝的化合物与强碱反应的过程,也有助于解决有关计算问题。1.向含Mg2+与A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强碱溶液(1)现象:出现沉淀→渐多→最多→减少→不变。(2)图象:如图甲。(3)量的关系:①n(Al3+)=(b−a)mo

l;②n(Mg2+)=4-32abmol。2.向含Mg2+与Al3+的酸性溶液中逐滴加入强碱溶液(1)现象:无明显现象→出现沉淀→渐多→最多→减少→不变。(2)图象:如图乙。典例1把一块镁铝合金投入到20mL1mol/L的HCl溶液里,待合金完全溶解后,往溶液里加

入1mol/L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mL)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镁铝合金具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它不溶解在任何酸、碱或盐中B.c值越大,合金中Al的含量越高C.b值越大,

合金中Mg的含量越高D.假设c=25,整个实验过程中,只发生了4个离子反应【解析】A,镁铝合金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具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但MgO、Al2O3、Mg、Al都可与H2SO4等反应,Al、Al2O3也能溶解在NaOH溶液中,故A错误;B,根据图示,c值越大,溶解Al

(OH)3消耗的NaOH越多,说明合金中Al的含量越高,故B正确;C,b点对应的沉淀为Al(OH)3和Mg(OH)2的混合物,溶液中只有氯化钠,故b为固定值20mL,继而无法判断合金中Mg的含量,故C错误;D

,根据图示,当c=25时,整个反应过程中主要包含Mg、Al分别与盐酸的反应,H+与OH−的反应,Mg2+、Al3+分别与OH−的反应,Al(OH)3与OH−的反应,主要有6个离子反应,故D错误。【答案】B4.将0.1mol镁和铝的混合物溶于100mL2mol/L稀硫酸中,然后滴加1mol/L

的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沉淀质量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则当V1=160mL时,金属粉末中n(Mg)=mol,V2=mL。(2)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欲使Mg2+、Al3+刚好沉淀完全,则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

V(NaOH)=。(3)若混合物仍为0.1mol,其中镁粉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用100mL2mol/L稀硫酸溶解此混合物后,再加入450mL1mol/LNaOH溶液,所得沉淀中无Al(OH)3。写出满足此条件的a的取值范围。1.下列关于镁、铝的说法正确的是A.镁-铝制品

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是因为铝不活泼B.浓HNO3、浓H2SO4能用铝制器皿盛装是因为铝与浓HNO3、浓H2SO4不反应C.镁、铝均与NaOH溶液反应D.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是利用了Al的还原性比Fe强2.将等物质的量的金属Na、Mg、A

l分别与100mL2mol·L-1的盐酸反应,实验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V(已折合为标准状况)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2.24B.钠的物质的量为0.2molC.反应时,Na、Mg、Al均

过量D.曲线b为Mg与盐酸反应的图像3.有一块镁铝合金,其中镁与铝的质量比是8∶9。加入足量稀H2SO4使其完全溶解后,再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其中正确的是4.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提取步骤如下:①把贝壳制成生石灰;②向海水中加入生石

灰,过滤,洗涤沉淀物;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④在氯化氢热气流中加热晶体;⑤电解上述所得盐(熔融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洗涤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可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B.上述转化过程中包括了分解、化合、复分解、置换四种反应类型C.在氯化氢热气流中干燥晶体是为了加快干燥速

率D.步骤⑤也可以采用电解该盐水溶液的方法5.某同学研究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方案①:2.7gAl100mL⎯⎯⎯⎯⎯⎯⎯→稀盐酸X溶液NaOH⎯⎯⎯⎯⎯⎯→溶液Al(OH)3沉淀方案

②:2.7gAl100mLNaOH⎯⎯⎯⎯⎯⎯⎯⎯⎯→溶液Y溶液⎯⎯⎯⎯→稀盐酸Al(OH)3沉淀NaOH溶液和稀盐酸的浓度均是3mol·L-1,如图是向X溶液和Y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或稀盐酸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溶液溶质为AlCl3,Y溶液溶质为NaAlO2B.b曲线表示的是向X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C.在O点时两方案中所得溶液浓度相等D.a、b曲线表示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6.下列各组物质

,前者逐滴滴加到后者中直至过量,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来沉淀又消失的是A.H2SO4滴入NaAlO2溶液中B.Ba(OH)2溶液滴入Al2(SO4)3溶液中C.Al2(SO4)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D.氨水滴入Al2(SO4)3溶液中7.在200mL含Mg

2+、Al3+、NH+4、H+、C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5mol·L-1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x-y=0.01molB.原溶液中c(Cl-)=0.75mol·L

-1C.原溶液的pH=1D.原溶液中n(Mg2+)∶n(Al3+)=5∶18.把NaOH、MgCl2、AlCl3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后有1.16g白色沉淀,在所得的浊液中逐滴加入1mol·L-1HCl溶液,加入HCl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

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试回答:(1)写出混合物溶于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点的沉

淀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3)求原混合物中AlCl3的物质的量和NaOH的质量。(4)求Q点加入的HCl溶液体积。9.铝是人类生活中继铜、铁之后又一个重要的金属。工业上冶炼金属铝的原料来源于自然界中重要的矿物质钒土(主要成分Al2O3;

还有SiO2、Fe2O3、FeCO3、MgCO3等杂质)。从钒土中提取得到Al2O3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A所含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溶液A与足

量气体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工业冶炼金属铝通常用石墨碳块作电解槽的阳极,请你根据电解原理解释电解冶炼铝的过程中,需要定期补充阳极碳块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4)Al2O3的熔点很高,因而在工业冶炼时,需将Al2O3熔于熔化的冰晶石(Na3AlF6)中进行电解。请写出电解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通常将Al(OH)3和Na2CO3一同溶于氢氟酸来制取

冰晶石,反应时放出CO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一位同学查阅资料发现,AlCl3的熔点很低。他提出:可通过

电解熔融状态的AlCl3制取金属铝。你认为他提出的方案是否可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某企业用上述工艺流程进行生产,每10.0t钒土可得到金属铝1.35t。如果不考虑生产过程的损耗,则钒土中Al2O3的质

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10.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某AlN样品仅含有Al2O3杂质,为测定AlN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两种实验方案。已知:AlN+NaOH+H2O===NaAlO2+NH3↑[方案1]取一定量的样品,用图1装置测定样品中

AlN的质量分数(夹持仪器已略去)。图1图2(1)图1中碱石灰和球形干燥管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完成以下实验步骤:组装好实验装置,首先________________,再加入实验药品。接下来的实验操

作是________________,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NaOH浓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打开K1,通入氮气一段时间,测定C装置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于装置存在缺陷

,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请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2]用图2装置测定mg样品中AlN的质量分数(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4)为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量气装置中的X液体可以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CCl4b.H2Oc.NH4

Cl溶液d.苯(5)若mg样品完全反应,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VmL(标准状况),则AlN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若将a处胶管用弹簧夹夹住,其他操作均不变,则最终测定的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1

.[2019天津]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不合理...的是A.将废铁屑加入2FeCl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2ClB.铝中添加适量锂,制得低密度、高强度的铝合金,可用于航空工业C.盐碱地(含较多23NaCO等)不利于作物生长,可施加熟石灰进行改良D.无水2CoCl呈蓝

色,吸水会变为粉红色,可用于判断变色硅胶是否吸水2.[2018·江苏]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B.C.D.3.[2016·上海]已知NaOH+Al(OH)3→Na[Al(OH)4]。向集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NaOH浓溶液,立即封闭罐口,易拉罐

渐渐凹瘪;再过一段时间,罐壁又重新凸起。上述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生的离子反应是A.CO2+2OH−→23CO−+H2OB.Al2O3+2OH−+3H2O→2[Al(OH)4]−C.2Al+2OH−+6H2O→2[Al(OH)4]−+3H

2↑D.Al3++4OH−→[Al(OH)4]−4.[2014·上海]已知:2[NaAl(OH)4]+CO2→2Al(OH)3↓+Na2CO3+H2O。向含2molNaOH、1molBa(OH)2、2mol[NaAl(OH)4]的混合液中慢慢通入CO2,则通入CO2的量和生成沉淀的量的关系正

确的是选项ABCDn(CO2)(mol)2346n(沉淀)(mol)12335.[2014·北京]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KB.NaC.FeD.Al6.[2016·浙江理综]化合物Mg5Al

3(OH)19(H2O)4可作环保型阻燃材料,受热时按如下化学方程式分解:2Mg5Al3(OH)19(H2O)427H2O↑+10MgO+3Al2O3(1)写出该化合物作阻燃剂的两条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除去固体产物中Al2O3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MgO可溶于NH4Cl的水溶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________。1.【答案】(1)三Ⅲ

A③>①>②(2)c(24SO−)>c(4NH+)>c(Al3+)>c(H+)>c(OH−)(3)①玻璃棒②87.86%【解析】(1)铝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ⅢA族。同周期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减弱,Na[B(OH)4]水解程度最小、Na[Ga(OH)

4]水解程度最大,浓度相同的这三种物质的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Ga(OH)4]>Na[Al(OH)4]>Na[B(OH)4]。(2)将20.0mL0.1mol/LBa(OH)2溶液和20.0mL0.1mol/LNH4Al(SO4)2溶液混合,2+244Ba+SO===BaSO−、

()3+3Al+3OH===AlOH−,反应后c(24SO−)=0.1mol/L÷2=0.05mol/L;铵根水解,c(4NH+)<0.1mol/L÷2=0.05mol/L;c(Al3+)=(0.1mol/L−0.23)÷2=0.16,此时铵根

水解溶液呈酸性,c(24SO−)>c(4NH+)>c(Al3+)>c(H+)>c(OH−)。(3)①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设AlN的质量为ag,根据关系式2AlN~Al2O3Δm变式拓展8210220a0.9a=0.369g,AlN的质量分数为0.369100%=4.287

.86%。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混合物计算。标况下,11.2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1.2L22.4L/mol=0.5mol,假设金属都为+2价,根据电子转移守恒,金属物质的量为0.5mol,金属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150.5=30。F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Z

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均大于30,不符合题意,故A错,选A。如Al为+2价,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7×23=18,Cu不与盐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视作无穷大,符合题意,故B正确,不选。如Al为+2价,其相对原子质

量为27×23=18,如Na为+2价,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3×2=46,符合条件,故C正确,不选。如Al为+2价,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7×23=18,F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符合题意,故D正确,不选。3.【答案】D【解析】向含Al2(SO4)3和Al

Cl3的混合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Al3+与OH−、Ba2+与24SO−之间的离子反应,如下:Ba2++24SO−===BaSO4↓,Al3++3OH−===Al(OH)3↓,Al(OH)3+OH−===2AlO−+2H2O,假设1molAl2(SO4)3中2

4SO−完全被沉淀所需Ba(OH)2量为3mol,提供6molOH−,1molAl2(SO4)3中含有2molAl3+,由反应Al3++3OH−===Al(OH)3↓可知,2molAl3+完全沉淀,需要6molOH−,故:从起点到A点,可以认为是硫酸铝与氢氧化

钡恰好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氢氧化铝沉淀,A点时24SO−完全沉淀,A~B为氯化铝与氢氧化钡的反应,B点时溶液中Al3+完全沉淀,产生沉淀达最大值,溶液中溶质为BaCl2,B~C为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钡反应,C点

时氢氧化铝完全溶解。A、C点时氢氧化铝完全溶解,转化为偏铝酸盐,故C点铝元素存在形式是2AlO−,A正确;B、D点的溶液中含有Ba2+、2AlO−,通入二氧化碳立即产生碳酸钡、氢氧化铝沉淀,B正确;C、前3LBa(OH)2溶液与溶液中Al

2(SO4)3反应,从3L~6L为Ba(OH)2溶液与溶液中AlCl3反应,二者消耗的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相等为3L×1mol/L=3mol,由生成硫酸钡可知3n[Al2(SO4)3]=n[Ba(OH)2],故n[A

l2(SO4)3]=1mol,由氯化铝与氢氧化钡生成氢氧化铝可知3n(AlCl3)=2n[Ba(OH)2]=6mol,故n(AlCl3)=2mol,故原溶液中原混合液中c[Al2(SO4)3]∶c(AlCl3)=1∶2,C正确;D、OA段实质为硫酸铝

与氢氧化钡恰好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Ba2++2Al3++6OH−+324SO−===3BaSO4↓+2Al(OH)3↓,D错误;答案选D。4.【答案】(1)0.06440(2)400mL(3)

12≤a<1【解析】(1)由图象可知:160mLNaOH溶液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则与Mg、Al反应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n(H2SO4)=0.2mol−0.16mol×12=0.12mol。假设n(Mg)=xmol,n(Al)=ymol,则

有方程组:0.130.122xyxy+=+=,解得:x=0.06,y=0.04。当加入V2mLNaOH溶液时,得到Mg(OH)2沉淀和NaAlO2,关系式为Mg2+~2OH−,Al3+~4OH−,则V2=160+0.0620.0441+×1

03=440。(2)当Mg2+、Al3+刚好沉淀完全时,溶液中只有Na2SO4,关系式为2NaOH~H2SO4,则V(NaOH)=100mL2mol/L21mol/L=400mL。(3)当所得沉淀中无Al(OH)3时,反应后生成的溶质为Na2SO4、NaAlO2。根据钠元素守恒:

n(NaOH)=0.45L×1mol/L≥0.1L×2mol/L×2+0.1mol×(1−a)。解得a≥12则满足此条件的a的取值范围是12≤a<1。1.【答案】D【解析】A项,镁-铝制品在空气中稳定存在的原因是形成了一层致密氧化膜保护内部金属;B项,浓HNO3、浓H2SO4用铝制器皿盛

装是因为铝遇浓HNO3、浓H2SO4钝化,不是不反应;C项,镁与NaOH溶液不反应。2.【答案】C【解析】由图像可以看出,生成气体的体积相等,则盐酸完全反应,x=2.24,A正确。根据生成的H2为2.24L,可知Na失去0.2mol电子,则钠的物质的量为0.

2mol,B正确。反应时如果钠过量,则钠会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必多于2.24L,C错误。根据反应速率可知曲线a、b、c依次是Na、Mg、Al与盐酸反应的图像,D正确。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镁铝的性质及计算。反应的先后顺序:Mg+2H+Mg2++H2↑,

2Al+6H+2Al3++3H2↑,H++OH-H2O,Mg2++2OH-Mg(OH)2↓,Al3++3OH-Al(OH)3↓,Al(OH)3+OH-AlO2-+H2O,镁铝的质量比8∶9,即物质的量之比为1∶1,假设镁和铝物质的量都为考点冲关1

mol,沉淀达到最大,其质量为1mol×58g/mol+78g/mol×1mol=136g,继续加入NaOH,氢氧化铝溶解,当全部溶解后,沉淀是氢氧化镁,此时沉淀的质量为58g,比总质量的一半还要小,符合题意的图像是A,故该题选A。4.【答案】A【解

析】洗涤液中如果含有Ca2+,滴加碳酸钠溶液会生成白色沉淀,所以可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故A正确。提取镁的过程中涉及的反应主要有:CaCO3=====高温CaO+CO2↑、CaO+H2O===Ca(OH)2、Ca(OH)2+MgCl2===CaCl2+Mg(OH)2↓、Mg(OH)2+

2HCl===MgCl2+2H2O、MgCl2·6H2O=====△MgCl2+6H2O↑、MgCl2(熔融)=====电解Mg+Cl2↑。上述反应中没有置换反应,故B错误。在氯化氢热气流中干燥晶体是为了抑制MgCl2水解

,故C错误。电解MgCl2溶液将得到氢氧化镁,故D错误。5.【答案】C【解析】n(HCl)=3mol·L-1×0.1L=0.3mol,n(NaOH)=3mol·L-1×0.1L=0.3mol,n(Al)=0.1mol,2Al+6H+===2A

l3++3H2↑、2Al+2OH-+2H2O===22AlO−+3H2↑,根据方程式知,Al和HCl完全反应需要n(HCl)=3n(Al)=0.3mol,所以Al和HC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铝;根据方程式知,Al和NaOH完全反应需要n(NaOH)=n(Al)=0.1mol

<0.3mol,所以NaOH有剩余。根据以上分析知,X溶液中溶质是AlCl3,Y溶液溶质为NaAlO2、NaOH,A错误;加入溶液后先没有生成沉淀,则溶液中还发生其他反应,则该溶液应该是Y溶液,先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所以b曲线表示的是向Y溶液中加入稀盐酸,B错误;

在O点时沉淀的物质的量相等,溶液中的溶质都是NaCl,根据最初的钠原子和Cl原子守恒知,两方案中所得溶液浓度相等,C正确;a、b曲线中没有电子转移,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6.【答案】A【解析】将H2SO4滴入NaAlO2溶液中,先生成Al(OH)3沉淀,Al(O

H)3又溶于过量的H2SO4中,A正确;Ba(OH)2溶液滴入Al2(SO4)3溶液中,先生成BaSO4、Al(OH)3沉淀,而Al(OH)3又溶于Ba(OH)2溶液,但BaSO4不溶解,B错误;Al2(SO4)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开始由于OH-过量发生反应:Al3++

4OH-===AlO-2+2H2O,故开始无沉淀生成,C错误;氨水滴入Al2(SO4)3溶液中,立即产生Al(OH)3沉淀,但沉淀不溶于氨水,D错误。7.【答案】B【解析】分析图示可知x-y的值即为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溶解氢

氧化铝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35mL-33mL=2mL,x-y=5mol·L-1×2×10-3L=0.01mol,A不符合题意;加入33mL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中溶质为NaCl,原溶液中n(Cl-)=5mol·L-1×33×10-3L=0

.165mol,c(Cl-)=0.825mol·L-1,B符合题意;由图知0~4mL时发生反应H++OH-===H2O,则H+的物质的量为4mL×0.001L×5mol·L-1=0.02mol,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2mol0.2L=0.1mol·L-1,则pH=1,C不符合题意;由

4mL~30mLMg2+、Al3+结合OH-生成沉淀的反应知,n(OH-)=5mol·L-1×26×10-3L=0.13mol,则根据Al3++3OH-===Al(OH)3↓,与0.01molAl3+反应的OH-的物质的量为0.03mol,与Mg2+

反应的OH-的物质的量为0.1mol,由Mg2++2OH-===Mg(OH)2↓知,n(Mg2+)=0.05mol,则原溶液中n(Mg2+)∶n(Al3+)=0.05∶0.01=5∶1,D不符合题意。8.【答

案】(1)Mg2++2OH-===Mg(OH)2↓,Al3++4OH-===2AlO−+2H2O(2)H2O+2AlO−+H+===Al(OH)3↓Mg(OH)2、Al(OH)3(3)AlCl3的物质的量为0.0

2mol,NaOH的质量为5.20g(4)130mL【解析】(1)向所得浊液中加入盐酸时,开始没有沉淀生成,说明浊液中NaOH过量,则Al3+完全转化为2AlO−,浊液中存在的沉淀为Mg(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Al3++4OH-===2AlO−+

2H2O。(2)AB段,盐酸和偏铝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离子方程式为H2O+2AlO−+H+===Al(OH)3↓,B点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氯化钠,沉淀为Mg(OH)2、Al(OH)3。(3)A点的沉淀是氢氧化镁,则n[Mg

(OH)2]=11.16g58gmol−=0.02mol,根据Mg原子守恒得n(MgCl2)=n[Mg(OH)2]=0.02mol;AB段,盐酸和偏铝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离子方程式为H2O+2AlO−+H+===Al(OH)3↓,根据HCl的体积知,n(2AlO−)=

n(HCl)=1mol·L-1×(0.03-0.01)L=0.02mol,根据铝原子守恒得n(AlCl3)=n(2AlO−)=0.02mol,由Na+和Cl-守恒得,原混合物中n(NaOH)=n(NaCl)=n(Cl-)=2n(MgCl2)+3

n(AlCl3)+n(HCl)=0.02mol×2+0.02mol×3+0.03L×1mol·L-1=0.13mol,m(NaOH)=0.13mol×40g·mol-1=5.20g。(4)BQ段中,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都

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氯化镁,所以Q点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铝、氯化镁和氯化钠,实际上相当于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所以二者恰好反应时:n(NaOH)=n(HCl),则V(HCl)=10.13mol1molL−=0.13L=130mL。9.【答案】(1)Fe(OH)2、Fe(OH)3、Mg(OH)2(

2)CO2+OH-===3HCO−、2AlO−+CO2+2H2O===Al(OH)3↓+3HCO−(3)电解冶炼铝的阳极产物为氧气,在高温条件下,氧气与阳极碳发生反应消耗阳极碳块(4)Al3++3e-===Al2Al(

OH)3+3Na2CO3+12HF===2Na3AlF6+3CO2↑+9H2O(5)不可行;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的AlCl3不导电(6)25.5%(或0.255)【解析】(1)钒土的主要成分是Al2O3,还

有SiO2、Fe2O3、FeCO3、MgCO3等杂质,除SiO2不反应外,与盐酸反应生成的金属阳离子有Al3+、Fe3+、Fe2+、Mg2+等,这些金属阳离子再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生成的可溶物为NaAlO2,不溶物为Fe(OH)2、Fe(O

H)3、Mg(OH)2;(2)由(1)知溶液A主要成分为NaAlO2和剩余的氢氧化钠,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CO2+OH-===3HCO−和2AlO−+CO2+2H2O===Al(OH)3↓+3

HCO−;(3)电解冶炼铝的阳极产物为O2,在高温条件下,O2与阳极碳发生反应消耗阳极碳块,所以需要定期补充阳极碳块;(4)电解熔融的氧化铝,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即铝离子得电子生成单质铝,阴极的电极反应为Al3++3e-===Al;工业上通常将Al(OH)3和Na2CO3

一同溶于氢氟酸来制取冰晶石,反应时放出CO2气体,根据原子守恒配平,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OH)3+3Na2CO3+12HF===2Na3AlF6+3CO2↑+9H2O。(5)AlCl3是共价化合物,

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不能用来电解,而氧化铝为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可导电,可以用来电解;(6)根据元素守恒,钒土中每1molAl2O3会生成2molAl,则钒土中Al2O3的质量分数=(1.35t×102g·mol-1)÷(27g·mol-1×2×10t)×100%=25.5%。10.

【答案】(1)干燥氨气防止倒吸(2)检查装置气密性关闭K1,打开K2把装置中残留的氨气全部赶入C装置(3)C装置出口处连接一个干燥装置(4)ad(5)41V22400m×100%偏大【解析】(1)分析装置和仪器作用,碱石灰吸收

A中挥发出来的水蒸气;氨气与浓硫酸能发生反应,易发生倒吸,故C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2)组装好实验装置,根据原理可知有NH3生成,制备气体时需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完好,再加入实验药品,接下来关闭K1,打开K2,打开分

液漏斗的活塞,加入NaOH浓溶液,反应至不再产生气体,打开K1,通入氮气一段时间,测定C装置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通入氮气的目的是把装置中生成的氨气全部赶入C装置被浓硫酸吸收,准确测定C装置在反应前后的质量。(3)装置存在的缺陷是C装置与外界相通,空气中的水蒸气也可以进入C装置,使测定结果偏高

,故需要在C装置出口处连接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4)依据氨气极易溶于水的性质分析。CCl4不能溶解氨气,可以用排四氯化碳的方法测定氨气的体积,故a正确;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测定氨气的体积,故b错误;氨气极易

溶于水,不能用排NH4Cl溶液的方法测定氨气的体积,故c错误;氨气不溶于苯,可以利用排苯的方法测定氨气的体积,故d正确。(5)若mg样品完全反应,测得生成氨气的体积为VmL(已转换为标准状况),AlN+NaOH+H2O===NaAlO2+NH3↑4122.4Lm′=41V×10-322.4gV×1

0-3L则AlN的质量分数=41V×10-322.4m×100%=41V22400m×100%。若将a处胶管用弹簧夹夹住,滴入的NaOH溶液体积引起气体体积增大。1.【答案】C【解析】【分析】A、氯气能将铁和亚铁氧化;B、根据合金的性质判断;C、Na2CO3+Ca(OH)2

=CaCO3↓+2NaOH,产物仍然呈碱性;D、利用无水氯化钴和氯化钴晶体的颜色不同。【详解】A、铁和亚铁能将氯气还原为氯离子,从而除去工业废气中的氯气,故A不选;B、根据铝合金的性质,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

,故可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工业,故B不选;C、Na2CO3+Ca(OH)2=CaCO3↓+2NaOH,产物仍然呈碱性,不能改变土壤的碱性,反而使土壤更板结,故C选;D、利用无水氯化钴和氯化钴晶体的颜色不同,故可根据颜色判断硅胶中是否能吸水,故D不选。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金属元素

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易错点C,除杂不只是将反应物反应掉,还要考虑产物在应用中是否符合要求,生成的NaOH仍然呈碱性,达不到降低碱度的目的。2.【答案】A【解析】A项,NaHCO3受热分解成Na2CO3、CO2和H2O,Na2CO3与饱和石灰水反应生成CaCO3和Na

OH,直通高考两步反应均能实现;B项,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H2,NaAlO2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NaCl、AlCl3和H2O,第二步反应不能实现;C项,AgNO3中加入氨水可获得银氨溶液,蔗糖中不含醛基

,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第二步反应不能实现;D项,Al与Fe2O3高温发生铝热反应生成Al2O3和Fe,Fe与HCl反应生成FeCl2和H2,第二步反应不能实现;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项,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反应条件,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和转化的条件。注意量的多少对生成物的影响,如NaAlO2与少量HCl反应生成NaCl和Al(OH)3,NaAlO2与过量HCl反应生成NaCl、AlCl3和H2O。3.【答案】D【解析】向集满CO2的铝罐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首先CO2与

氢氧化钠反应,表现为铝罐变瘪,接着过量的氢氧化钠再与铝罐反应,因铝罐表面有氧化膜Al2O3,Al2O3具有两性可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单质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H2,罐壁又重新凸起。故可发生A、B、C的反应。故选D。4.【答案】AC【解析】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

能溶于强碱氢氧化钠溶液中,因此向混合液中慢慢通入CO2时反应的先后顺序为①Ba2++2OH-+CO2→BaCO3↓+H2O1mol1mol1mol②2OH-+CO2→23CO−+H2O2mol1mol1mo

l③2Al(OH)4-+CO2→2Al(OH)3↓+23CO−+H2O2mol1mol2mol1mol④23CO−+CO2+H2O→23HCO−2mol2mol⑤BaCO3+CO2+H2O→Ba2++23HCO−1mol1mol则A、当通入2molCO2时,生成1mol碳酸钡,A

正确;B、当通入3molCO2时,生成1mol碳酸钡和2mol氢氧化铝沉淀,共计是3mol,B不正确;C、当通入4molCO2时,生成1mol碳酸钡和2mol氢氧化铝沉淀,共计是3mol,C正确;D、当通入6molCO2时,只有2m

ol氢氧化铝沉淀,D不正确,答案选AC。5.【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应明确常见金属的性质,K、Na性质非常活泼,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表面不能形成保护内部金属不被氧化的氧化锰,Fe在空气中被氧化后形成的氧化铁膜比较疏松,起不到保护内层金属的作用;金属铝的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保护

内层金属不被腐蚀,选D。6.【答案】(1)反应吸热降低温度,固体氧化物隔绝空气,水蒸气稀释空气(2)Al2O3+2OH−22AlO−+H2O(3)MgO+2NH4Cl+H2OMgCl2+2NH3·H2O(或NH4Cl+H2ONH3·H2O+HClMgO+2HClMgCl2+H2O

)【解析】(1)由题中所给的化学方程式知,该化合物可作阻燃剂,原因在于:反应吸热降低温度,固体氧化物隔绝空气,水蒸气稀释空气。(2)因氧化镁为碱性氧化物,不溶于强碱,而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可溶于强碱,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2AlO−+H

2O。(3)氯化铵为强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NH4Cl+H2ONH3·H2O+HCl,溶液呈酸性,能把氧化镁溶解:MgO+2HClMgCl2+H2O。或两者相加即得:MgO+2NH4Cl+H2OMgCl2+2NH3·H2O。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37721
  • 被下载 9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橙臻网精品文库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兔子文库
×
确认删除?